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生美,爱在无量山
             
             
    50前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50年后,他留下的雷锋精神被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个又一个雷锋式先进人物涌现出来,他们像雷锋那样做人,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意蕴。这些雷锋式先进人物的所作所为,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他们身上所传承的雷锋精神一直在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向前。
    雷锋离开的半个世纪中,学雷锋活动在神州大地上持久不衰。今年3月5日,是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在当前社会发展新时期,很多人感慨雷锋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要怎样追寻雷锋精神,这是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事情。
 
  一
 
    在大理南涧县,一位已经退休十余年的老教师,在距南涧县城六十余公里的偏僻山村里默默无闻地生活着,足迹已很少踏出村外。
    就是这样一位平平凡凡的老人,却在全县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高居榜首。他就是被人称作“南涧活雷锋”的退休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杨元臣。
    个子瘦小,貌不出众,衣着朴素,一张历经风雨沧桑的脸,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杨元臣怎么看都是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
    1944年,杨元臣出生在苍山脚下的大理市下关镇大庄村。
    在杨元臣的记忆中,童年的生活极为艰难,物质匮乏。大庄村虽然盛产大米,但杨元臣家一年里更多的日子却不能吃上大米。母亲时常将大米换成更为便宜的包谷面和其它杂粮,好
让一家人勉强糊口而不受饿。
平凡的美丽
    大庄村离洱海边只有两公里的路,村里同龄的小伙伴夏天都爱到洱海里游泳,因为父母不允许去,杨元臣就不去,所以在水边长大的他令人惊讶地竟然不会游泳。那时候嘴馋肚饥的孩子们难免会去偷摘别人的果子,这种场景里几乎不会有杨元臣,因为母亲告诫他,“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一分一毫”。
    从小杨元臣不会跟父母提过分的要求,他不会跟别的孩子攀比,除了学习。到下关读书,有时候周末杨元臣没有回家,就去下关制药厂或者火柴厂打工挣一点钱,想着办法来减轻父母和家庭里的负担。至今,杨元臣对读书时代冬天早晨去卖稻草的那段经历记忆特别深刻。那时候杨元臣和母亲在三、四点钟就起床,背上稻草从家出发,走15公里的路去下关造纸厂,凛冽的风刮到脸上刺骨生疼,背上硕大的稻草在与风的抗争里举步维艰,拿到卖稻草的钱,杨元臣的生活费、书费才有了着落。
    1962年,18岁的杨元臣从大理师范中师班毕业,被分配到现在的南涧县,他教书育人生涯的第一站是离南涧县城60多公里、离家100多公里的无量山镇阿杂小学。
    坐落在无量山中的阿杂村是个彝族村落,村民几乎全部是彝族,村里不少老人根本不会讲汉话,也听不懂汉话,杨元臣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交流关。刚到阿杂村人生地不熟,他首先学会了听、说彝族话。他把一些常用语的彝族发音用汉字标注出来,记在小本子上,早晚认真练习,用自己带着浓重白族口音的汉话加上手势,跟村民沟通交流,不久,他就与村民打成了一片。
    从坝区来到贫寒的山村,杨元臣虽然已做了充分思想准备,但现实生活还是给他出了道很难的考题。山里的气候跟大理不一样,早晚温差大,感冒是常有的事。这里的山路高高低低,晚上腿肚子酸疼。住在破旧的漏雨透风的房子里,冬天冷得直发抖。无法回避的还有吃饭问题。杨元臣置了一套简单的炊具,自己做饭,阿杂村离小河底街不远,他到街上打点供应粮油,买一点盐,村民还会送给他点青菜白菜,很多时候他吃的是不见油花的青菜汤,甚至就是一碗开水泡饭。
    村里三十多户人家近两百人口基本不识字,阿杂小学没有校舍,教室就办在一个村民家里,有时两口子吵架,杨元臣还得让学生自习,然后忙着去劝架。杨元臣有一种源于骨子深处的坚强,他没有气馁。在村社干部、村民众的支持下,阿杂小学从那户村民家搬到了一
间破旧的公房里,不过在杨元臣看来总算有了教室。有了教室,杨元臣东家西家借,从村民家中借来了九张长短各异,高低不齐的桌子,和十几条板凳。从此,阿杂小学的朗朗书声成了山村最最好听的声音,承载起了村民无限的希望和骄傲。
    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和杨元臣一起分配到山区教书的人纷纷托熟人关系调离阿杂村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工作去了。杨元臣却不为所动,依然一心一意地在无量山间默默地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
    弟弟来到杨元臣工作的地方,把一份盖着家乡生产队、大队、公社公章的证明材料送到杨元臣手中,要他申请调回家乡去,毕竟家乡大理各方面条件要比这里好得多,杨元臣收下了证明材料,随手却把材料丢进了火塘之中。
    一位邻校的同事看杨元臣为人老实厚道,给他介绍了个聪明善良、能干勤劳的一位农村姑娘,姑娘还有个条件,要他入赘。很多人并不觉得这会成就一段姻缘,因为那位姑娘家住在比阿杂还要偏僻得多的灵宝山下的山花村。山花村当时是一个很穷的山村,自然条件很差,交通极为不便,按常理来说,一个来自坝区还端着铁饭碗的优秀青年教师,往条件如此之差的农村人家里入赘,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杨元臣考虑再三,排除了家庭的阻力,谢绝了亲朋好友的善意规劝,选择跟这位善良的彝族姑娘结了婚。
    从此,杨元臣把根深深地扎在了无量山的土地之上。
 
  二
 
    在杨元臣眼中,莽莽苍苍的无量山是淳朴厚重的,他热爱这一方浑厚的山水,尊重真诚淳朴的山里人,喜欢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
    杨元臣说,沐浴着凉爽的山风,他总会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他岗位平凡,事迹不凡;不是英雄,胜似英雄;虽是普通一兵,却永远地活在人民的心中。
    阿杂小学的教室是几间破旧的公房,桌凳都是跟村民借来的,学期结束得给村民还回去,开学再去借。没有黑板,杨元臣就来几块木板和一块青石板自制成黑板,然后用细绳绑上
破毡子做了一个擦子。从学区领回来的粉笔,杨元臣舍不得浪费哪怕一小丁点,总是节省着使用。
    杨元臣将教师的责任看得很重,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改变贫困的希望就是这些孩子,所以他把一颗真心放在教育学生身上。有的老师到街天或者家里有点事,就会让学生放假回家,提前或随意上下课。杨元臣却非常负责,该上课就上课,不会随便给学生放假休息。要是哪个孩子不到校,他会到家里去问,学生跟他吃饭那是常有的事。孩子们跟他亲热得不得了,家里做点好吃的,也常常带来请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