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及其小说创作
    鲁迅的作品大家都比较熟悉,小学、中学都读了不少鲁迅的作品,中学语文课本里面选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数鲁迅的作品最多,包括小说、杂文、散文。但我要说明的是以往中学好多重要的经典篇章都没讲清楚。这不能怪老师,我也没讲清楚,尤其是中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老师按照国家统一的教案进行发挥,自己不能提出新的观点,学生参照新的观点不能顺利通过考试,所以这成为一种限制。那么随着现在中国语文教育的改革,老师和学生逐渐能发挥自己的思维进行探讨,以至于多方面全方位地把握它。那么我今天讲的内容可能和中学老师所讲的有所不同,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大家如果关心一下当前国内(仅就大陆来说)对鲁迅的研究,会发现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使过去对鲁迅有一定认识、了解、理解的人感到大吃一惊甚至难以苟同,当然也有可能表示赞同。比如我手边就有这样一本书——《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作者是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姓王,但是当你看过书的内容后也许会大吃一惊,“解释鲁迅精神唯一和鲁迅内心痛苦的传记。”那他的题目怎么来的?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的名篇《纪念刘和珍君》,里面有一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本书的题目却说鲁迅自己都无法直面人生,和我们平时的理解完全不同。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里还曾说过:“愿中国的青年不要自暴自弃,我们能做事的就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还有在文章《论睁亮眼看》中说:“中国人历来不敢正视现实,造了种种借口来寻逃路反以为是正路,大胆的开启人生的时候已经到了,早就应该有崭新的文坛,早就应该有凶猛的闯将,要睁亮眼看。”鲁迅一再提倡,青年人要直面人生,为什么他就无法直面人生了呢?另有一处鲁迅说过:“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个前途者,无论是人是鬼,……我们通通都要推倒它!”当然本书作者也说鲁迅也有痛苦和迷茫的时候,我们承认这一点,问题是说鲁迅不敢直面人生,实在叫人难以理解、难以苟同。这本书如果要拿来分析它、批判它要花很多时间,我只是提醒大家注意。
    就中国来说,对鲁迅的分析、评价比较清楚的是同志,他对鲁迅评价很高,很多地方提到过他,最典型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新民主主义论》里在分析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谈到:“鲁迅,大家很熟悉了。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伟大的革命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着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主义者。鲁迅的方向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鲁迅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
党人都要学习鲁迅做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黑暗和暴力的侵蚀当中,鲁迅是独立支撑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若干年前,很多人或者有一部分人集中反对着,认为是靠他的地位说的权威话语,我们现在搞鲁迅研究要回到鲁迅那里去,要排除政治对鲁迅的玷污,这只是的政治化的评价,不是鲁迅本身,把他神化了。粉碎四人帮后我们进行反思,由于同志晚年有错误,我们都认识到文化大革命是伟大领袖错误发动的被坏人所利用的,给我们整个中国、全民族带来极大灾难的运动。大领袖晚年都有错误,所以有人开始怀疑他曾经对鲁迅的评价的正确性,很多人认为不实事求是,是政治化、神化了的。我们带着这种疑问和假设来看的评价准确与否,符不符和鲁迅的实际,我们很多人仍然会认为对其评价是对的,鲁迅是当之无愧的。下面我会说明。
联系的实际,那时他头脑清醒,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总结“五•四运动”以来二十多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他是很有学问的人,对中国的问题研究的很透的人,鲁迅的著作他也学了很多,他用学者和领袖的眼光来分析有什么错呢?在《选集》第三卷中,1942年整风的时候他作的报告,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里面有段话:“灾难深重的中国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在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我们向同学们讲中华民族苦难史,这句话得记住。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到帝国主义
