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故事三则》导学练测资料包八年级语文上册鄂教版
一、课文导学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宋人或得玉:有一个宋国人得到一块宝玉。或,有的人。
献诸子罕:把玉奉献给子罕。
以示玉人:把它给琢玉的人看。示,给……看。
故:所以。
尔:你。
若以与我:如果把(它)给我。若,如果。
蒙袂:用衣服遮住脸。
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执:端着。
扬其目:瞪大他的眼睛
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斯:此,这种地步。
怀之河内:怀州的河内。
危坐:正襟而坐。
自若: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吾心独无主乎:我的心难道没有主人吗?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⑴《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但是,《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只是后人将它与《春秋》配合后,可能做过相应的处理。一些专门解释《春秋》“书法”而与史实无关的文字,显然是后加的。《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有人认为这个左丘明就是《论语》中提到的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但对此,唐代以后颇有人怀疑,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无名氏的作品。其记事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当,只是后面多十七年。与《春秋》的大纲形式不同,《左传》相当系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⑵《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
内容。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
⑶明洪武元年(1368),即元亡的当年,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第二年,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赵埙等16人为纂修,于南京天界寺开局编写,全部编撰工作历时只331天。由于成书仓促,而且出于众手,出现了不少谬误,历来就遭到学者们的非难。所指出的问题主要是:随得随抄,前后重复,失于剪裁;又不彼此互对,考定异同,时见牴牾。但是,作为研究元代历史的史料来看,《元史》比其他某些正史的史料价值更高。元代的13朝实录和《经世大典》已经失传,其部分内容赖《元史》得以保存下来。《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去全书一半,而本纪占全书近1/4,《文宗纪》竟多达一年一卷。有人批评它不合定例,不知芟削。然而这种作法却起到保存上述失传史料的作用。就见于列传的蒙古、目人而言,其中有一小半人已没有别的史料可供参考,后世对这些当时有很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只能通过《元史》才能了解。
2、相关知识:
⑴《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为后人称道。写得最为出的,便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五大战役。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一一交代清楚。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左传》所记外文辞令也很精彩。这一类文字照理应该有原始的官方记录作为依据,但必然也经过作者的重新处理,才能显得如此精炼、严密而有力。与《尚书》乃至《国语》所记言辞相比,差别是很明显的。最突出的例子,要数“烛之武退秦师”一节。整篇说辞不到二百字,却抓住秦国企图向东发展而受到晋国阻遏的处境,剖析在秦、晋、郑三国关系中,秦唯有保全郑国作为在中原的基地,才能获得最大利益,于是轻而易举地瓦解了秦晋两大国的联盟,挽救了已经必亡无疑的郑国,至今读来,仍是无懈可击。这是世界外交史上运用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很早的杰出范例。从文学上看,《左传》最值得注意的地方,还在于它记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而是常常注意到故事的生动有趣,常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显著的文学因素。
⑵《元史》是记载自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至元朝灭亡160余年历史的史书。1206年,蒙古族卓越的首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各部落后,建立了蒙古帝国。1271年,忽必烈在接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同时,也接受汉族儒士的建议,改国号为大元。1276年,元朝灭南宋统一全国。元朝自成吉思汗始,共传14位皇帝,立国162年。元顺帝统治后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军队攻克大都(今北京市),元顺帝逃到漠北,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的时候,元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很强大。元顺帝在漠北地区仍然维护着自己的统治,史称北元。参与镇压红巾军的地主武装在陕甘地区与北元协同抵抗明朝,元朝残余势力还占据着东北和云南,江南的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不肯与明朝合作。朱元璋面临着巩固统治和统一全国的任务。为了巩固政权,笼络元朝遗民,招抚和平定割据势力,朱元璋利用编修《元史》这一举动,来表明自己建立明朝的合法性。《元史》修成也就意味着一个朝代的结束,从而打消元朝残余势力复国的幻想。明朝在建国之初即急于编修《元史》是有着良苦的政治目的的。同时,明朝修《元史》也是为了总结和吸取元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为明朝的长治久安提供借鉴。明军攻克大都后,获得了元朝大量的文献典籍,为《元史》的编修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⑶许衡(1209-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祖籍为怀州河内(今沁阳)人。宋元之际学者,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世称“鲁斋先生”。许衡自幼勤好读学,因家贫无钱购书,常涉百里借书抄书。他天资聪颖,攻读中常向老师提出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先后有三位老师以“吾非其师”而辞教。金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兵临新郑县(许衡出生地),许衡同众人从洛阳渡河经河阳(今孟县)返乡,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见路边有一梨园,都争着摘梨吃解渴,唯独许衡独自静坐树下乘凉。有人劝他说:乱世梨园无主,摘几个梨吃有何妨。许衡说: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不久,许衡赴河北大名府讲学,由于恭谨执教,求学的人很多,并匾其斋为“鲁斋”,从此号称“鲁斋先生”。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忽必烈出王秦中,任命许衡为京兆(今西安市)提学,许衡让各郡县创办学堂,民生8岁,上至王公,下至庶民子弟,皆令入小学,15岁俊秀者入大学。在教学中,他提倡启发式引导学生勤思考、多钻研,并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学生通晓礼义,懂得荣耻。至元二年(1265年),许衡受命议事中书省,任职期间“不为利回”、“不为权屈”,有元代“魏征”之称。他通过对历代和当代社会状况的分析,先后给忽必烈上疏五道奏章,主张实行汉法,对维护其统治,起到了巩固作用。至元六年(1269年),许衡受命同太常卿徐世隆拟定朝仪,接着又同太保刘秉忠、左丞张文谦等一起议定官制,定出
