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蝉》教案
【教材分析】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写蝉餐cān清风饮晓露,栖于梧桐树上,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
作者清高自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蝉自喻,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虞世南其人,识记诗歌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背古诗。
3、熟记“緌”与“藉”的读音与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观看图、文、听人物趣事,感悟、品位关键词语,体悟诗中描绘的形象,理解托物寓意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虞世南正直高贵的人格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感悟诗中意境,品读诗人情感。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积累和蝉有关的古诗句
3、学生查和蝉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闻蝉声识蝉
1、师:孩子们,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这段视频里藏着什么?(播放视屏《琅琊榜开篇水墨画》)
2、抽生汇报你在视频里发现了什么?
生:蝉
3、出示图片和资料,观察特点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蝉吗?了解它吗?我想请大家看几幅图片,请认真观察,看看蝉出现在哪里?长的什么样子?
抽生回答
师小结:蝉,是种昆虫,常常生活在梧桐树上,也是古人诗中的常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古诗就是——《蝉》
二、“蝉”的飞花令
师:这些都是我们从科学资料中认识了蝉,其实在许多诗人的诗句中,也有蝉的影子,有些还是我们学
过的诗句哦,我们来玩飞花令吧,赶紧回忆一下跟蝉有关的诗句,争取来抢答。
出示课件: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元稹《送卢诗》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
师小结:孩子们,蝉,这么一种不起眼的昆虫,却在这些诗人的眼里是那么的特别,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蝉古诗虞世南三、作者介绍
1、导入作者介绍
师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来了解一下写这首《蝉》的诗人虞世南吧,看一看小视屏,关注诗人的信息,说一说你对诗人的整体认识。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2、过渡:看完诗人的介绍,你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正直)如果你不知道,没关系,我们一起去他的诗里去寻答案。
四、古诗赏析
1、师出示诗的课件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读准字音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抽生读,纠正读音
2、师: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这首古诗你读懂了哪些诗句?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小组内提出讨论。
抽生反馈:1、你们读懂了哪些诗句?
师小结:1、从字面上你们理解了这两句诗的含义。
2、哪里不懂?
3、词句理解
垂緌饮清露
师:你们知道垂緌是什么吗?
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出示古人帽缨图片)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饮:喝的意思,比如饮酒。
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流响出疏桐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
师: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诗人以蝉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蕴含的意思是什么?虽然生活清淡,但仍志存高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藉:凭借。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力,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师小结:虞世南用这首《蝉》告诉我们,他虽然生活清淡,但志存高远,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力,他自己有很魄力,能够声名远扬。
师:带着我们对诗文的理解,齐读《蝉》
五、课堂延展
师过渡:大家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虞世南想借着蝉表达的心思,然后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也有蝉的身影(播放视频《琅琊榜蝉的对话》)
1、师:请大家在观看的时候,用心留意一下影视作品中,哪些内容帮助你理解蝉的寓意。
2、师:看完了视屏,你注意到了哪些内容能更好地帮助你理解这首诗呢?
3、出示几句诗和出处及注释,请生读一读
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4、抽生交流,齐诵古诗
师小结:蝉在古人的诗中,蝉也在古人的生活中,比如用玉石翡翠雕刻成的玉蝉,同样也寓意着高洁,也有一鸣惊人的意思,当然古人的陪葬物品中也有玉蝉,喻有“金蝉脱壳”之意,所以人们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再生的象征,所以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原是释
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唐三藏由金蝉子真灵转世为东土大唐高僧,因此在《西游记》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
还有很多和蝉有关的故事,需要孩子自己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