列强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受到了空前的考验。我们是伟大的民族,无数伟大英雄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他们的事迹是值得歌颂的,甚至让人流下眼泪,是带着强烈的感情来肯定这些优秀的人。是搞军事、政治的,如果他是一个作家或文化工作者,他肯定可以写出很多个类似于《鲁迅传》、《谭嗣同传》、《孙中山传》、《秋瑾传》、《陈天华传》等,但他提鲁迅提得多,因为鲁迅是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的优秀人物中的最突出的一个,这样来肯定他有什么不好呢?是假的吗?除非把这些所有优秀人物都来否定掉,试想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时代,要有眼光、有爱国感情、有良心的人都会摸索救国真理的。中学时读过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在帝国主义恶魔的生吞活剥下救助我们垂危的母亲来,是刻不容缓的。”我们把祖国比做母亲,从中国近代史可以知道近3000条不平等条约,无数次事变的发生,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一直熟知“国耻”二字,无数仁人志士在那个时代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梁启超、陈独秀、林觉民……联系这一系列优秀人物来考虑,可谓可歌可泣,所以鲁迅应该是当之无愧。
   
    下面我简单的来介绍一下鲁迅。鲁迅21岁在日本留学时剪掉辫子,留下照片,写下《自题
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的含义是祖国像压在大石头下那样黯淡无光,我的心像万箭穿心那般痛苦难当,天上的星星你可知道吗,我要把我的鲜血、生命奉献给民族的解放。我认为这首诗,最能说明鲁迅的精神,鲁迅所选择的道路。这首诗的两个要点是:一、我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二、我应该做什么样的人。这说明鲁迅小小年纪在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走人生道路的时候就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来考虑。鲁迅一生是很重视这首诗的,他56岁去世,51岁生日时候想到21岁写下这首诗的情景,回忆他一生是怎么过来的,现在上海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房里面贴了这首诗,上面写着:“21岁时作,51岁时写。”他的好朋友说,这是他毕生实践的誓言。祖国灾难时,谁都不能逃避,应承担起来,挽救民族危亡,他一生都做到了。古今中外,伟人都有共同特点:一、他对自己生活的时代深深了解;二、应当怎样响应时代的要求。
    我对这本书也有几个问题:你说鲁迅为什么不敢直面人生?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究竟怎样才算直面人生?鲁迅哪里做的不够?缺点在哪?还要回答谁就能直面人生呢?后来有些出版社出版了胡适的《实用人生》,林语堂的《幽默人生》,梁实秋的《消闲人生》,等等。历史已经过去了,同样的文化人做一下对比,他们的情况更糟,不能说比鲁迅更能直面人生,
除非是直接领导的和他领导的队伍,投入实际斗争的当然是直面人生,比如秋瑾。
   
    首先,鲁迅作为一个文化人,他始终有着清醒的、明确的、鲜明的政治头脑,始终关心政治,不脱离政治。一提到政治,在座的很多同学也许会感到反感,认为政治是政客的事与己无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孙中山说过:“政治是众人的事,管理众人的事就是政治。我今天不是做政治报告、讲政治课,我今天特别告诉你们:我从没搞过政治,除了学校有些业务职称外,没当过其他官,但是我从来没说过不关心政治,政治是众人的事,众人的事你都不关心吗?马克思说过政治权利能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政治权利若掌握在坏人手里,那灾难不断。长话短说,你们大学生千万不能不关心政治,你可以当医生、工程师,但决不能当不关心政治的医生,不关心政治的工程师。你知道官僚腐败是怎么来的吗?就是那些不关心政治的大学生的存在给官僚腐败制造了温床,如果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普通老百姓,个个都关心众人的事,官僚腐败寸步难行。鲁迅正是关心政治的,所以头脑敏锐、观点鲜明,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的后面看的那么透彻。虽然不搞政治,作为一个文化人只是写小说、杂文、散文,但他是关心政治的。鲁迅的作品集
   
