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吉祥话过年老习俗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
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
与西方以神为核心的“圣诞节”、“感恩节”等相比,中国的春节是人的节日,它更多体现出对人的关怀。
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淡化了老习俗、老讲究,好像只有老人还保留着很高的警惕性。
其实,老讲究不能一味简单地归为封建迷信。它们更多的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设想,不文雅的言谈举止,不但会破坏欢乐的节日气氛和他人的情绪,而且还容易引发冲突。因此,适当的禁忌应当保留,它是自我克制的文明表现。不是有那么一名话吗——文明即压抑。
过年老习俗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午夜吃饺子,图的是团圆;初一早晨最忙活:请福字、贴春联、拜过年、得了(压岁)钱,高高兴兴去放鞭。)
糖瓜粘
过去,北方民俗流传着:娃子娃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里里拉拉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就是人们说的小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到了这一天,过年的气氛已充盈大街小巷。过去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把又黏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现在的年轻人多已不知道“糖瓜粘”的来历,不过吃糖瓜的传统还是保留了下来,十几天前,我市超市就可以买到糖瓜,大街小巷也常见推着自行车卖糖瓜的人,这种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已成为节目的一种点缀。
扫房
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老保定的童谣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虽然现在保定人已不严格按照日子扫房了,但年前肯定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不过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年前大扫除的重点恐怕就是擦玻璃,如果你太忙的话可以请家政公司帮忙。据说年前这段时间家政公司的生意一直都很好,一般100平米左右的房子擦玻璃只需六七十元。
“福”字倒贴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马皇后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福”字被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在商场、超市中均能买到,近年来不少商家也抓住时机,掀起购物送“福”的活动。
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过去农家小院才贴,词句也无非是些陈词老调。现在春联也贴进了城市的单元楼,春联也洋溢着时代气息:“春临大地盛世家家喜,众奔富裕神州处处欢”、“安心家事事事关情,平和钟声声声悦耳”等随处可见。
守岁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人们坐在一起,玩玩麻将,打打牌,孩子们则提了个花灯笼,到外面放炮、放花。
吃饺子
北方人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以前,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在老理儿中,除了除夕吃饺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
俗语“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初一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于是大年初一串门儿成了主要的节目,平日里因为工作原因很少联系的亲戚朋友这时候可以大串特串了,谁也不会介意大家到家里做客,反而家里的客人越多,越有面子。如今拜年的时间和方式已经很灵活,只是“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祝词还保留至今。
压岁钱
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每逢春节,长者往往要给晚辈们压岁钱,晚辈给长辈拜年,磕头成了孩子们向爷爷奶奶们索要压岁钱的礼节,一个愿给,一个愿磕,多少增添了节日的喜气和热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压岁钱多是五分、一毛——还得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不过,那也“乐得屁儿颠屁颠儿的”,合作社买小炮儿买零食去!一路那钱被死攥在手里直到捂出汗来。六十年代行情见长,也就两毛五毛的,钱一到手,眼前就是小人书、小炮儿、大米花儿。七八年代拜年磕头的孩子,收个五块十块的压岁钱不成问题。九十二年代至今孩子成稀罕物儿了,身不动膀不动地就能得个成百上千块——不过再也不搁手里攥着了,都让爹妈代管了。
送穷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早晨用喜庆的鞭炮宣告初五的到来。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今年不少初一至初四休息的饭店就是初五开始营业的。
现在初五也成了人们扭秧歌的日子,一到初五,我市广场往往有秧歌比赛,其喜庆氛围,是一年中的极盛。这一天,休息的大人们都爱领着孩子到扭秧歌的地方凑凑热闹,喜庆气氛弥漫着整个城市。
放爆竹
从年三十开始,家家都放爆竹。放爆竹是胆大的孩子们最爱干的事。即使胆小的孩子,也要躱得远远的看热闹。胆儿大的孩子最爱点“麻雷子”、放“二踢脚”,手拿着放才算是本事。胆小的孩子捂着耳朶、闭着眼睛,等着胆大的孩子或家长放。
三十晚上吃团圆饭前和12点钟、初一早晨一起床、破五、正月十五是放爆竹最多的一天,这时人们多放200响、500响的长鞭,俗称拉鞭。
过年老规矩
(探亲莫送钟(终),访友别送鞋(邪);碗碟落地叫“岁岁(碎)平安”,商家歇业称打烊;不提不吉利的字;初一不扫地。)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中国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保定在过年时也有颇多讲究。
不提不吉利的字
过年期间大人、小孩儿最好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一年不吉利。因此一般不要说“破”、“死”、“鬼”、“杀”、“穷”等不吉利的字眼,以破坏过年的气氛。有意思的是,过年小孩子比较得意和放肆。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因为小孩啼哭代表着“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因此,老保定称过年也成了淘气小孩的免打牌。
碗碟落地称“岁岁(碎)平安”
过年期间,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如果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如:“岁岁(碎)平安”、“缶(瓷器)开嘴,大富贵”等吉祥话儿来弥补。
不要对商人说“关门”。
对于商人来讲,“关门”有倒闭的意思,所以过年暂时的歇业应该说“打烊”。
初一忌扫地、倒垃圾
初一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老人说这叫做“聚财”。因为在这一天,人们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视为“肥水”,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使“肥水”外流。倘若非扫地不可,也得由外向内施帚,忌讳向外扫地,俗谓财富会流失。现在新一代的保定人有些家庭初一也扫地,不过往往扫至一角,第二天再倒。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
在保定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所以常常是三十儿天都黑了,还有些哭着的小孩子被家长按在椅子上。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在年前洗个澡,做做头发,据了解,过年期间保定的美发店全部歇业,不过初八基本上都正常营业了,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太讲究,但是正月剃头的人的确比往常少了许多。
“正月不说媒,说媒妨媒人”
比起“正月不剃头”的讲究来说,“正月不说媒”似乎讲究的人更多。因此在年前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两天赶紧见面吧,不然就要过正月了。”于是年前我们往往会看到一支浩浩荡荡的
相亲大军。
债主不许上门讨债
过年以前一般人都要想方设法把欠的债还上,讨个吉利。当然讨债也在年前了。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虽然现在欠债的是大爷,要债的是孙子,但大过年的谁不想过个安生年,大家还是互相体量一些为好。
不要送钟(终)、送鞋(邪)。
钟与终谐音,鞋与邪恶谐音,过年送礼应注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