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美学相关论文
森林文化,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作
为建立新塑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重要载体,它几乎涵盖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
方面面。而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当然与森林踱步了
干系。它以堆山、叠石、理水作为主要手段,尽量做到有情有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
廊引人随,步移景异,使游人的视觉跌宕多变,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近年来,随着科技
和工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园林其浓厚的文
化积淀和独特的东方神韵,散发出回味悠长的醇香与历经弥久的魅力。它旨在为人们创造
一个回归自然的氛围与自我放松的意境。无论是灵秀的江南园林,还是厚重的北方园林,
都彰显着独特魅力,它们庄重而不失活泼,凝重而不失灵巧。
明代园艺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对开设园林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
辟之语,道出了中国古代园林崇尚自然,又不拘泥于自然的思想精髓。它既是造园者历来
遵循的原则,又是观赏者长期形成的审美共识。从某种意义讲,太自然中的山林泉石以及
描写山林之美的诗词书画,影响并决定了中国园林的风格与流派。
正是由于人们对大自然、大森林的留恋与向往,才能从一盐清水、几块碎石、二三树
桩的方寸之间产生置身于名山大川、古术丛林的快感;才能从山水、林木、花草、亭阁,
错落有致的组合之中,感受到回归自然、拥抱森林的乐趣。从古到今,无论哪种园林的经
典之作,都十分讲究突出一个“景”字,其手段不外乎借景、聚景、障景、引景和对景等
几种。其中首推借景艺术,即在有限的造园空间,因地制宜,借景人园。借景的手法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之分。
远借多以园外的自然山水为主,陶渊明足不出园而“悠然见南山”,白居易草堂身在
山中而得匡庐雄奇清秀,北京颐和园依仗着西山秀之美,无锡寄畅园则以惠山为背景衬托,如此等等,皆为远借而得之效果而最有趣的要数应时而借,它随季节变换、昼夜交替,见邻花而知春,闻桂香而醉秋,夏听蛙鸣,冬赏山雪;晴有鸟语,雨闻荷声,展见竹曦,
暮响梵钟。虽一园或缺,却尽可借而得之。不论哪种造园手段或手法,其目的始终如一,
这就是追求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协调和谐,达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境界。
植物,这个源于森林的园林中最基本的造景元素,作为有生命的活物质,在景观表现
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园林植物则更是经过长期的人工
选择,以它们优美的形态,绚丽的彩,自然的声响,沁人的芳香在园林中独立构成了丰
富多彩的景观。无论是孤植、丛植,还是植,亦或是用于花坛,都别有一番韵味。
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
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
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
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苏轼在《冬景》一诗所描述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则一语道出了园林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所形成
的“春花、夏叶、秋实、冬枝”的四季景象。这种随自然规律而“动”的景变换使园林
植物造景具有自然美的特。从而使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回归森林的惬意与快感。
“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山石水体作为自然式园林的骨架,还须有植物、建筑和道路的装点陪衬,才会有“山郁苍、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
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园林植物覆盖山体不仅可以减少水土
流失、改善环境质量,还如同华丽的服装使山
体呈现出层林叠翠,“山花红紫树高低”的山地植物景观。同时,丰富的空间层次将
山上的建筑和道路掩映在绿荫之中,如同画家绘石点绿,顿增美感。
就中国古典园林而论,它虽然源于自然对象的摹写,但也无疑渗透了古人对人生世俗
图景的种种构想,或虚安,或清幽,或俗艳,这在客观上起到了深化造旧手法的作用,并
大大丰富了景观的内涵及外在表现力,并导致了中同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从而使森林的
美学特征在此运用得恰如其道。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森林,作为园林的始祖,我们更应顺
应潮流,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森林,重新认识和协调园林与森林的关系。虽然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森林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大陆可以说才刚刚起步。
怎样更好的将园林建设与森林文化结合起来,在当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渗透到园林美学中的禅宗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的庄玄哲学有很深的渊源。文人
士大夫对禅宗观念思维方式与灵机妙趣欣赏备至。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禅宗,与自然山
水景物的意趣有着深刻的关联。
关键词:园林美学;禅宗;佛教
无从追究中国园林的起源,也不在这里谈及园林美学的道理,只是就园林美学的发展
道路上,从佛教源头引申出禅宗一支,在园林美学上所起到的作用做一点小小的释义。
1 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美学论文
作为异质文化的一支佛教,在中国的渗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佛教传入中国
是有官方记录的,官方从一开始是以积极态度引导佛教传人中国。由于当时汉民族文化所