    中学时候读过《呐喊•自序》,他曾写过:“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 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他打仗的时候当军医,说明他并没有脱离政治,战争是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是政治的白热化。鲁迅当的肯定不是军阀的军医,而是北伐军的军医,保卫祖国义勇军的军医,这是从政治考虑。后来他弃医从文还是由日俄战争引起的,日本和沙俄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抓了一个听说是为了沙俄做侦探的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害周围的中国人都麻木的很,鲁迅痛心了。当医生把国人身体救治的很健康,可精神麻木怎么办呢,这种精神麻木最好的办法是写文学作品,他还是从整个国家民族的危亡来考虑的。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的题目是《呐喊》,意为为前驱者呐喊助威,要他们不惮于前进,前驱者正是搞政治斗争的新青年,他说过:“我和陈独秀、李大钊在《新青年》是步调一致的。”这是顾全大局的,他们搞政治搞党组织,1919年胡适是《新青年》的编委,他提出要我们不要介入政治,鲁迅反对。鲁迅对孙中山、李大钊评价很高。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我只提《彷徨》即一首诗:“寂寞新文苑,平安旧伐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新青年》解散了,有的高升,有的退缩,有的前进,他剩下一个作家的名号,拿着徘徊着,后来他的朋友瞿秋白说他不是“荷戟独彷徨”而
是“挺进多冲锋”,这就是配合政治的。再看鲁迅的杂文集,《纪念刘和珍君》,当时四十多个学生被杀死了,他站出来反对军阀政府。后来还有《为了忘却的记念》,他的学生共产党员五个“左联”的都被杀害了,“四•一二反革命”的时候,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有好多学生病了也被抓去了,他要求学校出面把他们保出来,他明明知道他们就是共产党。鲁迅说过历来不主张赤膊冲锋,要保存实力,但有时没办法只有短兵相接,例如“三•一八惨案”支持学生,“四•一二”反革命,蒋介石杀的是共产党,鲁迅就敢来闹。
   
    然后从鲁迅杂文的题目也看得出来,《且介亭杂文》的“且介亭”就是租界亭,《准风月谈》是“风高放火天,月黑杀人夜”,这是对编者要求避开政治风月的嘲弄,政治彩很浓。鲁迅的笔名据不完全统计有132个,世界上任何进步文化人、作家没有比鲁迅笔名多的了,就是因为国民党反动派迫害太厉害了,杂文太尖锐了,直刺反动派的心窝,胡适、梁实秋、林语堂都没有笔名,因为用不着,他们不谈政治足够安全,鲁迅就是因为太关心政治。而且鲁迅历来都有明确的政治观念,每个阶段对政治都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他眼光敏锐。那么我们现在提起配合政治这种最难听的话,就认为文章是写不好的,必然是概念化、公式化的、
干巴巴的,听政治的号令来写很多人写不好,而鲁迅可以写好。很多人都佩服他的文章写的好,如巴金、沈从文、孙犁等,沈从文曾说鲁迅写农村的小说对他影响很大,因为鲁迅对生活很熟悉,懂得艺术的特点,不搞公式化,就能排除纯政治对文学的影响。这都充分说明鲁迅是敢于直面人生的。
    鲁迅在《自嘲》中写道:“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这首政治抒情诗字字句句表现了鲁迅敢于直面人生的精神,就在他的带动下很多人是勇敢的。说我们搞革命除了拿的部队还有文化的部队,国民党搞“两个围剿”即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和对工农军的军事围剿。粉碎其文化围剿是以鲁迅为首的,粉碎的军事围剿是领导的。历史是无法歪曲的和否认的。另外鲁迅还能进一步认识到对旧社会的攻击除了批判的武器还有武器的批判。批判的武器就是揭露旧传统,他在《我们现在在怎么做父亲》中写道:“背负因袭的重担,建筑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光明方去,此后合理的做人,幸福的度日。”老师、作家都要共同完成这任务,不让孩子沾染到旧的糟粕,这就叫批判的武器。武器的批判就是“杆子里面出政权”,不拿武器反动派会倒下吗?现在很多人认为不能倒,清朝政府不推翻就好了,日本鬼子打得太好了,日本人的日子多么好过啊。笨蛋!科学技术发展
到现在,地球上的人不少,中国人多,如果不存在战争,不存在掠夺的第三世界,全天下的部队都取消,不制造武器,不当兵,那早已生活小康,安居乐业。正是这些人为富不仁,要搞武器斗争。孙中山总结出失败的原因是不知道要党军,后来才有党军,鲁迅在黄埔军校做报告时说:“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吓跑了。”孙传芳是坏的军阀,出卖民族利益,勾结帝国主义,这种军阀必须用杆子赶跑。为什么领导长征到达陕北的时候,鲁迅拍电报说“你们身上寄托着民族的希望,我是支持你们的。”马上派人送火腿到那里,这说明鲁迅是头脑清醒的,知道要用批判的武器也要用武器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