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从题壁诗到“西山远眺”
编者按
以佛光寺的两首题壁诗为缘起,梁雪开启了对佛光寺的选址和环境设计的思考探察。文中有对梁、林考察佛光寺的致意,并从风水堪舆来看寺院的选址和朝向,更有对寺院内外部空间的仔细赏鉴与体悟。作者从自己的行走观察中得出结论:将寺院文化与建筑体以及自然环境结合起来的整体视野,正是佛光寺建造的精妙所在。
从题壁诗到“西山远眺”
——佛光寺的选址与环境设计
文 | 梁雪
(《读书》2019年3期)
据明代《清凉山志》记载:东汉永平年间,印度僧人来中国传扬佛教,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奏请汉明帝在此建寺,并以五台山与印度灵鹫峰(相传为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所建寺院称大孚灵鹫寺。所建的灵鹫寺和洛阳白马寺遂成为我国最早的两座佛教寺院。
佛光寺创建于魏孝文帝时,其寺名屡见于纪传,其主体建筑在唐会昌五年的灭佛运动中被毁。现存大殿为唐大中十一年(八五七)所建,为我国保存完好的建于唐代的木构建筑之一。一九三七年,中国营造学社的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对佛光寺的主体建筑加以考察,并发现了这栋建筑“始建于唐代”的纪年款与寺庙的“功德主”,并因随后写出的考察报告使之享誉中外建筑界。时光荏苒,如今距离他们“发现佛光寺的建筑价值”已过去了八十余年。
佛光寺的发现起源于梁思成在敦煌61号洞窟中发现了一张绘有五台山全景的唐代壁画,“大佛光寺”赫然在列(图为梁思成[右]、林徽因[左]在佛光寺测绘,来源:ifeng)
位于五台山西南的佛光寺高踞山腰,背东向西而坐。寺内院落宽广;全寺有殿、堂等建筑一百二十余间。佛光寺建筑(图见本期封三)由一系列的单体建筑构成:有建于隋代的祖师塔、建于唐代的东大殿、建于宋代的文殊殿和建于明代的伽蓝殿和天王殿。上面提及的单体建筑,特别是有关东大殿和祖师塔的专业测绘在梁思成的考察报告和已经公布的资料中多能到。近年,随着光学扫描仪的应用和碳十四测定等技术手段的更新,对佛光寺的单体建筑(特别是东大殿)的研究陆续有更深入的成果出现。建筑专业的研究多集中在建筑历史和单体建筑方面,而对佛光寺的环境和建筑组的研究则有限。实际上,佛光寺所在建筑因其所在的地形特点和体构成方式,具有普通人都可以感受和体验的外部和内部空间,亦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佛光寺南配殿的两首题壁诗
在探访东大殿的过程中,我“发现”位于南配殿的实墙部分有两首题壁诗墨迹。因为南配殿是清代建筑,在整个佛光寺建筑中处于从属地位,加之题诗所占面积很小,第一次探访佛光
寺时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二〇一六年再访佛光寺,才对其单独拍照和研究。也许这部分墙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砖红粉刷所覆盖,所以保存完好,也许新近才被清理显现出来,故而题诗的底还带有不同程度的砖红,而不是原来的纯白粉底。
南配殿的题壁诗
两首诗为殷承修所题,从诗文中所用词汇看当为民国时的人物,结合甲子纪年,判断是一九二四年所写,比梁思成他们探访古寺早了十三年。
