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古诗词练习题
第一篇:八年级下语文古诗词练习题
八年级下语文古诗词练习题
1.黄四娘家花满蹊, 来往庭前踏落花。(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君不见。 君不见, 5.《题李凝幽居》颔联写月光皎洁、万籁俱寂,深夜扣门声显得格外清楚的千古名句,。 6. 《题李凝幽居》点明主旨,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的诗句:,。 7.半亩方塘一鉴开,
8.《观书有感》《观书有感》这首诗里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9.李杜诗篇万古传,
10. 《论诗 》中表达创作贵在创新的诗句是。 《赤壁》
1、诗中用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 2,。
3、诗中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
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到句子是,。
4、诗中用。两句别出心裁地把孙刘联军的胜利形象化地归结为偶然的东风。
5、诗中蕴涵机遇造人,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是:
题破山寺后禅院译文6、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
7、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
8、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9、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这首诗属于哪一类?它突出特点是什么?
10、这首诗与三国故事有关,“东风”指
11、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了解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12、本诗中“折戟”“二乔不曾被捉”这样的“小物”“小事”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13、诗的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14、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15、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诗写兴感之由。)
7、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8、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
16、不同意杜牧其实是借本诗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同时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17、借赤壁之战故事,表达了诗人不遇“天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或作者有感于统治者荒淫腐化,不思进取而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历史成败的感慨,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同时也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或: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9、咏史诗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10、示例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示例②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示例③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被改写。示例④这两句诗从反面落笔:假使东风不助周郎,那么双方的胜负就要易位。诗人借咏怀古事,
寄托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1、火烧赤壁之事(或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1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13、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曲折地反映出他抑郁不平和豪爽的胸襟。
14、本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以小见大,写得具体可感。
15、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小中见大,从而为下文对历史的咏叹铺垫。(或借一件古物起兴对历史的慨叹,由此引出对战争的感慨,再由此联想到国家队命运,这是以小见大手法。) 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
第二篇:八年级下语文《雪》的练习题
阅读《雪》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5题。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对“朔方的雪”的形象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如粉,如沙,决不粘连。B.羞涩美艳,平和恬静。
C.坚硬孤独,奋力抗争。D.蓬勃纷飞,旋转升腾。
2.节选文字的感情基调是()
A.喜悦B.凄凉C.悲壮D.忧伤
3.联系全文,分析加点的“但是”在文中的作用()
A.表示对江南美好雪景的进一步铺陈和渲染。
B.此处没有明显的转折意味,可以删去“但是”一词。
C.由江南的雪转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表明作者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对北方雪的赞美。
D.由江南的雪转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表明作者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对江南雪的赞美。
4.对文中最后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学,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雪是雨的精魂,是死掉的雨 升华而成的。
B.揭示了北方雪的内涵,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C.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体现出作者不惜孤军奋战的坚强斗志。
D.从“孤独的”“死掉的”“精魂”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未来充满迷茫与失望。
5.节选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A.细腻生动B.粗狂急促C.委婉含蓄D.古朴自然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