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艺术初探
摘要        山水画笔墨的高妙之处在于其强调了写的精神,讲究以书入画,用墨来表现丰富的大千世界。它在抒情言志的同时,蕴含了人生的意义。笔墨写景状物,它传神地表达出了自然的美与神韵,也从中体现出了人的精神意志,传达了情感的本质,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同时也展示了艺术家对人生理性的思考和对自然审美的追求,因此具有深刻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笔墨  艺术  精神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是东方历史文化的积淀以及民族审美意识的表现,它是中国山水画的主要表现语言,山水画笔墨本身就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笔墨美与山水画的结合才能构成一幅完美的作品。
一  中国山水画中的传统笔墨
笔与墨在中国山水画中相辅相成,笔是搭建的骨架轮廓,墨是丰富内容的血肉,正是这种笔墨
美的特点,才使中国山水画家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审美的艺术作品。山水画的线条源于自然,讲究书法意味,犹如骨骼,是笔墨中最基本、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原素,山水画中的传神表现,是画家感情和思想的充分发挥,并且它在描绘不同事物时,展示了不同的审美追求和意蕴。黑是所有彩的基础,墨的运用是构成中国画的另外一个特点。墨的深浅变化,即绘画者常说的“焦、浓、重、淡、清”以及“干、湿、浓、淡、黑、白”,能表现出自然界里所有人、动植物、山水等各种组合关系。墨可以显现笔的力度,而笔可以体现墨所表达的含义。笔墨不同的结构特点,如墨中水的多少、用笔时墨的多少,下笔时线的力度大小都会影响到画面效果,而由此产生的不同组合,就会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笔墨是中国山水画家在长期艺术创作中精神化了的语言形式,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而创造出来的,是对情感传达最具实质、永恒而稳定的特征。
笔与墨产生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阶段。当时,笔与墨用于绘画是为了巫术活动。笔线粗重豪放,虽然显得比较粗糙,但却充满着强烈的运动节奏。而真正把用笔提升到精练以及表现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是绘画史上第一个擅用笔的山水画家,从他的《洛神赋》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用笔细劲古朴,用墨凝重古朴,画中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没有重复的墨痕,勾勒出的线型较为完美。
线描和墨法的真正发展是在中唐,这个时期,山水画家把笔墨的表现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用墨更注重结合造型的特点,下笔更突出线条轮廓的变化。以中唐时的吴道子为代表,他的山水画笔墨雄放刚劲、一挥而就,他使用兰叶描的技法随意勾勒,用笔轻重多变,他用笔自如,随心所欲,笔墨在他的运用之下,充满了节奏感和神奇的韵味。到了宋代,山水画的笔墨更加丰富,如在层叠相加中形成积墨、破墨效果,荆浩对于笔墨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在他所著的《笔法记》中提出关于绘画的“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对笔墨做了更加详尽的分析,并对笔与墨做了解释,即“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明确提出笔与墨是山水画的基本要素,从此出现了由到墨、追求写意的笔墨意趣,且形成了淡雅、超俗的水墨山水画,确立了用墨的地位。
笔墨与物像的艺术观发展到元代,对笔墨的强调日益突出,并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即愈加重视笔墨在山水画中的艺术表现,提倡简率以及独立的形式美与结构美,它强调笔墨用于表达精神思想的纯正,突出美的传达,使得元画在审美性上具有了自己独到的特。到了明末,笔墨逐渐超越于自然形象描绘之上了。笔墨与山水各具特,并与精神境界相联系,笔墨独立的发展方向不可抵挡。正如画家董其昌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山水画无论表现得怎么精妙
和准确,但都是事物的本来存在状态。而笔墨写意才能表现出人的意识和精神,即气韵之妙。到了清朝,对笔墨更加推崇,画家运用笔墨表现意象、充分抒发情感、张扬个性,极大的丰富了笔墨表现的美学内涵。
如今,传统笔墨已经开始变革,笔墨借助外来文化艺术,变得更加完善与个性化,其审美趣味也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具备传统精神的同时,又表现出了现代的意识,以新鲜并具有丰富内含的笔墨形式给观者以美的视觉感受,以全新的笔墨层次和笔墨效果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使山水画中的笔墨艺术得以传承并更加永久。
二  中国山水画笔墨的美学特点
笔墨使用的手法,如轻、重、缓、急、干、湿、浓、淡等,必须刚柔相济,恰到好处才能更好地表达出画家的创意。在笔墨技法规范之后,看似单纯的笔墨形迹,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内涵,笔法、墨法、披法等造型技法的运用,是表现笔墨精神的重要手段。
1  笔法的意蕴
笔法的变化处理源于书法,并且用笔都从生活中来,笔法丰富多变,充满刚阳、阴柔、虚实,
从而表达出强烈与深刻的情感。以书法中的中锋来讲,其用笔形貌古朴,浑厚刚劲、藏锋不露,笔力雄健,在用线上讲究浑圆饱满、稳重沉着,这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审美标准,对于中锋的推崇从清代开始至今盛而不衰。如现代杰出国画大师黄宾虹就是基于中锋为上的用笔之法,他用笔讲究庄重大气,笔苍墨润,他把儒家思想表达得极为深刻,将儒家思想的审美风范在绘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在笔法上总结出了“平、圆、留、重、变”五种形式。又如,有“元四家”之称的黄公望,他的《富春山居图卷》则是中锋、侧锋并用,用笔十分精湛多变,似疏而实,松秀灵动,简洁中现浑厚,将笔墨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山水画中的笔墨所表现的意蕴是超越于山水独立存在、并与山水和谐统一,面对自然的超越、高度灵活的再创造,一幅好的中国山水画都是在遵循丰富的笔法,强烈感情的表达这样的途径和思路。
2  皴法的形态
山水画表现手法的核心是皴法,它是笔法的延续,是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山石的纹理结构、草木的疏密浓淡总结出的表现手法,其基本方法是以点线为基础来表现山岳阴阳向背结构的明暗、地形地貌构造的不同的,不同形象的山丘、峻石,总结出了多种多样的
美学论文类型和名称,如荷叶效、乱材效、披麻效、斧辟效、马牙效、牛毛皱、折带效、鬼面效、云头效、旋涡效等。仍以黄公望所绘的《富春山居图》为例,应用了皴法中披麻皴以及解索皴。并以平而枯的笔法勾皴出山的浓淡有秩,远山及洲诸以淡墨抹成,树干有的几笔画出,有的则似是无骨,树叶用浓墨、湿墨,间或加淡墨,显得山淡树浓,而水纹则以浓枯墨复勾,整幅画卷把人带入了平淡天真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