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三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并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脉络,了解石猴出世及其生活特点。
3、初步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4.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始五分钟
交流关于《西游记》的成语和故事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
生:《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师:非常正确。其中最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是哪一部?
生:《西游记》
师: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
生: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
师: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生:孙悟空。他呀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还有一双火眼金睛呢。
师:先前我们对《西游记》乃至孙悟空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影视剧,其实读作品可以让读者深
入到作品语言中去,把自己头脑中形象与文字的融合起来,可以达到对名著的更深理解。为了更多、更好了解经典名著《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猴王出世》。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看老师写课题,注意“猴”字的写法。请大家齐读。
师:《猴王出世》根据《西游记》第一回改编,这个改编不是改写,而是缩写,是原著第一回的缩写版。是用“古代白话文”写的,语言言简意赅,读起来却耐人寻味。
1、读词语,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都陆续读完了,老师发现大家读得都很认真,相信一定也是收获多多。考考你们怎么样?看一下这些词句能读得准确吗?
分别出示:
第一组:
灵通  迸裂  避暑    楷书  造化  当家  顽劣    天造地设  明明朗朗
第二组:
瞑目蹲身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喜不自胜 
日精月华      力倦神疲  滚瓜涌溅      拖男挈女
师:把这些词语大家不仅读得准确,而且知道了意思,待会儿把这些词语放到文中,相信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2、复述、概括。
师: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讲得是一件什么事?
生:概括这篇课文讲的是石猴出世以及石猴怎样成为猴王的。
师:再次浏览课文,哪段是写石猴是怎样出世的? 哪段是写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学生交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四、精读课文,把握形象。
(一)初读课文,了解出世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1、交流一下,石猴是从哪儿来的?谁能用课文中的话说出来?
 师:简单的说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2、它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到水源和安身之处,简单的说是凭自己的本事成为猴王的。)
(跳进去,又能出来。)
读到这里,这时候石猴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两个问题,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板书:出世、成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式
师:一蹦蹦出一只石猴,一跳跳出一个猴王。吴承恩是怎样写的呢?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第一自然段。画出写石猴的句子。
2、交流:哪一句写石猴?
 师:读这样的句子,你们仿佛看到什么?(一只怎样的石猴?)
3、指导朗读:个别读。(快乐、自由、活蹦乱跳、顽皮、可爱、无忧无虑)
4、 师: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用了排比、对仗的修辞手法。)
你有一双慧眼,发现了三百多年前的排比句。(个别读)
5、再读读,写石猴的遣词造句上还有很多秘密。
(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动词)请你在读读。有什么感受?
你在读,什么感受?你也读。什么感受?
(跳跃、有节奏、跳动)
6、 师:继续读,有什么新的发现?
(四个字的排比句。)
 师:是随便排列的吗?
   ( 生:前面是动物,后面是人与人的关系。)
7 、 师:往下读,更有意思了,你又发现了什么?
       (出示: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对仗句,也叫对偶,师生互对。读出诗一般的语言。
8、 师:谁能连起来读读?
还要读得跳跃一点。读完三个字以后,还要吸一口气,这样就会读得好一点。
9、读到这里,你读到一只怎样的石猴呢?
师小结:就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只顽皮可爱的石猴,逍遥自在的石猴。语言和内容高度融合,就叫经典。石猴就这样生活了许多年。文中一句话表达——大家齐读
(三)品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精读课文,思考(幻灯片出示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石猴能成为王,凭借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勇敢。
(1)课件出示句段赏析“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2)眼前的孙悟空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伶俐,身手不凡……)
(3)想象当时的情景,读一读相关语句。
2.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过人的本领。
(1)课件出示句段赏析。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铁板桥;
(2)读句子,注意“瞑、蹲、纵、
跳、睁、抬、观”这些动词;
(3)边读边想象石猴进洞的情景;
3. 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他的无私。
(1)课件出示句段赏析。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2)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无私;
(3)通过石猴的语言,你感受到了什么?
(4)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读出美猴王的个性特点。.
4.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他的聪慧、机敏。
(1)课件出示句段赏析。“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何不拜我为王?”
(2)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聪慧、机敏;
(3)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这句话。
(四)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
1.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谁来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猴王的印象:
五、拓展延伸,《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她的语言非常优美。从19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希望同学们都能读到原著,切身感受古典的文化,感受经典的魅力,交流自己了解的《西游记》的故事情节。
六、布置作业
(一)故事话西游。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二)比比谁收集得多:收集与“西游记”有关的典故、俗语、歇后语!
板书设计: 
21、猴王出世
来历:仙石迸裂--顽皮可爱
成王:跳水寻源--敢作敢为
人教版六三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
学情分析
《猴王出世》是第五组“中国经典名著之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猴拜为猴王。
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我把课文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语言文字的规律,从而达到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但是课文时古代的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对于读懂课文的内容又很重要。我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预习和自学能力,所以昨天我带着学
生进行了课文的预习,将课文中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和不理解的词语进行了处理,并且将课文能读通顺了。为今天的课文理解扫除了障碍。
在阅读理解方面,第三学段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阅读方法方面,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出了浏览能力的习得。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生浏览、默读课文,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出世”中的精彩语句自由读、指导读、指名读、齐读等感受语言的优美,接着在“石猴称王”部分,通过学生浏览、读读议议品悟石猴的形象。最后引导学生去品读原著。
在读懂课文“写什么”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在课文内容学习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表达的方法。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品出经典的魅力。真正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我采用对原句进行“删”、“改”、“换”的方法和原句比较不同,从而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妙处所在。
本课最后通过让学生回顾印象较深的、比较经典的故事,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经典的兴趣。
人教版六三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
效果分析
教学环节
设计
目标指向
测评
练习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缩写猴王出世
测评结果及分析
导入,交流有关《西游记》成语展示故事,直接引入
明确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游记》
学生初步了解了《西游记》的故事,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西游记》第一章
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出示字词,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朗读词语,为课文学期扫清词语障碍。
2、结合预习及课文内容初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合出世及成王感受孙悟空的形象。
学生结合时候从哪来的以及如何成为猴王的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具体句子进行感悟。
了解了石猴出世及如何成为猴王的过程,感受猴王的形象。
总结内容,感受猴王形象特点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总结猴王的形象特点。
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概括总结猴王形象。
学生交流了解《西游记》故事,拓展知识积累
结合了解的内容,介绍《西游记》故事
学生自己介绍了解的《西游记》故事。
人教版六三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猴王出世》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4篇课文有根据 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猴王出世》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机警智慧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