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美丽
农村美丽庭院的简介范文六篇
【篇一】农村美丽庭院的简介  现居住在洮南市黑水镇旭日村门良山屯,全家共2口人,自洮南市黑水镇深化美丽庭院幸福人家创建活动以来,一直积极配-合镇村委干部的工作。目前每个家庭成员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日常处理生活垃圾采取垃圾桶装化,并按时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点,落实了户投村收这一良好的卫生制度。
  从大门口进入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结满果实的李子树,再就是种植的许多应季青菜。老两口庭院内从不随意堆放杂物,物品摆放整齐,家里老人特别爱干净,每天都会把庭院打扫干净。
  从大门走进屋内,屋内家具虽然看着有些陈旧,但是擦拭的一尘不染,家具摆放错落有序、窗明几净,厨房物品摆放整齐、气味清香。一家人都有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喝完的饮料瓶子和可以再回收利用的东西都会整理存放起来,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无论在屋里还是屋外看见垃圾,各个家庭成员都是及时地放进垃圾桶,以保持整个家的整洁。
  老两口的生活态度积极健康,家庭和睦、互敬、民主,一直秉持着和为贵、慈为本的生活理
念,尊老,深得邻居的好评。他们全家始终以健康积极的实际行动投入生活,他们在平日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影响着周围邻里的家庭,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发挥了一名老党员的余热。
  自从倡导农村庭院门前三包以来,这家人随时保持着庭院内外的卫生。一家人积极配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的环境整治工程活动,为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起到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篇二】农村美丽庭院的简介
  走进区白碌乡复兴村牛作福家,漂亮的砖瓦房,整洁的庭院,明净的窗户处处彰显着家中主人的勤劳。牛作福在复兴村是个出了名的勤快人和致富能手。今年,在全乡开展的美丽乡村主题实践活动中,白碌乡政府评选了先进个人。在牛作福家漂亮的农家小院里,各类物品设施整齐有序,通过他的精心设计和细心劳作,他家的院内感觉不到一丝的凌乱,反而显得干净整洁、生机勃勃,田园气息十足。围在铁丝网里的几只小鸡悠闲地啄着食物,舍饲喂养的几百只绵羊膘肥体壮,牛棚里几十头牛欢快地吃着饲料              据了解,每年牛作福的养牛、养养收入就可以为他家带来数十万元的收入。今年春季以来,白碌乡开展了风貌改
造和居家环境整治活动,乡村两级要求各家各户必须保持庄前屋后的整洁卫生。牛作福作为村班子成员积极响应,带头实践,虽然他家平时农牧业生产非常忙,但他却没有因此而影响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打扫卫生的那几天他比往常起的更早了,每天都是天蒙蒙亮就起床,忙完日常家务后,便打扫起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经过几天的努力,他家房前屋后的杂草和垃圾堆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他还利用废旧砖瓦在庄前作了风貌改造,在空地上撒上了花籽,美化了环境。经过乡政府的验收,牛作福家风貌改造和房前屋后的卫生做的最好,并号召全村各住户向他家学习。
  一、互敬互爱,美丽源泉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牛作福和妻子婚后多年来,他们夫妻孝顺父母疼爱孩子,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虽然会遇到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像催化剂使我们的平凡的小家庭变得美丽。
  二、平凡的家庭,点滴行为点缀生活
  他们一家人都酷爱养花种草,每逢闲暇之余,便在自家庭院、门前、屋后、路旁等闲置空地都栽满了花草,屋内家具摆放错落有致,地面窗台干干净净。整个庭院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小花园。优美整洁的环境包含着他们一家的心血。他们始终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废弃堆积物及卫生死角,保持居室、庭院整洁;房屋周围及阴沟无暴露垃圾、无污物;实行垃圾袋(桶)装化,分类投放。
  三、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一个幸福、快乐、美丽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美丽,只有每个家庭都温馨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丽。牛作福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身边广大的村民朋友们,积极带动他们加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为打造一个美丽、文明、和谐的复兴村添砖加瓦。
【篇三】农村美丽庭院的简介  美丽庭院景如画,乡村生活乐开花。美丽庭院是美丽乡村的细胞和灵魂。
  冬日的上午,来到龙湖镇泰山村,这里山清水秀,屋舍俨然,庭院净美,让人赏心悦目。每家的院落都种植了花卉、蔬菜、果树,但因选择的品种不同、栽种的层次不同,而各具特,自成风景。
  不仅是泰山村,美丽庭院星罗棋布黄帝故里新郑。新郑市充分发挥妇联职能优势,全力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目前,全市2020年创建的6500户美丽庭院已经实现成方连片,用她特有的田园和烟火气,装扮着美丽乡村,也承载起了新郑人的美丽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