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教学设计+范文
《_______即景》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3.对不满意的地方能够有针对性地修改。
教学重点:
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教学难点:
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教学过程:
―、回顾精彩片段,初步感知习作方法。
1.出示《鸟的天堂》插图:大榕树,这幅图同学们熟悉吗?
2.出示《鸟的天堂》中描写榕树和鸟的两段文字,思考于这两段文字分别介绍了什么?
文字一: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文字二:起初周周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澎。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引导学生思考:巴金先写树,再写鸟,写法一样吗?
小结: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在写景的时候将动态的情况和静态的情况交织在一起,这样的文
章才能给我们的阅读带来愉悦。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精彩片段的回顾,引出本单元的习作方法: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为学生之后的习作做铺垫。)
二、引导学生审题,打开学生习作思路...
1.出示习作题目《_______即景》,引导学生思考:写景的文章我们以前写过,这次的习作题目和我们以前写的有什么不同?
预设: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景”字前面加了一个“即”字。
2.什么是即景?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点拨:我们在当下,眼前所看到的景就是即景。
3.请你们回忆一下,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哪一瞬间被眼前的景深深吸引了?那是一处怎样的景呢?学生交流。
4.结合学生交流的自己所看到的美景,适时引导学生把题目补充完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题,使学生准确理解习作题目。之后,通过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美景,打开学生的思路,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三、明确习作要求,深入指导习作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以前学过如何写景,首先要注意什么?
预设: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2.出示题目《窗外即景》,引导学生思考:你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窗外即景
预设:可以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
出示题昌《雨中即景》,引导学生再次思考:你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预设:可以仿照《雷雨》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3.写景,除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之外,本次习作,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教材第3自然段,试着提炼岀关键词,圈画下来。
预设:写动态变化。
4.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思考:本单元的课文中有哪些动态描写的片段,出你喜欢的一两处,同桌交流一下,是如何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的?
预设:
片段一: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使用恰当的动词,写出了天空颜的变化。
片段二: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1)通过月亮形状的变化写出了月亮慢慢升高的动态过程。
(2)在写景物变化时,运用了“先 “再”“渐渐地”这些表迖承接关系的词语,使月亮升高的过程更清晰。
(3)“溜”“爬”两个动词用得极其准确,这样写使月亮的动态变化更生动。
点拨:在写景时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实际上也表现出了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品味经典,学习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思路,掌握习作方法。)
四、赏析片段,抓住习作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