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重点: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考试重点: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1、提出癫狂‘瘀血学说’——“气血凝滞脑气”《医林改错》清?王清任。
  2、‘癫’与‘狂’的区别: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癫:痰气郁结,蒙蔽心窍。心脾气血两虚。
  狂:痰火上扰,心神不安。心肾失调。
  3、痫病始见于内经》,别称‘胎病’、‘癫疾’。指出具有先天因素。
  4、提出痫与‘痰’有密切关系的是《丹溪心法?痫》。
  5、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充,其病性为本虚标实。
  6、厥证在《内经》《伤寒论》中分为:暴厥;寒厥。
  7、《诸病源候论》提出‘尸厥’一词,指出病机——‘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
  8、近代临床对于厥证的治则——辨虚、实为主,源于《景岳全书》。
  9、胃痛始见于《内经》,强调了胃痛与‘肝’、‘脾’的有关。
  10、将胃脘痛与心痛明确区分——始见于《兰室秘藏》
  11、胃痛与真心痛鉴别特点:
  胃痛:胃脘胀痛;时间长;伴消化道症状;硝甘无效; 心电图正常。
  心痛:胸部闷痛;时间短;伴胸闷放射痛;硝甘可缓解;心电图异常。
  12、‘痞满’始见于《内经》,见通假‘否塞’。《伤寒论》中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13、‘呕吐’病名始见于《内经》“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14、‘噎嗝’病名始见于《景岳全书》。
  15、噎嗝病机——责于痰、气、瘀、虚,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16、‘呃逆’病名始见于《格致余论》元·朱丹溪。“呃,病气逆也,”
  17、呃逆,《内经》谓之‘哕’(古音yue)
  18、《金匮要略》将呃逆分为三种——实证;寒证;虚热证。
  19、‘腹痛’始见于《内经》
  20、“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也。”——李东垣。提出三阴经辨证腹痛
  21、‘泄泻’始见于《内经》。
  22、《难经?第五十七难》提出五种泄泻——“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
  23、《医宗必读》治泄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24、泄泻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25、痢疾始见于《内经》。《难经》称为‘大瘕泄’。《伤寒论》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
  26、痢疾病名始见于《肘后备急方》‘痢’。
  27、《丹溪心法》首先提出痢疾具有传染性、流行性。——“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提出‘通因通用’原则。
  28、痢疾三大特征——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赤白脓血。
  29、便秘始见于《伤寒论》。提出‘阳结’、‘阴结’学说。
  30、《圣济总录》首先提出‘寒’‘热’‘虚’‘实’辨证分类,沿用至今
  51、提出癫狂‘瘀血学说’——“气血凝滞脑气”《医林改错》清?王清任。
  52、‘癫’与‘狂’的区别:
  癫:痰气郁结,蒙蔽心窍。心脾气血两虚。
  狂:痰火上扰,心神不安。心肾失调。
  53、痫病始见于《内经》,别称‘胎病’、‘癫疾’。指出具有先天因素。
  54、提出痫与‘痰’有密切关系的是《丹溪心法?痫》。
  55、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充,其病性为本虚标实。
  56、厥证在《内经》《伤寒论》中分为:暴厥;寒厥。
  57、《诸病源候论》提出‘尸厥’一词,指出病机——‘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
  58、近代临床对于厥证的治则——辨虚、实为主,源于《景岳全书》。
  59、胃痛始见于《内经》,强调了胃痛与‘肝’、‘脾’的`有关。
  60、将胃脘痛与心痛明确区分——始见于《兰室秘藏》
  61、胃痛与真心痛鉴别特点:
  胃痛:胃脘胀痛;时间长;伴消化道症状;硝甘无效; 心电图正常。
  心痛:胸部闷痛;时间短;伴胸闷放射痛;硝甘可缓解;心电图异常。
  62、‘痞满’始见于《内经》,见通假‘否塞’。《伤寒论》中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63、‘呕吐’病名始见于《内经》“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64、‘噎嗝’病名始见于《景岳全书》。
  65、噎嗝病机——责于痰、气、瘀、虚,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66、‘呃逆’病名始见于《格致余论》元·朱丹溪。“呃,病气逆也,”
  67、呃逆,《内经》谓之‘哕’(古音yue)
  68、《金匮要略》将呃逆分为三种——实证;寒证;虚热证。
  69、‘腹痛’始见于《内经》
  70、“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也。”——李东垣。提出三阴经辨证腹痛。
  71、‘泄泻’始见于《内经》。
  72、《难经?第五十七难》提出五种泄泻——“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
  73、《医宗必读》治泄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74、泄泻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75、痢疾始见于《内经》。《难经》称为‘大瘕泄’。《伤寒论》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
  76、痢疾病名始见于《肘后备急方》‘痢’。
  77、《丹溪心法》首先提出痢疾具有传染性、流行性。——“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提出‘通因通用’原则。
  78、痢疾三大特征——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赤白脓血。
  79、便秘始见于《伤寒论》。提出‘阳结’、‘阴结’学说。
  80、《圣济总录》首先提出‘寒’‘热’‘虚’‘实’辨证分类,沿用至今
  81、胁痛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胁在肝,则两胁中痛。”
  82、胁痛的病机特点——肝气郁结,络脉失养。
  83、胁痛特点:肝郁气滞——胀痛。肝胆湿热——口苦恶心。肝血瘀滞——刺痛。肝阴不足——隐痛。
  84、‘黄疸’病名始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
  85、黄疸的重要方剂‘茵陈蒿汤’——出自《金匮要略》。 总体治则:祛湿、利小便。
  86、记载‘急黄’、‘阴黄’证的是《诸病源候论》和《圣济总录》。
  87、‘茵陈术附汤’——出自《医学心悟》(程钟龄)。
  88、《沈氏尊生书》提出‘瘟黄’概念,“天行疫疠,以至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89、‘积聚’始见于《内经》。
  90、首先区别‘积’与‘聚’的是《难经?第五十五难》“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积属有形,聚属无形。
  91、‘鼓胀’病名始见于《内经》。
  92、《金匮要略》指出有‘肝水’、‘脾水’、‘肾水’。
  93、《医学入门》首先提出控制食盐摄入——“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
  94、《医门法律》指出“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
  95、鼓胀的病位:早期在肝脾,后期及肾。
  96、头痛经脉分布:太阳(前);少阳(两侧);阳明;太阴(后);少阴;厥阴(颠顶)
  97、关于‘头痛’的特殊名称:真头痛(脑出血);暑温头痛(流行性脑炎);春温(乙型脑炎)。
  98、‘头痛’病名始见于《内经》。《素问?风论》中谓之‘首风’、‘脑风’。
  99、眩晕的五大病因——风、火、痰、瘀、虚。
  100、眩晕始见于《内经》,谓之‘眩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