其中右边一首为:
寺后桃花万朵开,光辉灿烂满坡堆。
天天媚蝶穿林到,灼灼迎蜂驾山来。
同志英雄思结义,于归佳节信初回。
赏心尚有余乐在,劝进良朋酒一杯。
落款为“甲子季春殷承修题”。
左侧一首为:
甲子夏荷月十二日午前感言
宦海周游十数秋,当年悔恨不回头。
晨钟敲动出家意,晚钟惊醒溷世愁。
休信归生傲命话,须思孔氏比云浮。
莫贪富贵争荣耀,试问阿房今在不。
落款为“殷承修题”。
从时代背景看,佛光寺内当时应还有僧团维护。两首题诗相隔仅半年。守寺僧人能让他在东大殿的配殿墙上题字,可见此人也是非富即贵之人,从第二首的内容看,当是混迹于官场。一年之中两次到访该寺,此人应该对佛光寺的周边环境比较熟悉。很可惜,我未能查到此人的进一步资料。
使我感兴趣的是第一首诗文中提及的佛光寺后山环境:“寺后桃花万朵开,光辉灿烂满坡堆。天天媚蝶穿林到,灼灼迎蜂驾山来。”推测当年的后山(东山)应该种有很多桃树,周围林木繁茂。这从一九三七年梁思成拍摄的一张全景照片中可以得到验证。
中国营造学社人员拍摄的佛光山及周边环境(来源:ifeng)
后来又查到宋金时期的文人姚孝锡写的一首《题佛光寺》诗:
臧谷虽殊竟两亡,倚栏终日念行藏。
已忻境寂洗尘虑,更觉心清闻妙香。
题破山寺后禅院译文孤鸟带烟来远树,断云收雨下斜阳。
人间未卜蜗牛舍,远目横秋益自伤。
诗中写古寺里的清幽、静寂气氛能够使他忘却对凡尘的焦虑,礼佛的青烟更让他觉得心情舒畅。我猜想后面四句诗应该是作者站在东大殿前面的平台上向西眺望时有感而发:望着阵雨过后的远山、斜阳、飞鸟有种无边的惆怅。联想到作者的身世,曾在北宋为官后又在金朝做过一段小官,这里的蜗牛舍应该不仅指向作者的屋舍。
诗人在后半段诗中用了两个“远”字,虽然犯有写诗的“忌讳”,却对读者理解佛光寺的“远望”有所帮助。这也是我们今天理解佛光寺选址时对“坐东朝西”轴线设计应该给予格外关注的原因。
一九三七年的寻访路径和与佛光寺的选址
近年看到梁思成在一九四〇年用英文写成的一篇稿件的译文——《我们的旅行》。据李道增、林鹤标注,这是梁思成为外国读者写的英文稿,未曾发表。另据费正清夫人费慰梅所著《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第十一章的注释,费慰梅亦保存有英文打字稿,并注明该文为作者
一九四〇年写于昆明。
在这篇考察笔记的最后一节《最后的华北之行,五台山》里,梁思成叙述了他们一九三七年六月探访五台山佛光寺的“路径”以及最初的印象。
从太原驱车约八十英里到东冶,我们换乘骡车,取僻径进入五台。南台之外去豆村三英里许,我们进入了佛光寺的山门。这座宏伟巨刹建于山麓的高大台基上,门前大天井环立古松二十余株。殿仅一层,斗栱巨大、有力、简单,出檐深远。它典型地相似于蓟县观音阁。随意一瞥,其极古立辨。但是,它会早于迄今所知最古的建筑吗?
从太原驱车约八十英里到东冶,我们换乘骡车,取僻径进入五台。南台之外去豆村三英里许,我们进入了佛光寺的山门。这座宏伟巨刹建于山麓的高大台基上,门前大天井环立古松二十余株。殿仅一层,斗栱巨大、有力、简单,出檐深远。它典型地相似于蓟县观音阁。随意一瞥,其极古立辨。但是,它会早于迄今所知最古的建筑吗?
如果将这段叙述与早期山西地图结合起来看,可以了解梁思成一行是奔着一个清晰的目的地——佛光寺——而来,而不是想先探访台怀镇再到南台外围寻佛光寺,因为东冶站是早期
山西铁路中距离豆村和佛光寺最近的一个站。此外,佛光寺所在环境的确给梁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