了中央集权机构的设置及其朝仪,减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冗长增置的台院”。至元七年(1270年),许衡晋升中书左丞。当时,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在朝擅权,想安排其子忽辛为枢密院佥事,掌管兵权,唯许衡执意反对。许衡说国家事权无非是财、民、兵三项,今父典财民,子再掌兵权,不可。阿合马父子因野心未达,遂对许衡怀恨在心,挟嫌报复。许衡忿然不屈,以辞职表示抗议。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正式改国号为元,元世祖开太学,召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主持国子监。世祖亲自选择蒙古族子弟到国子监深造。至元十年(1273年)权臣屡毁汉法,诸生廪食或不继,许衡从政受阻,再次辞职相抗。至元十三年(1276年),许衡主持太史令郭守敬等人修定历法,经过近五年的努力,修成新历法,元世祖授名为《授时历》。这部历法确定一年为365.2435天,和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所经历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与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世颁布的当代世界上通行的《格里高利历》是一致的,但却比它要早300年。许衡一生以从事教育为乐,在其27年仕途生活中,刚直不阿,不附权势,八次被诏入朝作官,又八次辞归故里,躬耕桑农。至元十八年(1281年)三月,许衡在家乡病故,终年73岁。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人有其宝》:
本文通过子罕辞玉的故事,褒扬了他自爱、不贪财的精神,警示社会上的一些人应自尊,自爱,清廉自持,洁身自好。
《嗟来之食》:
本文通过“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表现了饿者宁死也不吃带有侮辱性的食物的高尚气节。
《许仲平义不苟取》:
本文通过许仲平不苟取道旁梨的故事,永示我们做人应有自己基本的道德修养,要自己管住自己,不做损害他人的事。
二、文章脉络
《人有其宝》:
《嗟来之食》:
开端:黔敖为食于路
展:饿者贸贸然来食
高潮、结局:不食嗟来之食而死。
主旨:宁死不吃带侮辱性食物的高尚气节。
《许仲平义不苟取》:
第一组对比:暑中、渴甚、众争取啖之
      危坐树下自若
第二组对比:世乱,此无主
      吾心有主
结论:自己应有基本的道德修养,自己管住自己,不做损害他人的事。
三、写作方法
《人有其宝》:
⑴语言精炼简洁,有较强的表现力。如仅用“子罕弗受”四个字就把较为复杂的事件明白清晰地表述了出来,仅用“人有其宝”四个字就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让我们领悟到了他自尊自爱的道德品质,足见语言之精炼,用词之精当。
⑵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采用对话方式。简短的对话就生动地描绘了子罕这一思想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材料组织严密,层次井然。
《嗟来之食》:
⑴语言凝炼、简洁。故事不足100字,却生动地刻画出了“饥者”的丰满形象。关键在于细节刻画的成功:“齐大饥”,交代了背景,表现了饥饿的程度;“蒙袂辑屦”,则刻画了饥者的困窘处境;“扬其目而视之”,更是让饥者“硬朗”的神韵跃然而出。
⑵动作描写与对话描写相得益彰。人物对话虽然只有简单数言,却也字字珠玑,有着深厚的意蕴:“嗟,来食!”显出高傲蔑视的神态,而饥者的回答既交代了饥饿的原因,又表现了人物的精神。这种白描的手法看似简单,却余味悠悠。
《许仲平义不苟取》:
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像和深刻的美感。选自《元史》的这篇文章仅用了一句“梨无主,吾心独有主乎”就唤醒了人们对自己基本道德修养的重新审视来。
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映照分明。如“暑中”“渴甚”“众争取啖之”与“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对比;再如“梨无主”与“吾心独有主乎”的对比,塑造了一个极为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更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四、参考译文
《人有其宝》: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宋国司城,掌管国家的工程)。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给雕玉的人看了,他认为是宝贝,所以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珍宝,你把玉当作珍宝。如果把玉给了我,那我们都丧失了自己的珍宝,不如咱们各人都保存着自己的珍宝。”
《嗟来之食》:
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饥民来,给他们吃。有个人饿得很厉害,用衣袖蒙着脸面,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黔敖见了,左手拿着饭菜,右手端着汤,喊道:“喂!快来吃吧!”那饥民抬眼望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吆喝来的饭菜才饿到这个地步的。”黔敖跟在后面表示歉意,但是这个人始终不肯吃,便活活饿死了。
《许仲平义不苟取》: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曾经(在一个)炎热的夏日路过河阳,渴得非常厉害,道路旁有(一片梨园),周围的人都抢着拿过来吃,(只有)许衡独自正襟而坐在树下毫不动心。有人(就)问他,说:“不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去拿它,这样不可以。”有人(就)说:“世道很乱,这些梨没有主人。”(许衡)说:“梨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没有主人吗?”
嗟来之食的故事【练习解答】
一、《人有其宝》通过“子罕辞玉”的故事,了他自尊、自爱、洁身自好、廉洁自持的精神,警示社会上一些人应拒绝腐败,懂得自尊、自爱。
《嗟来之食》通过“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表现了饿者宁死也不吃带有侮辱性的食物的高尚气节。
《许仲平义不苟取》通过“许衡不食路边之梨”的故事,表现了他良好的道德修养。
这中则故事启迪我们中学生也应当自尊、自爱,自己应有基本的道德修养,自己管住自己,不做损害他人的事。
二、⑴用;把⑵食物、食品;让……吃⑶保存;拥有⑷如果;如
三、⑴之于 ⑵谦词 ⑶辞谢 ⑷端正 ⑸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