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全册古诗词选择题及答案古诗词目录:
12.《诗经》两首
一、关雎
二、蒹葭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三、式微/《诗经》
四、子衿/《诗经》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24.唐诗二首
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卖炭翁/白居易
课外古诗词诵读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十、送友人/李白
十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十二、卜算子•咏梅/陆游
一、★《关雎》
【原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主题思想】
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选择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译文1、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
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具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分析:D、“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是错误的。
2、对《关雎》中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分析:A、不是比喻手法,而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体
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
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分析:C、君子是对男子的美称;淑女是指善良、品德好的女子。“琴瑟、钟鼓”是指乐器。
4、对《关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 、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 、“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
分析:B、形容小伙子对意中人的爱慕和追求。
5、下列对《关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开篇写河洲滩头睢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
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荐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解析】D.有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男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二、《蒹葭》
【原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主题思想】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选择题:
1、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分析: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应该是“虚写”。
2、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分析: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应该是“清晨”;第二句应该去掉“翌日”。
3、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分析:D主要突出寻、追求恋人的艰辛。
4、对《蒹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
B.“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人;诗人对意中人充满了爱悦之情,热烈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