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上官仪及初唐诗坛
初唐诗坛主要是以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文人为中心的文人
创作。李世民不仅是一位马上皇帝,贵族出身的他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除了行军打仗之外,他也喜欢吟诗作赋,追求风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于是一批文人便活跃在初唐的诗坛上。但是这些人由于政治上比较得意,生活上也比较悠闲,因而作品关注现实的不多,倒是吟咏风月的很多。尤其是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了一位大诗人上官仪。
《旧唐书》本传说他:“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也就是说上官仪的诗歌创作追求的是辞藻的华美和声韵的和谐,他还提出“六对”、“八对”之说。
所谓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 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 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 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 五曰叠
韵对,彷徨放旷是也; 六曰双拟对,春风秋池是也。
所谓八对:地名对: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异类对: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延一介信。联绵对:残河若带,初月若眉。双拟对:议月眉欺月,论花颊升花。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隔句对:相思复相异,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
蝉古诗虞世南
朝朝君未归。
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对于律诗格式的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代表作是《入朝洛堤步月》:“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先看题目,直接点明诗人在凌晨月亮西斜时在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即兴吟咏了这首小诗。“广川”指洛水,“长洲”指洛堤。“脉脉”化用《古诗·迢迢牵牛星》里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句,用“脉脉”形容洛水,写出了洛水的脉脉含情之态,将洛水人格化,“历”则写出了诗人的悠闲之态,一个太平年代身居高位的官员形象跃然纸上。最后两句即景抒怀,“鹊飞”、“蝉噪”以动衬静,虽然这个秋天的凌晨有了丝丝寒意,却丝毫没影响诗人的心情和兴致。对于这首诗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单纯就诗歌的创作而言确实是一首构思精致的佳作。
初唐诗坛除了上官仪之外,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诗人。
虞世南,初唐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北堂书钞》是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虞世南博学多才,又德高望重。唐太宗称赞虞世南有超世之才,说他身兼五绝:“忠谠;友悌;博文;词藻;书翰。”太宗说:“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将其看作知音,并有伯牙子期之喻。
封德彝曾说:“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许善心)之死,敬宗(许敬宗)舞蹈以求生。”人品之高低自见分晓。
他的代表作《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有两层含义:一因叫声凄惨,多表现哀婉之情;一因栖枝饮露以喻品格高洁。显然本诗写蝉“饮清露”、“出疏桐”是想通过它的饮食和栖息环境突出蝉的品格高洁,具有比兴象征之意。《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梧桐在古典诗词中象征着品格高洁,所以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则是点睛之笔。蝉声的远传,并不是藉助于秋风,而是“居高”自能致远。其中蕴含的真理就是:只要自身品格高洁,并不需要借助外力,自然声名远播。正如曹丕所说:“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此诗短短二十字,一个立身高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堪称咏物诗的杰作。
跟上官仪和虞世南这样身居高位之人相比,王绩则显得有些落魄。王绩,号东皋子,唐代诗人。他性格孤傲,嗜酒如命,能饮五斗酒,所以自作《五斗先生传》。他还擅长弹琴,曾改编琴曲《山水操》。他歌颂陶渊明、阮籍和嵇康这些和自己极其相似的人。他的诗跟讲究辞藻声律的宫体诗相比,显得质朴无华,却因真率在初唐诗坛而显得弥足珍贵。清人翁方纲评价他:“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
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石洲诗话》卷一)。
且看王绩的自我评价:“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起家以禄位,历数职而进一阶,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往往卖卜,时时著书,行若无所之,坐若无所据。……尝耕东皋,号东皋子《自撰墓志铭》”
且看他的《过酒家》中的两首: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第一首写洛阳、长安这样的大都市内,人们尽情挥霍大肆饮酒。为什么这样呢?第二首则交代了原因。“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则是反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而用之,耐人寻味。
《秋夜喜遇王处士》: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这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语言虽然质朴,却写得极有情趣。整首诗的情感彩在标题中就已经很显明地表现出来了——“喜”。此处的喜包含几个层次呢?“芸藿”、“刈黍”农事活动本来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是辛劳
的,但是诗人的心情却是愉悦的,这更包含着对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而二重喜是与故人相遇,这种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与“他乡遇故知”之喜显然是一样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还在这么美的秋夜里相遇。
夜清凉宜人,在明月的照耀下,荧光点点在夜空中飞舞,更衬得夜晚更加宁静,这么惬意的夜晚和老朋友闲话一会儿,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这样意境优美极有生活气息的小诗对盛唐王孟的田园诗无疑具有借鉴意义的。
而更能代表王绩诗歌创作成就的诗当推他的《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点名了地点,薄暮点名了时间是太阳迫近西山之时。诗人的活动用了一个“望”字来概括。那诗人都望到了什么景呢?“树树皆秋,山山唯落晖”这是傍晚时的自然风光。树木被秋所浸染,山川被夕阳所笼罩,这样一幅静态的远景,写得美则美矣,但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是凄凉的是萧瑟的是惆怅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牧人放牧归家,诗人的视角由远及近,“牧人驱犊”、“猎马带禽”使整个静态的画面顿时有了生气,有了活力。
那么诗人为何带着惆怅的心情远望呢?“徙倚欲何依”则告诉了我们答案。“徙倚”是徘徊之意,“欲何依”,
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之句,表现了诗人徘徊茫然无所归依的惆怅心情。“相顾无相识”既然现实生活无所归依,那么诗人只能通过“长歌怀采薇”来自我排解了。“采薇”这一典故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据载,周武王灭殷之后,“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借“采薇”指代归隐。诗人对伯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