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初二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组织“唱红歌,知党史”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 阅读同学们查的《长征组歌》背景材料,完成任务。
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经历十个省,约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到达目的地( )陕西省北部。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描绘了《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每一首歌曲的演唱形式都不相同,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 【甲róng】合在一起,创作个性突出,艺术特鲜明,【乙huì】成了一部 ① 、 ② 、 ③ 、 ④ 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1)请你选择对文中字音、字形和词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史无前例”的“例”读作“lì”;“曲调”的“曲”读作“qǔ”。
B.在【甲】处填写的汉字是“融”,意思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在【乙】处填写的汉字是“汇”,是聚集,聚合的意思。
C.“寻常”的“寻”,是古代的八尺,倍寻为“常”,“寻”和“常”都是平常的长度,这里用超乎寻常,形容红军的毅力平凡。
D.“真挚”是说肖华将军创作长征史诗的感情真诚恳切。
(2)请你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C.—— , D.: 。
(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2. 下面是同学们参演歌曲的歌词,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结合背景材料和歌词内容,说说同学们选唱的是组歌中的《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译文2)部分同学分享了阅读歌词体会,你认为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歌词描写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两大困难“饥”和“寒”。
B.“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C.“雪山低头迎远客”,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突出红军不畏艰难、英勇豪迈的战斗精神;“毯”“毡”两个字说明长征虽然困难重重,但红军还有御寒物品抵御恶劣环境。
D.演唱“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唱到“更”和“越”字要坚定,把红军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无畏精神表现出来。
3. 宣传委员选用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做大屏幕背景,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长征》诗歌内容和演唱曲目都是讲述红军长征的动人故事,内容一致,所以做背景合适。
B.整幅作品布局工整,端庄大气。线条奔放呈左斜势,动感强烈。
C.这幅作品有张旭之狂韵,怀素之放纵之风,任意挥洒,汪洋恣肆。
D.史诗般地再现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历程,《长征》赞扬了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所以采用行草字体比较恰当。
4. 演唱之前的朗诵词中想加入一副对联,你会选用哪幅,请结合展演歌曲内容说明理由。
【甲】上联:过草地红军历尽千苦 下联:翻雪山将士阅遍万难
【乙】上联:跨越五岭攀登乌蒙志壮千山 下联:强渡金沙飞夺泸定功盖万年
【丙】上联:排除万难举旗抗日写成一段英雄史 下联:召唤三军鼓气为民唱起千声壮志歌
5. 请根据上边材料内容,运用排比句,说说你理解的“长征精神”。
【答案】1. ①. C ②. B ③. A
2. ①. 《过雪山草地》 ②. C
3. B 4. 两个答案,任选其一。
选【甲】。展演曲目中“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描绘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战斗生活场面,对联【甲】和展演内容一致,故选【甲】。
选【丙】。对联【丙】的内容,概括红军战士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展演曲目描绘红军爬
学山过草地的战斗生活场面,能够体现对联【甲】的精神,所以可以选择【丙】。
5. 示例:
长征精神是乐观主义精神,是同甘共苦精神,是舍生忘死精神。
长征精神是面对困难的勇往直前,是愈挫愈坚的百折不挠,是千锤百炼的革命乐观。
长征精神是救国救民的崇高信念,是视死如归的无畏牺牲,是团结友爱的无私奉献。
长征精神是金沙泸定阻挡不了的奋勇向前,是雪山草地阻隔不断的钢铁信念,是万水千山等闲视之的革命乐观。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词语理解。常,读作cháng,本义是穿在下身的衣服,也泛指衣
服。引申为恒久、经常之义,还用来指法典、伦常等;超乎寻常,是超乎一般的意思,这里形容红军的毅力非凡。故选C。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从“终于到达目的地( )陕西省北部”这个句子后半部分看,是对“目的地”解释,而不是总分解说或提示下文,此处应用破折号。从“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看,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终了,“随后”另提一事,此处应用句号。故选B。
(3)本题考查排序与衔接。从整体逻辑关系上看,应先内容,后形式,再风格;从局部内容看,应先主题后内容。故选A。
【2题详解】
(1)本题考查歌词题目理解。从背景材料看有“《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从歌词“高原寒”“雪山”“草毯泥毡”“野菜充饥”等看出是《过雪山草地》的内容。
(2)本题考查歌词内容理解。“草毯泥毡”是以草为毯,以泥为毡意思,表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非“有御寒物品”。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书法鉴赏。一生书体、书风、书貌多变,其书法成就在于草书,这也是他对中国书法艺术最卓越的贡献。的草书艺术出于张旭、怀素,采千古遗韵,融百家精神。尤其是中年之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法度严谨,结字神奇,俏俊飘逸,行笔如神,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可以说,书法洋溢着无与伦比的才气、豪气、灵气、霸气、神气,可谓一气呵成,气贯长虹,令人叹为观止,敬之仰之。欣赏书法,我们能感受到龙蛇飞舞、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书法艺术之美,更能感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睥睨天地、独领风骚的伟人风范。
“线条奔放呈左斜势”理解有误,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理解。开放题,答案不唯一。理由得当即可。从歌词内容看,表现了红军战士
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甲联与歌词中“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对应,具体展现了当时的战斗生活场面。可选。丙联侧重表现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歌词主旨一致,也可选。乙联虽为长征内容,但从“跨越五岭攀登乌蒙”“强渡金沙飞夺泸定”来看,不属于爬雪山、过草地的内容,故不可选。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表达。
首先,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长征精神”,从材料一“红军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可提炼信念坚定、百折不挠;从材料二“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可提炼面对困难的勇往直前,千锤百炼的革命乐观精神;从“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可提炼志向坚定,富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可提炼理想崇高,同甘共苦。
然后,用排比的方式表达出来。
示例:长征精神是理想崇高,是信念坚定,是同甘共苦,是勇往直前,是积极乐观。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默写。(共4分,每空1分)
6. (1)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3)陆游借梅言志,表达虽处境不幸,但依然在悲忧中透出坚贞自信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山光悦鸟性 ②.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④. 只有香如故
【解析】
【分析】
【详解】“悦”“抟”“零”“碾”“作”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二)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表格。
场景 | 狂风袭屋,茅草翻飞 | 童抱茅,倚杖叹息 | ① | 广厦千万,不动如山 |
情感 | 痛惜、焦急 | ② | 愁苦、忧思 | 坚定、悲壮 |
8. 杜甫胸怀国家,心系苍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请你结合他的诗句谈一谈,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答案】7. ①布衾冷裂,雨脚如麻 ②愤懑无奈
8.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的意思是贵族人家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却冻死在街头。杜甫将封建贵族的奢华生活和老百姓的悲惨命运对比揭露了社会的悲惨现状,表达了对国家的忧患,对老百姓的同情。
【解析】
【分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