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点明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梳理和总结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道题目。第一题的三个句子都是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某种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第二题编排了两组例句,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理解,再让学生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遣词造句,练习运用。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咏物诗《蝉》。诗歌借助对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远的品行和志趣的赞赏。
二、教学目标
1.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3.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蝉》。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2.积累古诗词。
四、教学难点
    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交流平台
一、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1.课件出示学习单。
2.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3.全班交流。
4.拓展:你能说说对实际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感受吗?
预设:从树叶飘落的现象我会产生“叶落归根”“奉献一生”的感受。
我从腊月里怒放的梅花,产生对腊梅不惧严寒和困难的敬佩。
……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借助表格总结出本单元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一)
二、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蝉古诗虞世南1.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2.自由读这组句子,思考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4.将以上句子中对比的部分去掉,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总结:运用对比法,更能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发现句子中使用的类似的写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同时还能理解这种写作方法。
三、随堂检测
1.读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句子中是用什么跟什么对比,要说明什么?
(1)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2)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2.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写。
(1)花生长在地下,不像苹果那样高挂枝头。
(2)妹妹很乖巧,不像弟弟           
(3)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           
3.拓展积累
读读下面运用对比的句子,体会描写事物的好处。
(1)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2)山是野的。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 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而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工的美,是“野”的美。
(3)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
运用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
第二课时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二)
一、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1.出示相关句子,学生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2.理解“温和”的不同含义,并造句。
3.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什么地方或者什么季节气候比较温和?再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谁让你感到性格比较温和?练习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
4.说一说上面三组句子的规律和特点。
5.小结: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准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多义词——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二、随堂检测
试着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这些词语:
1.简单(指经历、能力等平凡)                                                                               
(形容不仔细、草率)                                                                                           
2.精神(shen)(形容人)                                                                                       
      (形容植物)                                                                                     
3.骄傲(表示自豪)                                                                                  
      (表示自大)                                                                                    
板块三:日积月累
三、出示古诗,学生借助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1.了解作者
2.粗知诗意。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然后交流读懂了什么,并提出有疑问的地方,教师相机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藉:凭借。
3.再说诗意。
4.指导背诵。提示学生后两句是阐发诗人高洁的志向,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5.知识拓展:比较一下虞世南的《蝉》与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简单谈谈诗人各自心中的寄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读,借助注释,大体理解诗意,感悟作者借蝉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同时通过课外古诗拓展,学生在对比学习中体会作者借蝉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积累古诗词。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