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蜗牛的奖杯》
教材分析
《蜗牛的奖杯》是区别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部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部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及修改说明
一、激趣导入 引导发现
1(板贴:蜗牛爬行图)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
板书:蜗牛  读准生字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
2.在一年级时,我们曾学过这样一首儿歌(出示儿歌及相应插图)
蜗牛上学
小蜗牛儿背书包, 慢腾腾儿上学校,
东瞧瞧,西瞧瞧, 爬到太阳落,
刚刚到学校,    往里看一看,
已经放学了。
这首儿歌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师设悬念:蜗牛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它是什么样儿的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多媒体显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学生翅膀,读准
4.学生交流 (板贴:蜗牛飞行图)
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这让你们想到了谁?(苍鹰)
自由地飞翔,是说蜗牛——?(飞行技术很高。想飞到哪,就能飞到哪。它也许能和苍鹰一样在白云上面盘旋呢。)
5.指导朗读一自然段。
谁能读出蜗牛飞行技术的高超?(突出很久很旧”“有力”“自由
6指板贴画。读到这儿,再看看前后蜗牛的变化,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呀?
       
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蜗牛的翅膀怎么变成了一个硬壳?蜗牛原来飞得那么快,现在怎么这么慢?
7.蜗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同学们都想知道,读了《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你们就会明白的。 
蜗牛的奖杯相机板书:的奖杯  教学生字
8.读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放声朗读,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 你认为哪些生字的读音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出示词语) 这些词语你们能准确认读吗?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读(分小节读),相互评价。
4.小组展示读,相机评点。如:生字新词的轻声、前后鼻音的读法。
5.默读。想想刚才的问题,能不能读懂?
6.交流:书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些什么?
(蜗牛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奖杯,它白天把奖杯背在身上,生怕被别人夺了去,晚上睡都睡在奖杯里,天长日久,蜗牛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7.小朋友们读书不仅认真,还一边读一边开动脑筋,读得很有收获。
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三、指导写字。
1.用卡片去拼音认读生字。
2.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把你联想到的字写在生字的旁边。
汇报交流。
3.示范书写生字。
4.学生描红,播放音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教材,应敢于进行大胆的处理,以一自然段的内容引发学生形成新旧认知矛盾的冲突,引领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欲望。
在“我要读”这一动机的导引下,学生的初读是高效率的。同时,唯有在读准、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深入的对话。
2006年校内交流课教案
《蜗牛的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