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月考作文“美与我们的生活”原题及优秀范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美学家蒋勋有一次和朋友去希腊看神殿,走了几个小时,非常辛苦。到达目的地后,朋友一脸错愕地说道:“我们走了这么久的山路难道就是来看六根柱子,况且还有三根是断的?”
材料二:作家周国平在书中写道:审美的人生态度,是和功利的人生态度相对立的,功利注重对物质的占有和官能享乐,审美注重对生命的体验和灵魂的愉悦。生活中的美作文
材料三:习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联系自身实际,就“美与我们的生活”这一内容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优秀范文
让美的细雨滋润生活的土壤
人一出生,就是将生命的种子埋到了地里,让它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为了让种子成长,美学家蒋勋不辞辛劳前往神殿,用流下的汗水浇灌;作家周国平抛弃功利的农药,施以审美的有机肥料。沒错,他们正是用美,丰富了生活的土壤,所以,唯有让美的细雨滋润生活的土壤,才能将生命培育为芬芳。
作者精准审题后,让思维内向聚焦,到了核心立意:唯有让美的细雨滋润生活的土壤,才能将生命培育为芬芳。
美是什么?首先,美是尝遍生活滋味后体验到的愉悦,来自于对生活的反复咀嚼。“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是生活中江月之景展现的宏大之美;“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是生活中丝丝离愁道出的缠绵之美;“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是生活中豪情伟业刻出的壮阔之美。无处不在的美,好似天仙织成的雨丝,弥天盖地,润物无声。其次,美是忍受苦痛
后心智觉醒的时刻,学者高建平有言:“不是痛本身,而是痛定思痛可以成为诗。”诚哉斯言,生活的土壤有时不免苦涩,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因此低头,更不意味着我们向苦难献上谄媚。当我们的心灵之海终于卷起觉悟的浪花之时,美的涟漪也悄然宕开。可见是生活的土壤蒸发出或甜或咸的水气,凝结为美的雨丝。美,来自生活。
对审美的内涵、过程等进行思辨性思考,理性判断,最终辨识了真伪,写出自己独特的认识与思考1:美,来自生活。
美在哪里?美是生活中的客观实体,可若我们无法发现,便实在可惜。正如周国平说:“功利注重对物质的占有和官能享乐,审美注重对生命的体验和灵魂的愉悦。”寻美,需要我们暂放下物质性的初级快乐,走向精神性的朴素愉悦。人总是能吃饱的话,何不用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呢?与朋友看过都市的霓虹后,何不个机会独处,感受生命的律动呢?当我们挣脱功利与尘世的桎梏时,便可“无所待”地“游无穷”,迎接美的自然回归。蓦然回首,只见美闪烁在黑夜的昏黄中;美游走在流霞的灿烂边;美跳跃在一笔一画、字里行间。踏上寻美之路时,美已然错落在脚印的深浅里,不知不觉,美的雨丝已润湿了生活的土壤。寻美之时,美,亦造就生活。
认识与思考2:美,造就生活。
美将何去?习主席告诉我们答案——美育让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是的,美与生活,共同谱写出生命的华章。山河影转,不知多少生命以美为颜料,子生活的画卷上涂抹自己的彩。红热烈,蓝从容,粉红可爱,绀青华丽。以美作画之时,我们也是在创造美。我们是美的寻觅者,更是生活中美的创造者。或许美先于生命存在,但生命之美一定最为绚烂。当代的青年去感受美,便是让羽翼更为丰满;于天空中翱翔,则是实现美的重生。美与生活,即是自然;自然孕育我们,我们点亮自然。
“审美”只是一个写作场域,只是涉及“审美”,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学会审美,这既是对传统德智体教育的必要补充,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部分。
生命的种子汲取着生活之土壤的养分,感受着美之细雨的滋润,茁壮成长。遍历世间精彩之后,全力绽放,必将留下最沁人心脾的馨香。
本文总评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是语文学科的特和优势。此题旨在贯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通过学生对“美”这个话题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培养健康情趣,涵养浩然正气,升华人生境界。
题目中的第一则材料为我们揭示出一种社会现象:大多数人缺乏审美的能力。他们不知道美与个人、与生活的关系,不理解美的内涵。第二则材料以周国平对审美的认识来引导学生思考审美的本质特征:无关乎利益,不以占有为目的,不以利益为目的。材料三则是从国家层面强调“美育”的意义以及指明落实“美育”的路径:加强青少年的美育,立足于中华文化以提高青少年发现美、审美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规范且文质兼美的议论文。一看到标题“让美的细雨滋润生活的土壤”,瞬间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观点鲜明、新颖别致、简洁生动。开篇扣合材料,入题迅捷,以精练的语言对题目材料进行了分析,且干净利落地顺势明确立场。内容上,本文主题高度集中,紧紧围绕主题逐层展开全面深刻的论证。
在分析说理的过程中通过适当举例和引用手法的运用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形式上,看似采用并列论证,其实是运用了递进论证的形式,使得文章的行文思路特别清晰。同时通过运用多种句式,如排比句、反问句等,凸显了语言的变化多姿。此外,本文的引经据典恰是到
了好处,既增添了文章的厚度,又彰显出作者语言运用的功力。这可不是一般的学生能做到的,需要作者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做一个有“心”的人,处处发现、思考美的语言,时时学习、积累美的语言。长此以往如这般,方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