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6000字:《审美形态学》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美学论文6000字。
 郭昭第《审美形态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将人类审美活动划分为前审美、审美和后审美三个阶段,并将现实美、感觉美和艺术美作为审美形态分别置于相应审美阶段进行研究,对传统美学数千年来看似无法统一的或强调现实美、或重视感觉美、或关注艺术美的片面本质论、学科论、形态论,乃至审美形态学理论构想进行了成功修正、整合和超越,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建构了审美形态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一、对传统美学本质论的修正、整合与超越
 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和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论仅强调审美活动某一阶段的审美形态,却忽略了其他审美形态,明显存在片面性。或如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蔡仪等仅关注前审美阶段的现实美,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或如伊壁鸿鲁学派、休漠、柏克、康德、杜威、桑塔亚那,乃至吕荧等仅关注审美阶段的感觉
美,基本上主张美是心灵活动,是愉快;或如狄德罗、黑格尔、朱光潜等仅关注后审美阶段的艺术美,强
调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尤其主观的客观化。所谓美的本质的界定,必须涵盖前审美阶段的现实美、审美阶段的感觉美和后审美阶段的艺术美等所有审美形态,否则就是不全面的。但是任何一种针对某阶段审美形态,却忽略其历史发展的界定,同样是不科学的。而且,任何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抽象和界定其实都不可能是毫无遗漏的,甚至往往以漏失更具有真理意义的本质规律为代价。因为人们总是对已经引起注意的因素进行了概括,却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同样有理由成为本质规律但是没有被人们注意到的那些因素。所谓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的抽象常常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对具体、鲜活和复杂的形态特征的描述为代价的,而对形态特征的牺牲同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作为真理存在的可能。对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美的本质的抽象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是空洞而没有意义的。因为事实上不存在可以涵盖所有审美形态的概念,任何概念所能涵盖的只能是具体的暂时的审美形态,而不是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审美形态乃至审美本质。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5000字美学论文。
 在美学史上,一直把美的本质问题作为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也往往从考察美的本质问题入手。这出自人们的一种思维习惯,就像研究任何一件事物一样,人们很少反思它是否合理。其实,这种问题的提出方式和研究方法一开始就错
了,致使美学基本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现在,应当对美的本质命题的合理性进行反思,并出科学的研究方法。简要地说,就是由研究美的本质改为研究审美的本质,而把美的本质问题从属于审美的本质问题。
 提出美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提出了美是什么的命题,这是一个语言的陷阱,因为这个命题已经暗含了美是一个实体或实体的属性,从而误导人们循着实体论的思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进行美学研究。这种实体论是古代哲学形成的。古代哲学是实体本体论,人们直观地认为世界是外在于主体的实体,主体与实体无关;实体是存在的本原,万事万物都是实体的属性。于是人们也认为美理所当然的是实体或实体的属性,因此美学一开始遇到的问题就是美是什么或者美的本质问题,于是就有了美是数量关系的和谐、美是理念的显现、美是上帝的属性、美是物质的属性之类的命题。实体本体论以及依附于它的认识论被现代存在论、解释学所取代.现代分析哲学认为美是什么的问题是一个假问题,因为美不是客观的实在,而是一种主观的评价。现代解释学认为世界不是实体,而是主观阐释的意义世界。这意味着,美也不能作为实体或它的属性来研究。海德格尔在讨论存在的问题时曾经区分了存在与存在者,认为存在不是一个实体,不是存在者,而是世界显现本身。如果本体论离开了对存在本身的追问而仅仅考察存在者,就走错了路。美学也是这样,如果不去探讨美何以可能,而去研究作为实体或实体的属性的美本身。或者不把美当作一种意义,而当作实体或其属性,就走错了路。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需要对日常思维和日常语言进行反思、批判,而不能顺从它们,因为日常思维和日常语言受到实体观念的支配。在
日常经验中和科学研究中,探讨一个事物是什么,就是把这个事物当作一个实体,一个客观的对象,研究主体必须与之分离。比如你研究花朵,就必须把花朵当作客体,主体与之分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进行研究,才能得出花朵的植物学属性。但是美作为研究对象却不是一个实体,它不是客观的事物或者它的属性。美
也不能与审美主体相分离,一旦把美与审美主体分离,美就不复存在。美也不能离开主体的美感态度,不能冷静地对待它。比如你对花朵进行审美,这时你与作为审美对象的花融合为一,无法分离。
 郭昭第《审美形态学》对传统美学本质论所进行的修正和整合,不是从最普遍意义上重新获得一定貌似新颖实则仍然不免偏颇和肤浅的本质论,而是创造性地将审美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将各个不同审美阶段的审美形态都作为界定对象,使传统美学数千年来看似无法统一的片面本质论在具体审美形态的描述中获得真理性地位。这就是该著作超越传统美学的一个主要体现。正如他所说: 坚持概念性与非概念性的有机统一,放弃对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审美形态乃至审美本质的界定而寻求对具有具体性和暂时性的审美形态的描述,是我们所谓审美形态学的一个基本思路。虽然这种具体描述也非无所遗漏,但相对于最为普遍意义的抽象来说毕竟漏失得少些。
 二、对传统美学学科论的修正、整合与超越
 传统美学学科论,或如柏拉图、蔡仪和洪毅然强调对美本身尤其现实美的研究,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
性质和规律的科学,是美的哲学。或如鲍姆嘉通、桑塔亚那、高尔泰,甚至李泽厚等强调对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等感觉美的研究,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或如谢林、黑格尔、朱光潜等强调对艺术美的研究,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美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以上三种学科论由于强调某一审美
形态而忽略其他,明显存在片面性,但最受忽略的是现实美中的自然美。因休漠、鲍姆嘉通、黑格尔和桑塔亚那等对感觉美和艺术美的片面强调,最终使现实美尤其自然美逐渐被贬斥或遗忘。虽然西方现代美学尤其是英美肯定美学已经对黑格尔等否定自然美的学科论有一定程度反拨,但在我国仍有许多人将美学限定为美感学或艺术学。近年来兴起的生态美学虽有所反拨,却因忽视和贬抑感觉美和艺术美而陷人另一片面性之中。
 真正全面、完整的美学体系应该对包括现实美、感觉美和艺术美在内的人类审美活动各个阶段的一切审美形态进行整体观照、动态把握和历时性研究。有些著作或教材虽然注意到整体观照,但多停留在基于逻辑关系的共时性研究和静态阐述层面。郭昭第《审美形态学》将人类审美活动划分为前审美、审美和后审美三个阶段,并将三种审美形态分别放置于人类审美活动的相应阶段中进行历时性研究和动态描述,不仅成功修正和整合了传统美学学科论的片面性,而且超越了传统美学的共时性研究和静态阐述的理论模式,在重视历时性研究与动态描述的基础上,达到了宏观的历时性研究和动态描述与微观的共时性研究和静态描述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审美形态学体系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动态性美学论文
与静态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
 三、对传统美学形态论尤其审美形态学的修正、整合与超越
 传统美学形态论比较集中地体现于审美形态学理论构想之中,只是这一构想明显存在片面性。在国外,虽然雷蒙德《艺术形式的起源》(1892年)、帕克《艺术分析》(1926年)和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1956年)早已提出了审美形态学的学科概念,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