具有的兼容并包的特点而形成对外来文化强有力的同化,促成了中国文化新元素禅宗的诞生。自唐代以来禅宗最盛,一直到后来,禅宗成了中国南传佛教的代称。
佛教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与皇家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据说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有背景的,从早期在民间的传播,到皇家的大力支持,期间发展没有什么障碍期间皇家的灭佛事件,在此不作探究。在中国的上层社会中发展非常迅速。代表中国文化的文人士大夫阶层
是首先的受益者,当然也是最好的传播者。
2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从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禅宗正是在印度佛学的基础上融会了庄、玄精神的
实质嬗变而成的。以庄、玄为主导的中国文化元素是禅宗脱颖而出的基础。禅宗独树一帜
的代表人物是传说中一字不识的普通行者慧能,他所代表的思想在其门人记录的《坛经》
中有详细的表述。从著名的拈花微笑故事中即可把握到禅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气息。禅家
在此充分表达了他的传佛心印、不重经教、以心传心、顿超直了的性质。
佛祖拈花而不发一言的行为,迦叶尊者心照不宣,心领意会,以微笑呼应而不形诸文
字作答。这本身一改佛教传统的讲经说法的模式,这里所突出的是一种直觉顿悟、自明心性、刹那成就永恒、此中即是净界的境界。这与中国式的智慧儒,庄,玄哲学及人生态度
灵犀相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魏晋玄学,一反两汉儒学解经说教、考证字句的繁琐作风
而独标自然无为、言不尽意。禅学之于佛教,也有相似的意义。他使人从经文教义中解脱
出来,超越语言之上,以制约顿悟为根本。
所以有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作为禅发的核心。庄玄的以虚无为道、倡直觉体验的思想
是禅宗思想形成的基础。所以说“禅宗是披着袈裟的玄学”是有一定道理的。拈花微笑的
道理与得意忘言、直契道本的庄玄精神殊途同归。
禅宗的兴盛虽然引起了全社会的兴趣,然而真正能与禅师们往来参对、体会禅悦的,
主要还是文人士大夫。因为对于身处封建秩序中心的士大夫来说,这种随缘自在、任运而
修的禅理特别符合他们的精神需求和趣味。即使他们排斥佛教的出世思想,也不妨碍他们
在生活情趣上吸收禅趣的影响。这使他们身在宫阙也不妨同时心存江湖。
一方面是功名利禄的追求及随之而来的束缚与烦恼,另一方面,又不妨碍他们随缘任
运地逍遥其心性,出入廊庙之余尚可寄情山水、洒然无拘、自在清净,真可谓潇洒自如。
尘俗事务的羁绊完全可以消解于自己心灵的自由畅想中。以禅家的精神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则无论通达、穷困,都能保持性灵的平衡。这样,禅宗把中国文化中的人世兼济、逍遥超
脱的精神协调成一体了。无论人世“兼济”还是超然“独善”,都不妨碍有自在无碍的心境。何乐而不为?
3 禅宗文化与中国园林的交互渗透
从园林艺术发展历史中,审美特征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禅的精神影响是如何通过文
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变化渗透到园林艺术创造中的。
渗透到园林艺术中的禅宗不像文艺那样来得自然,反过来讲,禅宗正是通过对文人士
大夫的影响渗透到中国园林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去的。禅宗对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与儒道并立。
同时,对中国民族文化反思时是回避不了禅宗的。对于园林美学而言,是中国文化具
象化了的,相对于诗、画等纯艺术,园林艺术中的实用成分使它独具文化特。一方面它
的物质形态增加了我们探询期间的文化心理因素的难度,另一方面园林艺术的实用成分,
也就是园林与人的日常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却也使它与人的文化心理的联系,更为生动
可感,更为自然切近,成为实用文化心理自然流露的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园林艺术又比那些纯艺术门类更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特定的文化心理、精神信息。保留至今的古典园林,成为让观赏的现代人身临其境地体味前人心灵的畅游地。抽象的东西在这里完全生活化、具象化了。对于禅宗这样的人生艺术来说,园林是极好的
体现场所。因此体现在园林中的文化也更值得我们回味。
4 园林美学的禅宗智慧
禅宗,包含着对自然山水景物的意趣。山水花木等大自然景象经常让禅师们拿来用以
暗示禅境,禅悟也的确常常在自然景象中触发。这还只是表层,更深层的是以禅的眼光看
待自然,则自然之境与禅境无异,所谓“青青翠竹,总在法身,郁郁黄花,自在般若”。
自然山水,园林环境,确实能使人感受到不受外界束缚的天然性情,难怪禅悟与山水、园
林有很密切的关系了。禅道与自然之间,禅境与山水、园境之间灵犀相通,如此,园林设
计中在审美观念或情趣上渗入禅的意境,也就顺理成章。
皇家集权统治下的文人士大夫阶层苦恼于朝阙的烦扰与羁绊,既不能离开朝堂,忘了
祖宗宗法制度中光宗耀祖一说;又耽于个人心性灵魂的解脱,还要个人不脱离寂寞与清苦。如何既不受仕途牵累,又不需遁隐山林,实现进退自如、出处一致的理想人身境界呢?禅
宗哲学,为士大夫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极好的捷径。
禅的核心精神就是不要人受具体世相的束缚,不要人向“外”寻觅,而要向“内”体
悟自己的生命本性;只要心中无执,在内心超越一切分别、取舍,达到一如之境,则行住
坐卧皆人道。在一所简单的宅园中,拳石、斗水,盆花,即可沉迷期间,怡然自乐。即逍
遥尘俗之外,又免去山隐之苦,入世出尘两不相碍。诗情画意、借景成趣的写意风格之定型,与禅宗意趣的濡染有不容忽视的关系。
禅学影响下的文人士大夫的立足心性解脱、追求旷达适宜的生活态度,以及自然清净、含蓄淡远的审美情趣,促成了文人士大夫私家宅园的兴盛,带来了园林艺术特点的极大变化。在园林中,以私家园林的成就谓最高,原因也正在于此。当然,中国园林长期不被重
视也与此有关,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总是有人崇拜,有人不屑一顾。禅宗说白了,也是一
种宗教信仰。既然是信仰当然不能强迫人人都懂,人人都会了。但是,禅宗毕竟是中国文
化的一部分,并且影响了中国若干代人,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现在谈及的是园林
带给人的美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欣赏中国园林时会有人说,中国的园林看不懂,这种禅学理念在园林中的无时不在,无地不在,也是原因之一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