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Ⅰ卷:标杆作文+名师点评 ----5篇见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杆作文
一
强我体育,兴我中华
山东一考生
曾言,青年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是人的教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成为当下“五育并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重视体育,让强者变得更强,让弱者有机会成为强者,才能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实现“强我体育,兴我中华”的奋斗目标。
强我体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大量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体育的功效不仅在增强体魄,也能磨炼意志,培养人的坚强品质。自青年时起就养成了坚持锻炼的习惯,冬天也坚持游泳,最终凭借伟大思想、过人胆识、强健体魄,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钟南山84岁仍坚持健身,关键时刻方能挺身而出,精力充沛地奋战在第一线,书写“抗疫神话”。袁隆平曾开玩笑似的说自己“70岁的年龄拥有20岁的肌肉弹性”,年近九旬仍为培育良种奔走在田间地头……正是由于对体育的重视,这些强者成为了更强的人,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光和热,照亮整个时代。
强我体育,可以提升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助力国家发展行稳致远。
不敢忘却,百年前满目疮痍的中国如何被列强的铁骑践踏,面对西方人发出的“东亚病夫”的嘲讽,我们只能忍气吞声。而当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不忘屈辱,默默奋斗,自立自强,很快改变了形象。何其自豪:当“亚洲飞人”刘翔斩获跨栏短跑领域的冠军,当中国女排让国歌一次次在世界大赛的领奖台奏响,当乒乓球成为中国的“国球”难寻敌手,还有举重大力士、射击神手、跳水梦之队……看到五星红旗一次次在世界级颁奖台上冉冉升起,相信每个中华儿女都会挺起胸、昂起头。体育的变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国民孱弱的国家,中国人也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强者。
如今我国体育事业突飞猛进,但建设体育强国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开好体育课?怎样继续提高国民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这些不仅是政府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每一个国民,尤其是身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我们应该担负起的一份责任。
作为青年,我们要上好每一堂体育课,珍惜每一次体育锻炼的机会,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们和祖国一起,践行奥运精神,更加团结,也更加强大!
名师点评
本文审题到位,能准确把握题意。全文以“强我体育,兴我中华”为中心话题,始终围绕强身健体和发展体育事业来阐释由弱变强的道理。文章内容丰富,事例充实而贴切,从、钟南山、袁隆平,到刘翔、中国女排、乒乓球队等,所表达的“启示”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立足体育之效谈发展,谈责任,谈复兴,视野开阔、收放自如。本文可谓“谈体育”的成功之作,值得从这个角度立意的写作者学习借鉴。
(供稿及点评教师 张善存)
二
强身治国有道,参悟强弱之理
江苏一考生
钟爱游泳,也留下了和游泳相关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些诗句为世人刻画出一个“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可爱可敬的伟人形象。
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阐明了体育健身与自强之道:不在于强者恃强,而在于勤自努力,日益精进。钟南山院士小时候身体瘦弱,当他听说勤加锻炼可以使身体强壮之后,便开始踢球、跑步,因此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这为他长期在一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7岁抗击非典,84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在关键时刻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了卓越功勋。
尤为难得的是,在此文中还指出了体育锻炼带来的启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精准地揭示了“强”与“弱”互相转化的奥妙。其实,身体的强弱转化和治国之道是相通的。历史证明,即便国家强大,也不可得意忘形,滋生獠牙,撕咬弱小国家,须知撕咬有时也会硌着牙。历史上,一些国家用武力践踏他国土地,起初确实“抢”来了一些好处,但逐渐陷入战争泥潭,引起受害国人民反抗,最终只能灰头土脸地跑回老窝,沦为笑柄。虚怀若谷、厚德载物,才是强国该有的姿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