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探讨:
    (1)父亲在怎样的情况下送我上车的? 
    (2)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聪明”? 
    (3)父亲穿的是用什么做的衣服?我穿的又是用什么做的大衣?从这穿的衣服说明了什么? 
    (4)作者这样写父亲送我上车有什么意义?(为写背影作铺垫) 
   二.阅读最后一段后,探讨: 
    (1)课文结尾写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为什么? 
    父亲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说明他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作者不禁泪如泉涌。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 
    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 这个“背影”寄托着作者对父亲的深沉的思念, 
背影教案    ■ 写思念,是为了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深化文章主题。 
三、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追忆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四.品味亮点词语
1.体味“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一句中“蹒跚”一词的妙处。
“蹒跚”一词很关键,父亲在平地上走路都是蹒跚而行的,可想而知上下月台就更加难了,更加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一句中,为什么用“攀”不用“抓”?
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
3.“两脚再向上缩”,用“缩”字有什么好处?
“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集中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地紧张啊!
4.“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倾”字妙在哪里?
“倾”字用得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
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五、小结: 
    从这一文我们可以感受到: 世间的爱千万种, 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 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  溶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  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六、布置作业: 

《背影》作业与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作业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出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内(     )A.父子情 B. 父亲的背影 C.惜别 D.买橘送别
2.“……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句中,三次突出“布”字的作用:
3.父亲走路“蹒跚”的原因是:
4.(父亲买橘回来后)“于是拍拍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说说你对该句的理解。
5.“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表现作者心理活动 (     )
A.怕别人看见笑话自己;感激父亲亲自为我买橘子。
B.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更不放心了;怕父亲劳累摔倒,体贴,心疼父亲。
C.怕被人说不孝敬父亲;怕橘子散落地上。
D.怕父亲担心自己身体不舒服;感谢父亲,内心很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