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卩内喊》、《彷徨》的基本内容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它收录了写于1918——1922年的十四篇作品:《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1923年8月,由新潮社初版时,除上述十四篇外,还收有一篇《不周山》。1926年lO月《呐喊》第三次印刷时改由北新书局出版,1930年1月北新版第十三次印刷时,作者抽去了《不周山》(《不周山》后来改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集中)。以后各版都只收录十四篇作品。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入1924——1925年创作的小说十一篇:《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1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
这两部小说集“充分地表现了从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不仅以卓越的艺术语言,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白话应该是民族文学的新语言,以实际的成绩为白话扩大阵地:并且一开始便将文学艺术和广大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通过小说的形式写出被压迫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在具体的形象创造中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为现代文学创作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对《呐喊》、《彷徨》的基本内容,—般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作或教材,做类似上述的概括和评价,是不错的。
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着眼点不同和侧重点不同,对《日内喊》、《彷徨》的基本内容,也可以作出不完全相同的概括。
从鲁迅的小说与我国现代革命的关系看,可以概括为中国现代革命的一面镜子,或者是中国现代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从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看,可以说鲁迅的小说揭露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
从鲁迅小说隐藏的深层思想即所谓哲理思考来看,是希望与绝望双重主题的演变: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希望失落后对绝望的超越。
鲁迅的作品集从审美的角度看,鲁迅的小说描写了大量的悲剧(包括喜剧形式的悲剧),是悲剧艺术的高峰。
但我们如果从作者创作小说的最初、最原始的动机看,主要是想“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所以,《呐喊》、《彷徨》思想内容的核心应该说是揭露国民性的弱点或“攻打国民性的病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综观两部小说集中的作品,绝大部分都与国民性问题有密切关联。《阿Q正传》自然是揭露和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代表作,它画出了“现代我们国人的魂灵”。其他作品也大都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国民性弱
点的某些方面。即使是《狂人日记》那一声春雷,也是为了唤醒铁屋子中那昏睡的愚弱的国民们。
鲁迅早期痛感国家民族的衰败,欲寻国家民族新生的药方,曾苦苦探讨这样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怎祥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后来,1907年在长篇论文《文化偏至论》中又提出了“立人”的思想主张:“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但是,封建统治者及其政权、制度、意识形态,却用看得见的钢刀子和看不见的软刀子杀人、“吃人”。尤其是封建礼教、道德、文化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毒害,使“个性”不“尊”,“精神”不“张”,国民精神萎缩,“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因此,要改变国民性必须反封建,要“立人”必须反对“吃人”。因此,在鲁迅的小说中,揭露国民性的弱点、改革国民性与彻底反封建是互相渗透的,主张“立人”与反对“吃人”是相辅相成的,同情下层民众的不幸与揭露上流社会的罪恶是同时并举的。上述核心内容决定了《日内喊》、《彷徨》中悲剧或喜剧形式悲剧实质的作品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鲁迅笔下的悲剧和悲剧主角同西方古典悲剧及中国古典悲剧有所不同。西方古典悲剧强调崇高美,它的悲剧主人公一般是上流社会地位显赫的人物,表现出明显的贵族化、英雄化倾向。古希腊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明确指出:“悲剧是由上层人物组成的而喜剧则由普通人物组成”。这种理论影响广泛、深远,乃至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斯》、《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主人公,无一不是国王、王子、名门贵族一类显赫人物。中国古
典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主人公与西方的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区别。它既有上流社会地位显赫的人物,著名的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又有地位并不显
赫的平凡普通人,但更多的却是合乎封建社会某一道德规范的好人或完人。如《琵琶记》中的赵五娘、蔡伯喈,《窦娥冤》中的窦娥。而鲁迅笔下的悲剧主人公既不是上流社会地位显赫的人物,也不是体现某一道德规范的好人或完人,他们都是有着各自不同特点或弱点的普通人,显示出鲜明的平民化倾向,充分体现出现代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的特。
鲁迅小说中的悲剧和悲剧主人公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觉醒者的悲剧或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鲁迅笔下觉醒者或改革者的形象多为知识分子,这是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相一致的。先进的知识分子往往是最先觉醒的向旧势力冲锋陷阵的战士,但他们的结局大多是不幸的。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狂人日记》)、疯子(《长明灯》)、夏瑜(《药》),他们因坚决反对封建政权、家族制度、封建礼教道德、文化,而被杀、被囚;一种是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子君涓生(《伤逝》),他们都具有新思想,并从不同的方面对封建势力作过斗争,因而遭到旧势力的种种迫害,终于无路可走,像苍蝇一样“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或重新去教子曰诗云,或躬行自己先前所反对的一切,或又回到封建家庭的牢笼中,在无爱的人间死去。
二、奴隶的悲剧或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悲剧。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悲愤地指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因此,他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这样一句话:“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作者笔下的祥林嫂(《祝福》)、闰土(《故乡》)、华老栓(《药》)、单四嫂子(《明天》)等即是生活在这样时代中的奴隶。他们勤劳、善良而又愚昧、麻木。在封建主义统治下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想作一具低眉顺眼的“良民”。但是天灾人祸不断袭来,在统治阶级的钢刀子、软刀子交替使用下,他们想做奴隶而不可得。
三、旧的封建主义世界的殉葬者的悲剧。封建主义社会的末代知识分子孔乙己(《孔乙己》)、陈士成(《白光》)即是这一类的代表。他们中毒极深,但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孔乙己还不失善良,诚挚。如果旧的制度变了,他们在乡镇中也许能为社会、为百姓做一点有益的事,但在那个“吃人”的社会制度下,终于只能成为旧时代的殉葬品。
此外,著名的悲剧人物阿Q,则是介于奴隶与觉醒者之间的人物。他与一般的奴隶不同,他不安于屈辱的地位,有反抗“革命”的要求。但是,由于没有经过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启蒙,他的所谓“革命”,只是农民的一种原始的反抗,不过是想抢一点东西而已。、上述几种不同类型的悲剧,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悲剧。正如《药》中所暗示的,它们绝不是一家一户或某一阶层、阶级的悲剧,而是整个“华”、“夏”的大悲剧。
鲁迅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所揭露的悲剧大多带着双重的悲剧性质,这与同时期其他悲剧作品相比,显得更为深沉、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