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嗟来之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不食嗟来之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不食嗟来之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品简介
《不食嗟(jiē)来之食》,选自《礼记.檀弓》。《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学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
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全书共有1250个小故事,在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仕者必读之书。嗟来之食的故事
作品原文
不食嗟(jiē)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作品注释
①本节选自《礼记.檀弓》。
②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
②食(sì):给吃,喂养。给……吃。
③蒙袂( mè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ù):身体沉重迈不开步子的样子。蒙袂辑屦:用衣袖蒙着脸步拖拉。
④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双眼无神)
⑤奉:同“捧”,端着。
⑥执:拿
⑥嗟(jiē):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语气词,喂
⑦予:我
⑧斯:这地步。
⑨从:跟随。
⑩谢:表示歉意。
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去:离开
作品译文
齐国有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作品解读
正方观点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个故事,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那饥饿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为黔敖一副傲气,视穷人为猪狗,他的施舍带有侮辱性。中国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比如人
穷志不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要脸,树要皮……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精神的重视。即使是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反方观点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黔敖与他素不相识,不知道他尊姓大名。说:“嗟!来食!”,没有不当之处。难道还得说“老爷,请用膳”之类?且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骨气固然重要,但若失去生命,又何谈骨气呢?在现实生活中,生命是很宝贵的财富,一旦自己的生命都不能保全了,那么还有许许多多的事业又如何去完成呢?所以应该视情况而定,灵活应变决定取舍。当年韩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么有后来名振天下的淮阴候呢?司马迁如果受不了宫刑之辱,怎么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成语解释
嗟来之食: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