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论述鲁迅在传统文艺上的继承与创新.继承在哪?突破在哪?发展在哪?
继承:
1、“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本人及其文章都有魏晋名士风采,他的叛逆、异质、激愤的性格似乎有稽康,徐渭等人的特点,在他的杂文中也有表现。
2、他的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继承传统史传、传奇等白描手法。
3、他的带有批判讽刺类的小说及杂文有《儒林外史》、晚清谴责小说的 讽刺个性。
4、《野草》中融有大量的意象就直接取自庄子、离骚、和佛经。
5、《朝花夕拾》中许多具有地方特的描写带有传统戏曲与民间传说的影响。
6、《故事新编》古今杂糅的手法,古既是取自古代神话、传说、史书记载
如果要说鲁迅的小说从中国传统小说里学习了什么的话,也只有从他高度评价《儒林外史》这
个角度来看,从《孔乙几》里面很可以见到影响,一方面是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怜悯和讽刺,另一方面是在刻画人物方面并非象西方小说那样大段大段的描写,而是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寥寥几笔传写精神。另外他曾专门研究小说史,也曾编辑过《唐宋传奇集》,他用笔的精练是否受了唐宋传奇的影响呢?
  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是吸收外国小说的文体艺术而对传统的拟话本加以改革形成的,鲁迅先生是这一改革的伟大旗手.
我个人的观点是:其一,先生深受中华古典文学的滋养;其二,从文风而言,先生传承了魏晋南北朝沉郁的风格;其三,先生深受俄国文学影响;其四,先生最好的文章是杂文,先生的杂文是先生战斗精神最有力的体现,我们所最应该继承的不也是先生这种精神吗?
批判: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评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诞生于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伟大思想解放
运动的年代。在伟大的思想解放浪潮中鲁迅的作品集他敢于探索前人未曾探索过的课题, 敢于提出前人所未曾提出过的见解敢于解剖敢于批判。
1 、对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剖析与批判
鲁迅从当时的社会现状中认识到进入近代以来的中国之所以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同国人苟且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儒、道合力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缺少反抗之音。而潜移默化下的中国社会则是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觉, 麻木愚昧而不觉悟, 甚至麻木到不以苦
为苦对别人的痛苦只是隔膜和冷漠在小说中鲁迅对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愚人”是极力加以批判的。因为首先儒家思想提倡“克己复礼”, 以外在于人的“礼"压制内在于人的欲望本能.但是, 这种外在规约仅仅是暂时性的压制了人的欲望本能,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其次, 在儒家思想的复杂的等级关系中, 人是父之子妻之夫, 君之臣但惟独没有“己”。儒家思想重视的是各种关系对人的制约而不是独立个体的培养。《祝福》中的祥林嫂完全生活在封建礼教习俗的规约之中没有丝毫自主性, 是一具十足的形尸走肉.正是这种个体心灵的空无, 才给中国传统道德与文化以无可动摇的统治地盘。这不得不引起读者深切地反思与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唾弃。同样, 道家文化也受到了鲁迅的质疑与批判。在《阿Q 正传》中, 深深
隐藏着鲁迅对道家文化的思考Q 栖息在土谷祠并非偶然。土谷祠即土地庙里面供奉着土地神和五谷神, 属于道教的神学谱系是由中国民间俗神信仰发展而来的。土地庙虽能暂避一时, 寄居一时, 终未能庇护得了阿Q , 最后阿Q 被从这里抓走并走向死亡.在阿Q 这个人物形象中包含着鲁迅对传统道家人生哲学的最深刻的批判。阿Q 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对道家人生哲学的具有讽刺意味的形象概括。此外对于佛家文化, 鲁迅小说也予以了剖析和批判。《祝福》中对祥林嫂因受佛家因果轮回、因果报应思想的影响而捐门槛且精神崩溃导致死亡就是很好的例子。
2 、对传统文化导致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首先, 传统文化的愚民性使人变得愚昧、麻木、守旧、迷信。《故乡》中有辛苦麻木的闰土《药》中有可怜的华老栓夫妇, 《阿Q 正传》中有落后而不觉悟的阿Q
其次传统文化的愚民性还使人变得虚伪、冷酷、自欺。
3 、对传统文化“吃人”及其腐化力的批判
传统文化“吃人"是鲁迅的独具慧眼的发现。在《狂人日记》里通过对“狂人"的描写大胆
揭示出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它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所带来的耀眼光芒犹如火炬照亮了夜空。在正像鲁迅从来没有跟科学作对他所反对的是伪科学一样鲁迅也从来没有和这些博大精深的人类精神现象作对, 他向中国传统文化进军的矛头所向主要是异化了的儒佛道, 更进一步说则是容易造成流弊的儒佛道。在中国旧文化的破坏和新文化的创建这两方面鲁迅是以破为主的.对旧事物旧伦理旧制度, 他大杀者”, 另一种是“盗寇式的破坏者”。毫无疑问鲁迅是属于“革新的破坏者”。当然鲁迅通过小说创作对传统文化所作的尖锐批判中, 也存在着某些偏激现象.然而, 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因为有了鲁迅这种摧枯拉朽的人, 才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新生。
