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风格美学论文范例欣赏(共2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从当代中国知名建筑设计看传统美学思想的演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迅速崛起,促成了本土建筑设计的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和建筑作品。中国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攀附于中国的崛起之身,于世界建筑师中脱颖而出,设计了一批知名的建筑。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既受到中国强大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受到全球化后现代浪潮的巨大冲击,展现出全新的设计风格和美学特征,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特的建筑语言和美学思想体系。
  一、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的当代解读
  中国辽阔的土地和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建筑独特的审美传统和地域风格。中国
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建筑设计的组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东方特和民族风格,享誉全球。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依附于东方文化与哲学,思想庞杂,内涵丰富。它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并且超越了的层次,更侧重于的深度。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与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弘扬君权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受中国几千年君权至上和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建筑上表现为以弘扬君权的宫殿及与宫殿密切相关的都城规划为主,且成就最高。如北京故宫建筑,强调巨大的体量、对称的布局、富有节奏的空间序列、富丽堂皇的彩等设计要素,对中国建筑审美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特有的礼制建筑(坛庙、神祠、宗庙、宗祠)和帝王陵墓的建设规划,则体现了社会等级秩序、上下尊卑的宗法礼教文化。这种重视权力、主次分明的建筑特征,在审美心理上形成一种庄重、崇高的感受,集中体现中国建筑审美的主流思想。
  2.多元、丰富、内敛的民族建筑文化
  中国属内陆国家,漫长的历史与封闭的社会形态,塑造了中国人的内敛性格。反映在中国的建筑上,多以围合的方式形成内向型的空间结构。另外,中国多民族共生共存,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很大,从文化地理、民族民系、形态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中国建筑文化有七大地域审美特征:庄严正统的中原文化、灵秀多姿的江南文化、粗犷硬朗的东北文化、旖旎多元的山地文化、诗性壮美的草原文化、融汇东西的绿洲文化及神秘敦厚的雪域文化。地域文化深刻影响中国民居的建筑形态。北方的四合院及南方的天井式建筑,反映了汉民族地区的主流审美思想与文化传统。西北的窑洞、西南的吊脚楼、客家土楼、草原蒙古包等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各类建筑,既蕴涵我国各族人民的民俗文化传统,又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艺术审美的多样性特征,是当代建筑设计师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3.天人合一、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
  中国传统建筑还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以和为美、占尽风水。天人合一是一种古代哲学思想观念,也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审美理想。讲究建筑与大环境和谐一致,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苏州园林,因地制宜,把建筑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来处理,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使自
然美与艺术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融合,体现着中国人主客体共融共生、朴素自然的审美理想。在当下,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建筑的灵魂和最高境界。
  4.东方的时空观念与哲学态度
  东方文明融合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传统哲学、美学思想。道家顺应自然的哲学观,儒家的中庸、和谐及游于艺的思想态度,还有佛教提倡的禅意超脱等思想观念。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东方特有的时空观念——“意境意境之美涵盖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多重哲学内涵。特别是在佛教的影响下,强调建筑物作为心灵的表征,应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美学论文”,无限接近自然与超脱的状态。因此,建筑内部常用做透半隔断等方式,形成曲折多变的流动性空间。这种富有诗意的建造方式与哲学态度,深刻影响中国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审美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