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视角与小说结构模式
鲁迅在写呐喊是还是热血青年,所以他要口诛笔伐,要奔走呼号,要“呐喊”
而后来面对艰辛黑暗的世事,鲁迅一时也失去了方向,所以他才会“彷徨”
鲁迅文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推出,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他于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是一次课堂上
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的。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又谈到他把《狂人日记》等小说投稿到《新青年》的经过。他曾问办《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那人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是他便写了《狂人日记》,此后还陆续推出了另外十余篇。鲁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谈到《呐喊》的名称,他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
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为什么说鲁迅的《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 1923 年 8 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 14 篇小说; 《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 1926 年出版 ,收11篇小说。 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因写作年代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时代风潮的影响,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心境和运用的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阵振威, 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
    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阿Q形象探析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面照出自己的或一形象来。阿Q形象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认同和赞许。《阿Q正传》早已被译成多国文字而传遍世界。我们亲自分析这一形象,对于自己的心灵改造和创作技巧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
阿Q形象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从周作人提供的有关情况来看,阿Q的原形就是作者的同乡谢阿桂。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如阿D、尼姑、老妈子都实有其人;祠堂、尼庵、刑场,也都实有其所;赌博、打架、偷窃,也都实有其事。可见阿Q这一形象,并非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而是有活生生的现实基础。“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鲁迅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及其所处环境是那样熟悉,所以作品中的人物像,能塑造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足以令人过目不忘,久久萦于脑际。当然现实主义的真实决不是拙劣的细节描写,不等于自然主义。它是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的性格作鲜明的刻画,创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诚然,现实主义的真实,也不是对生活的照搬,它必须对生活本身进行概括和提炼,使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阿Q的生活原型谢阿桂虽有游手好闲、偷窃、打架、赌博的“行状”,但他爬墙到静修庵偷萝卜却不是事实,后来被决也不是事实。这些都是艺术的加工和改造,鲁迅曾经总结作家取人为模特的两种方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创作阿Q,综合了两法之长。“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对人物模特,不专用一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从周作人提供的材料看,阿Q是重点取谢阿桂一人,取其当雇
工,住土谷祠,软弱自欺,小偷小摸,希望革命给他带来好处等。也撷取了其他一些人的特征和事实,如专门给人家舂米,勤苦度日是谢阿桂的事,向老妈子跪下求爱是鲁凤桐的事。另外,鲁迅是语言大师,其作品用笔深刻隽永,语句简洁峭拔,辛辣与含蓄相间,警醒与幽默并用,并善于分析和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特点,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反映人类卑劣灵魂的一面镜子
阿Q形象是旧中国愚昧落后农民的一个艺术典型,也是人类卑劣灵魂的一个缩影。愚昧糊涂、麻木自欺、逃避现实、妄自尊大、轻薄无聊、自甘堕落、投机心理、赌偷无赖,自己是受欺压的卑贱者,又是恶作剧,虐无告的坏蛋,所谓的阿Q精神,阿Q主义,无外于此。阿Q身上的这些恶劣品质,在旧中国的农民中,是不少见的。甚至于每个阶级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和阿Q沾一点边。以致于阿Q主义成了中国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当年《阿Q正传》陆续发表之时,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深怕以后会骂到自己头上。茅盾曾经说:“阿Q这人很面熟”,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而且,阿Q的形象已经跨越国界,遍及世界了。世界各国都有阿Q的形象,罗曼•罗兰说:“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也有过类似于阿Q的形象”。班纳吉认为:“阿Q的特质,他的心理状态,他对自己和别人的鄙视,他对于损伤他的人物的轻易忘怀,
他用于安慰自己失败的精神胜利法,都是被奴役过的国民所共有的。阿Q只是名字是中国的,这个人物我们在印度也看到过。”正因为阿Q形象的普遍性,故被说成“我们国人的魂灵”,“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有深刻的描写,揭露了当时农民处于不觉悟状态的客观事实,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其意义重大。
三、忧国忧民文艺战士的奋力呐喊
良知和勇气是每一个有所作为的进步作家所共有的品质,这品质在鲁迅身上显得格外突出,鲁迅是带着问题来搞创作、写小说的,正如他在日本学医时看幻灯片感到了同胞的麻木而毅然弃医从文,亦如应《新青年》之稿约,而写《狂人日记》一样,鲁迅创作阿Q,也是抱着忧国忧民之心,忧愤深广而奋笔疾书的。鲁迅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家境衰落,他自幼就深切体味到旧社会的势利、冷酷,又因小时候常到农村外婆家去,得以和农民及其小孩亲近,了解了农民的生活和思想,“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因此也就慢慢与一些善良的贫苦劳动众建立了感情。他感到中国人民默默地生长、萎黄、枯死,就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他为之悲愤忧痛,于是想刻画出这样沉默的人们的灵魂来。所以,
他就以这个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为题材,目的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鲁迅才把若干世纪的沉默的劳动的生灵带着时代的本来面貌呈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他不但说明了阿Q们怎样生活:劳动、受苦、肉体上被剥削、精神上受戕害,他们有着真实的爱和恨。鲁迅还呈诉了阿Q们在要求着什么:渴望光明、要求革命。鲁迅并不只是托出一个贫贱愚昧的阿Q来让人们去挖苦、去嘲笑,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写阿Q是为了让他们抛弃虚幻的精神胜利法而走向实际的革命斗争。鲁迅不仅具有同情劳苦大众、痛恨邪恶势力的正义感,更具有揭露统治者骗术、戳破其虚伪面孔的胆略和勇气,他投向敌人的匕首,可谓“刀刀见血”。他的意图是唤醒熟睡在“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的人们”,呼吁大家动手,打破窒息的死一般的沉寂,掀翻延续了几千年的吃人的筵席,去创造新的生活。鲁迅的一生曲折复杂,挫折和打击经常挤压着他,但他追求真理,关切整个民族的命运,始终执着求索的信念不变,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真正价值。
鲁迅的作品集
四、体现文化底蕴的艺术杰作
塑造阿Q这一艺术形象,充分显示了鲁迅的创作才华及其深厚的文学功底。鲁迅是一个勤奋好学、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他能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藏之于胸臆,化之于笔底,相
继塑造了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而以阿Q为杰出代表,且名声最著,这是大家公认的。这是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和自身努力分不开的。他18岁以前就在本宅私塾和本城三味书屋读书,课余喜欢野史笔记,爱好民间艺术,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基础,长大后,又接受了新的思想和理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活动。鲁迅一生勤奋好学,善于观察思考,加之他丰富的生活阅历,故能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取精去粗,造就了一代旷世文豪。成功塑造阿Q艺术形象的经验告诉我们:鲁迅的精神和毅力,才是他不断创作成功的源泉!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他有农民的优点:“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身上又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严于“男女之大防”及排斥异端等等。
  another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
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但尽管如此,阿Q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就想“投降革命党”,希望从此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
  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另一方面,通过阿Q这一典型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
3三,阿Q形象
  阿Q是怎样一个典型形象呢?鲁迅先生自己曾说,阿Q具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
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出他的影子来的”。(《寄〈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鲁迅先生曾经竭力摸索,总想画出那被压在大石下,默默地生长,萎黄,枯死的草——“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见《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7卷《集外集》)然而,这一“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究竟是什么?阿Q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典型?对于这个问题,却始终说法不一。有人说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人类的普通弱点的一种”;也有人说阿Q是觉醒的农民、农村流氓无产者;或说不是农民,是城市流氓雇工;也有人说阿Q是破落地主阶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