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咏蝉几多情
——评唐代的三首咏蝉诗
南京市竹山中学    李照东
一、《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三、《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咏蝉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几乎名家都有诗存。在唐代,更有不少诗人以蝉为题,吟咏人生,抒情言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
其一:借物言志。唐代最早的咏蝉诗,当属虞世南的《蝉》了。诗的起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
足见其生性之清高。次句写蝉声的长鸣不绝,悦耳动听,且充满活力,富有生机。三、四两句寄托情思,既是对蝉清高品质的再次颂扬;又蕴含深意,表明诗人品质高尚,无需凭藉外物,自能声名远扬。体现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热情赞美。同时也寄予了诗人的志向非凡。
其二:借物兴感。这类题材,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多有描绘。首联点题,上句咏物,寒蝉凄切,穷途末路;下句言己,身陷囹圄,朝不保夕。蝉与人境遇相近,感情相通。由此构成情因物兴、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颔联对比。用“玄鬓”与“白头”相对,突出诗人处境艰险,生命极度衰弱。即使与寒蝉相比,似乎也逊三分。这样写,以示物盛人衰,确实令人难以忍受。颈联寓我于物。“露重”、“风多”,一语双关。既表明自然环境的恶劣,又暗示时路艰虞。“飞难进”、“响易沉”,即指蝉的飞行、鸣叫的不易,也喻诗人仕途失意,有苦难言的苦闷。尾联运用衬托。以蝉之“高洁”衬托“余心”,物我双关,总结全篇。句前冠以“无人信”、“谁为表”,直抒感慨,点明寓意。
其三、借物自喻。借物自喻,在李商隐的《蝉》诗中最有体现的。首联写蝉栖高饮露,终日“难饱”;虽有鸣声,也是“徒劳”。由此及彼,想到自己,由于清高,即使有求于人,也是“枉费”一场。对此,又怎能没有怨恨呢?一个“恨”字,将诗人胸中的愤懑之情描摹殆尽。颔
联承上句“恨费声”而写。先写蝉鸣的时间之长,气力之弱,声音之稀,凄凉欲绝,不被人解。再写树叶的彩、冷酷。枝叶青翠碧绿,婀娜多姿,而对蝉的哀鸣,却是无动于衷,冷漠无情。这里,将蝉与树对比,表明世态的炎凉。颈联在小结上文咏蝉的基础上,转向对自我内心的倾诉:小官一个,职卑位微,奔走南北,有家难归。这一切,有谁知道呢?又能与谁去评说呢?可见诗人心境的苍凉。尾联又回转笔锋,面对现实,蝉鸣之声常激起我思绪万千,勾起我身世之感。蝉儿啊,我的境遇和你又有什么两样呢?这里将“君”与“我”对照,咏物抒情,达到蝉我同一的艺术境界,并巧妙地呼应开头,结束全篇。
同样咏蝉,而蝉的艺术形象却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与诗人的创意有关。虞世南笔下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身居高位,踌躇满志者的艺术化身。骆宾王诗中的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壮志难酬,有冤难诉者的悲叹。而李商隐所咏之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者的真实写照。
同样寓情于物,而诗人的创作情感又为何不一样呢?这要从诗人谈起。虞世南自幼亲承东晋王羲之七代孙智永传授笔法,加之本人学书勤奋,卓有所成。为其日后步入仕途奠定了基础。他初仕于陈隋,为秘书郎。唐太宗即位,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可谓仕途春风得意,
宏图待展。《蝉》诗就于这个时期所作。骆宾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38岁时,任侍御史,因上书论事,匡救时弊,触忤武后,被诬入狱。不白之冤,难以申诉。忠心报国,有志难酬。《在狱咏蝉》正是此时所写。李商隐也是一位关心现实政治和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长期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当过县尉一类的小官。自“牛党”执政以后,他一直遭到排挤,虽怀着为唐王朝建立功业的愿望,但终成泡影。《蝉》诗大约就写于此时。不久,诗人终于怀着报国无门的悲愤离开了人世,年仅四十六岁。
蝉古诗虞世南“诗言志”。这是中国古诗的精华所在。咏蝉诗虽然不会直接写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但胸臆势必会在诗中表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咏蝉诗,了解到诗人及其思想。而托物言志,寓情于物又往往是诗人感情的真实流露,因此,读者又可借此了解古诗的神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