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
修。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短时刻。三观即假观、空观和中观,指的是观察、分析世界的方法。所谓三谛,就是三观。并认为空、假、中三者并无区别,一念便可以同时具足三种看法,因此,空、假、中三者,只要悟到其一,便可悟到其它二者,三者本是一体,互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 所谓三千,即三千世界,也就是佛教心目中的整个世界。只要有一点点主观思维的活动,便会产生出三千种世界,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一念心中,都只不过是一念心的产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接下来是唯识宗。唯识宗由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名僧玄奘以及其弟子窥基所建立。又因他们曾长期住在长安的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村)。
唯识宗强调“万法唯识”、“唯识无境”说。他们首先把世界分为“我”和“法”两大部分,认为指生命的主体,如人的情欲、意志等自我意识活动;事物及其规律,如山河大地、人的肉体等。他们认为都不是客观的存在,都是虚假的现象,都是空的。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识”变现出来的。他们把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前五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感觉,。第六识相当于我们
所说的知觉,是对感觉的综合。第七识又称思量识,具有思考衡量的作用,它是联系前六识与第八识的桥梁。第八识最重要,它含藏诸法种子,故称种子识或藏识,也叫根本依,因为它是前七识赖以成立的根本和依据。
根据唯识宗的说法,第八识所藏的诸多种子中按照同异来分,有共相种子和不共相种子。共相种子变现出的相分人人感觉相同,如山河大地。不共相种子变现出的相分则各人感觉不同,如同一种声音,有人以为悲,有人以为喜。这些种子若按性质划分,则可分为有漏种子(污染的、恶的种子)和无漏种子(清净的、善的种子)。人们要想超凡入圣,只有通过累世的宗教修养,使污染的种子变为清净的种子,即转,这样也就达到了成佛的境界。因此,在修行成佛的途径上,唯识宗主张累世修行,而不赞同顿悟成佛之说(禅宗主张顿悟成佛)。但是,唯识宗认为,人的一生行为的后果都被记录在第八识所保存的种子中。认为人们的现世遭遇,都是前生行为的结果,而现世的行为,又是来生遭遇的原因。人们受苦受难的根源,不是在于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而是在于自己的行为。很显然,唯识宗的这套理论,完全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服务的。
唯识宗还提出“三性说”,一是遍计所执性,是指一般人对事物及其性质差别的看法。二是
依他起性,即依各种因缘而生起。三是圆成实性 获得关于事物真实本性的认识,就叫做圆满。有了这种圆满的认识,并能成就种种佛教上的功德,就叫做圆成实性。人们通过修炼,使自己的意识达到圆成实性,那么灵魂就可以得到解脱,从而成为了。
然后介绍一下华严宗。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唐代的法藏,他曾被武则天赐号“贤首大师”,因此,又称贤首宗,又因该宗宣扬法界缘起论,所以又称法界宗。
华严宗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并阐述了“四法界”的宗教哲学学说,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法界是指包含理和事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相、总称。是指事物的本性、本体,是指万事万物。事法界是指形形的现象世界(杂),所谓理法界是指清净的本性世界(纯),这两种世界相互包容而无妨碍(纯杂无碍)就叫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相互包容而无妨碍叫做事事无碍法界。
在四法界中,华严宗着重讲了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它认为,理是事的本性、本体,事是理这一本性的显现,两者相互统一而不相互妨碍,这就如同水与波互相交融,塑造金狮子的金体与金狮子相融为一体一样,所以叫理事无碍。既然事事物物都是理的体现,或者说由于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本性即理都是同一的,所以事物之间也是互相包容、互不妨碍的。
因此,华严宗又把理事之间这种无碍的关系,概括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指本体,“一切”指各种各样的复杂现象。从金狮子这方面说,狮子有眼耳口鼻毛等,这是“一切”但都是金的,这是“一”;从金的这方面看眼耳口鼻毛没有差别,因此“一即一切”。也就是同一本体显现为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事物,这就是一即一切。千差万别的事物都归结为统一的本体,这就是一切即一。因此也可以说,任何一个事物都包括一切事物,每一事物都包含有其他事物。
最后是我们最熟悉的禅宗。的意思是静虑,即安静的沉思。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称为修壁观,自成一套禅法。达摩以一领木棉袈裟作为传法信物传给了慧可,慧可传僧粲,僧粲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称为六祖。禅宗真正成为有力的宗派,是从慧能开始。
他一改从达摩到弘忍的以禅定、读经为本的认为人生来就有“清净心”(佛性) 的神学,提倡“顿悟”成佛说,他首先充分肯定了人人皆可成佛的先天的内在根据,即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金刚经是哪个教派的著作般若第二》)。然后禅宗以“心”为本体,提出了心生万法的观点,心虽然能包容一切,但心本身却是空虚的,有知有
识是心的作用,只有用心(心生)的时候万象才显现出来。心的主宰是性,心只是性的临时寄居处,心和性的关系如地和主人一样。心之所以能产生并认识万法,就象地上生长五谷靠人耕种一样。心性是精神,万法是客观事物和现象。心生万法,也就是精神产生物质。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唯心主义观点。在禅宗看来,既然万法都是心生的,因而是不真实的,所以,只有向内心追求,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禅宗认为人类的痛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他要在现实世界中追求什么,这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因此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坛经疑问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