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翻译
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1.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的宗教翻译
公元四世纪出现了《圣经》的多种拉丁文译本,其中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1.3中世纪西方翻译
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门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
丁语,这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于是,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翻译院”),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1.4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于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阿米欧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时间,译出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查普曼1598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罗里欧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灿烂的明星。而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翻译出版社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上又一次大发展。
金刚经是哪个教派的著作它以其英语风格的地道、通俗和优美赢得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西方翻译史的第五次高潮
文艺复兴后,从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二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展。虽然就其规模和影响而言,这一时期的翻译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但仍然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译著。其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的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1.6西方翻译史的第六次高潮
第二次大战后,西方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生产得到发展,经济 逐渐恢复,科学技术日新
月异。这是翻译事业繁荣兴旺的物质基础。由于时代的演变,翻译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期大不相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首先是翻译范围的扩大。传统的翻译主要集中在文学、宗教作品的翻译上,这个时期的翻译则扩大到了其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其次,翻译的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过去,翻译主要是少数文豪巨匠的事业;而今,翻译已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不仅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从事翻译,而且还有一支力量雄厚、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队伍承担着各式各样的翻译任务。再者,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特别是在联合国和欧洲共同市场形成之后,西方各国之间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交往日益频繁、密切,所有这些交际活动都是通过翻译进行的,因为翻译在其间起着越来越大的实际作用。
 
最后,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和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兴办高等翻译教育,如法国、瑞士、比利时设有翻译学校或学府,英、美、苏等国在大学高年级开设翻译班(Translation Workshop),以培养翻译人员;(二)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
量,最大的国际性组织有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简称"国际译联")以及国际笔译、口译协会和各国的译协;(三)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这第三点实际上是新时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自1946年英美学者首次讨论用计算机做翻译的可能性以来,翻译机器的研制和运用经过近四十年的曲折历程,已日益显示出生命力。它是对几千年来传统的手工翻译的挑战,也是翻译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目前,西方翻译事业仍处于第六次高潮之中;今后向何处发展,第六次高潮会持续多久,眼下尚难预测。
 
翻译活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我国各部族之间就有了语言的交流。不过当时的翻译活动是以沟通言语为主,即我们现在所谓的口译。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是佛经翻译。从佛经翻译至今,我国翻译简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或称为四次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的翻译,以及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时期
佛经翻译时期。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东汉时期,桓帝建和二年,波斯帝国(伊朗)安清(安世高)来到中国,翻译了30部40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他所译的经文变而不滑,质朴而不粗俗,因而被称为直译的鼻祖。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热心提倡佛教,并将其奉为国教。他请来释道安成立了专门的译经机构“译场”,道安推荐并组织众多译经大师从事翻译工作,其中鸠摩罗什是最知名、成就最大者。他共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等39部,313卷。译著文字优美、畅达,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道理,具有“天然西域之情趣”。鸠摩罗什开了意译的先锋,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他还进一步完善了译场,原来的译场只有“口授、传言、笔授”三个环节,他增加了“校对”这一环节。译完作品之后写上译者的名字一也是从他开始的。梁启超评价他所译经文为“秦梵两娴,诵写自在,信而后达,达而后雅”。
南北朝时期,应梁武王之聘,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49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唐朝经济发达、文化兴旺,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玄奘本姓陈,法号“三藏法师”,
河南人,因出身贫苦,13岁出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经16国、历时4年到达印度。留学印度17年,成为当地最著名的外籍高僧。他曾在印度连续做了18天的道场,从而名振印度。后返回长安,取回佛经600多部,于是便在大慈恩寺内领导几千弟子从事佛经翻译。共译出75部,1335卷经文。他不但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介绍到国外的中国人。玄奘翻译的特点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他明确地提出翻译的标准“既需求真,又需喻俗”,意思就是译文要“忠实准确,通俗易懂”。50年代有人对照了原文,发现那时就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和假借法等翻译技巧,故玄奘被称为“空前绝后之伟人”。同时玄奘还完善了译场,翻译的职司多至1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