而这些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相左,更与鲁迅毕生所追求的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背道而驰。自然地,鲁迅要对这些禁锢精神自由、压抑个性解放的传统文化中保守腐朽的方面大加鞭挞。
作为思想家而不是学问家的鲁迅,首先选择了批判,偏激的批判,以至于偏激到“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
只有激烈地骂醒了中国人,才有可能打破国民“中华文化中心论”的清秋大梦,才有可能使我
们民族意识到自己正站在毁灭的边缘而奋发图强、得以自保。比起那些整天一味“之乎者也”地颂扬传统文化的人,鲁迅更热爱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更清醒地了解我们的民族。
突破:
  一、首先是题材的变革。《呐喊》、《彷徨》中的大多数作品,取材都是现实中常见的事,放到“五四”时期,与传统小说比较,就会发现从鲁迅开始的这种题材的变革,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因为传统小说历来都追求奇特、曲折的情节,讲求传奇性和故事性,小说中的人物,也大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者神仙鬼怪.所以像鲁迅那样的取材和写法,显然也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体式,主要是现实主义的手法,是对传统写法非常自觉的、大胆的突破,带有先锋的性质,旧式的阅读习惯还不容易接受。但当时也已经有人注意并高度评价鲁迅这种大胆的创新。
  二、《呐喊》、《彷徨》极大的魅力,还在于偏是从普通平凡的人事中,发现和体悟那“一切的永久的悲哀”。这就是所谓艺术的陌生化。作家通过他的作品的描写,让读者重新打量自己所熟悉的,甚至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已经有些麻木的生活,获得某种新的体验和想象。本来大家很熟悉很普通的人事,经过鲁迅的感觉和构思,就不一样了,变得沉重了,要重新思考了.
鲁迅就是这样,题材平凡,发掘很深,并总是有独特的令人震惊的发现。读鲁迅的小说可能会很累,原因之一就是鲁迅这种沉重的思想发现,总是缠绕着你,使你不可能再像读传统的传奇小说那样隔岸观火,可以放松,而一定会有切身的体验,要去重新感觉和思考生活。又由于鲁迅的发现太透彻,往往带着悲悯与同情,从现实的人事中感悟到人性、人生等带哲理性、超越性的命题,作品总弥漫着现实的可能又是永久的悲哀,当然也就让人的阅读不会轻松。
  三、鲁迅小说对传统的突破,又表现在揭示灵魂的深.传统小说不善于人物的心理刻画。鲁迅小说则正好在这方面突破,非常重视写人物的心理,尤其是国民精神上的病苦。如鲁迅自己所说,是为了写出国民的灵魂。鲁迅的本事总是在心理常态中看到精神的病态。《肥皂》写道学家四铭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一次精神出轨,一般可以认为这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其实同时又是对情欲方面人性弱点的深人探讨,其中对意识和潜意识心理矛盾的刻画,就用了深度的精神分析。类似这样注重写灵魂,注重揭示心理之深的表现,是小说向现代转型的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鲁迅起了这个头,从这方面也突破了传统的写法,并对后来小说的创作有极大的示范与影响。
  第四,要注意鲁迅小说艺术格局和语言方面的突破与创新。我国传统小说基本上是勾栏瓦舍讲故事发展起来的,与传记和讲史也有关,比较注重全过程的叙述,讲求故事性,有头有尾,
好比是盆景。即使是短篇,也要有完整过程的故事,所以鲁迅的短篇基本上不再采用这种传统的格式,而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格式,适应不同内容的表现。从结构看打破时空的顺序,按内容表现的需要去剪接场景和细节。叙述角度也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单一,不再局限于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而尝试了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双线结构(如《药》)、反讽结构(如《狂人日记》)、以及抒情独白体(如《伤逝》、散文体(如《故乡》)、独幕剧体(如《风波》)等等多种体式和手法.鲁迅小说有诗一样单纯的韵味,却又精粹、凝练、含蓄,可以反复欣赏,越读越有味。由于鲁迅能独立地按照其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和自己的艺术个性去进行灵活的艺术熔裁,小说的体式手法不断有新创造。茅盾早在1923年所写《读〈呐喊>》中就评论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许多人们上去试验.”
  像鲁迅这样以不多的短篇而赢得如此巨大的文学声誉的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中国现代小说从鲁迅这里开始,又在鲁迅这里成熟,并成为中国现代各体小说发展的重要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