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的梦》:语言赏析与教学设计
作者:***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12期
        内容摘要:统编语文教材在课文编排上具有“双线组织结构”的特征,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对文本语言有内容主题和语文素养两方面的解读。本文对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彩的梦》一文进行语言赏析,并进行教学设计。这首儿童诗在语言内容上具有儿童化、浅语化和趣味性的特点;在语言形式上平易质朴,朗朗上口,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写作手法。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本文对该儿童诗进行了教学设计。
        关键词:语言赏析 教学设计 儿童诗
        一.《彩的梦》语言赏析
        《彩的梦》是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中一首典型的儿童诗[1],选自高洪波的儿童诗自选集《鸽子树的传说》。它描写了小朋友用彩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想象,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2]。
        所谓儿童诗,就是表现儿童审美情趣,表达儿童内心声音的诗歌。可以是大人写的诗,也可以是儿童自己创作的诗,它应该包含着诗歌和儿童两个属性[3]。彩梦
        全诗一共有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了现实存在的“我有一大把彩的梦”[4],开头就用亦真亦假的句子带领大家进入到一个梦幻的童真世界,第二至四小节具体描绘了这支神奇的彩铅笔画出的多彩梦境。
        统编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和“语文素养”组织单元结构[5]。
        能从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内容主题和语文素养来赏析教材课文的语言,对教学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语言内容赏析
        “童心”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的内容主题。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也紧扣“童心”[2]。
        1.儿童化
        《彩的梦》将诗的意象儿童化,让儿童自己的东西组成了这首诗。
        “铅笔盒”“彩铅笔”“白纸”这三种意象都是儿童生活中常用到的文具,“草坪”“野花”“天空”“森林”“雪松”“小鸟”“太阳”等意象都是儿童生活里常见的景物,也是儿童所能想象到的自然景观。
        2.浅语化
        “浅语指的是文字,浅语之美指的是诗的艺术美质,深刻的内涵通过浅显的话语来表达、传达。”[6]《彩的梦》语言平易质朴、朗朗上口,就具有浅语之美。
        短短的四个小节,创造了优美的意境。它带领儿童展开丰富的想象,也带领着儿童用文字来刻画对大自然的憧憬。这种想象和憧憬虽然简单,但这原始的力量是他们对诗、对文字、对大自然、对美的一切的向往的开始。
        3.趣味性
        所有儿童都喜欢有趣的东西。
        在《彩的梦》里,彩铅笔是大森林里的精灵,仿佛一个优雅的舞者,以动人的舞姿在白纸上跳蹦、舞蹈,它的脚尖就像施了魔法棒的末端,所及之处,从草坪到野花,从天空到森林,都呈现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
        二年级学生,无不被这精彩世界所吸引。
        (二)从语言形式赏析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2]。《彩的梦》的课后习题第二题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来写句子。
        1.修辞手法
        在统编教材的这篇二年级下册的第八课里,我们看到的其实不仅仅是一首儿童诗,其实还有一幅充满想象的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儿童诗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彩铅笔被比作大森林的精灵,而它画出的画被比作五彩斑斓的梦境。
        森林里小屋的烟囱上结了一个苹果般的太阳,这是儿童的思维、想象和语言。这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见到“( ;)般的东西”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本体放在后面,喻体放在前面,这是值得关注的语言训练点。
        《彩的梦》还有一个关键的训练点,那就是拟人句的运用。“跳蹦”“滑过”将彩铅笔写活了,“拉着”“请”表现出雪松和小鸟之间的友爱。因此学生需要感受并理解拟人句的优势:更有趣、更生动。
        课后的课堂作业本里就设计了拟人句的仿写,这是第一次明确让学生写出拟人句,将拟人句的理解落到实处。教师可以依托文本,顺势将动词在拟人句中的作用介绍给学生。
        2.句式结构
        在诗的第二小节,句式结构相同,富有韵律,这就是排比的句式。但在此,不必对二年级学生做过多要求,只要让他们了解“排比”这个名称。只要学生能感受到这里“大(量词)的( ;)+(颜)了”及其变形的句式就可以了。
        二.《彩的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1)识记“聊、郁、叮、咛”,重点通过字理识记“盒”和皿字底。
        (2)会写“彩、梦”。
        2.对比朗读、想象画面,发现第二小节“大(量词)的( ;)+(颜)了”的句式特点,发现“拟人”在诗歌中的妙用,基于句式观察和情境驱动,进行仿写第二小节,尝试创编想象中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结合图文、展开想象,探究儿童诗的特点和意蕴,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启发谈话,书写生字“梦、彩”
        ①启发谈话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会做梦。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云儿爱做梦,梦是什么颜的?
        过渡:小朋友也爱做梦,梦是彩的。
        ②书写彩、梦
        A.根据辅助线,观察生字。B.教师范写。C.学生练写。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彩的梦。学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读通句子,想象画面
        (1)播放录音,学生闭眼想象,睁开眼睛看插图: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为什么梦是一大把的?
        (3)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想象彩铅,学习“拟人”妙用。
        A.个别学生读第一小节。B.字理识记“盒”。教师请学生出信息:彩铅笔躺在哪里聊天?播放录音,解释“盒”的字源。C.品味拟人的修辞手法。
        请学生想象:彩铅笔躺在铅笔盒里会聊什么?
        请学生用波浪线画出拟人句,朗读感受拟人句的俏皮、可爱。
        请学生思考:这句话为什么这么有趣?
        预设:这里作者把彩铅笔当作人来写了,用了拟人(把物当人)的手法(关注“躺”“聊天”“跳蹦”)。
        ②引导学生想象:它们是怎样地聊天?怎样地跳蹦?
        师生配合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彩铅笔开心地聊天、快乐地跳蹦,读出俏皮、可爱的感觉。
        3.朗读2-4小节,出梦境景物
        (1)读好小诗,出景物
        提出要求:
        1.自由读一遍2-4小节,把句子读通顺。
        2.彩的梦里有哪些景物?请用___画出来。
        ①播放录音导入
        大家好,我是彩铅精灵,很高兴认识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自由读一读2-4小节,希望你们可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心地朗读!
        ②生自由朗读,信息
        (2)校对答案,初步感知梦境之美
        ①分组读,每组读一个小节
        ②开火车集体校对答案(开火车板贴-再出示ppt答案)
        ③随文简单识记“郁”:右耳旁;很多很多地方;很绿又很多叫葱郁,很多很多香气叫浓郁,很多很多忧伤叫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