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蝉》虞世南
蝉唐代:虞世南
饮清露,闻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蝉像帽子一样垂下触角,吮吸着清澈的露水,高耸的梧桐树枝发出了响亮的声音。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蝉古诗虞世南笔记
清澈的露水:纯净的露水。古人认为蝉靠喝露水为生。事实上,蝉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稀疏的:开放的和稀疏的。
藉:凭借。
欣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
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第一句是“吊坠饮清露”,“吊坠”是古人下颚所系帽带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延
伸的触角,看起来像一个下垂的皇冠流苏,所以它被称为“垂饰”。古人认为蝉性情高贵,居于高处饮露,故称“饮清露”。从表面上看,这句话是关于蝉的形状和饮食习惯的。事
实上,它到处都有比兴符号。“吹哨”意味着官职(在古代,“官营”通常指的是贵族官员)。在普通人看来,这种崇高的地位与“清”是矛盾的,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的
作品中,它们统一在“饮清露”的形象中。“贵”与“清”的统一,正是“清”的三四句话,不需要用“贵”铺路,笔法相当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
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
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
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不是秋风从远处吹来的响声”,这是整个碧兴的画龙点睛。它是在上述两句话的基
础上引发的诗意讨论。蝉鸣声传千里。大多数人认为它是由秋风传播的,但诗人有不同的
理解,强调它是因为“高”,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这种独特的感觉蕴含着一个真理:一
个品德高尚的人不需要外界的支持(比如权势和权势的帮助),可以远近闻名。正如曹丕
在《典论·论文》中所说,他“不假造历史上的佳话,不依靠驰骋的气势,而是自传他后
来的名声”这里强调的是人格的美和人格的力量。“子”和“非”两句话,一正一负,相
互呼应,表达了人们内在性格的热烈赞扬和高度自信,举止优雅。唐太宗曾多次称赞于世
南的“五绝”(德、忠、学、文、书)。诗人个性化的“蝉”可能有自怜之意。沈德谦说:“念蝉时,他们只尊重自己的性格。”这真是一个支离破碎的理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
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
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
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其实,咏蝉诗中蕴含着诗人余世南的自律精神。作为唐贞观年间悬挂在灵岩阁的二十
四位高官之一,他以博学能干、高贵耿介而闻名。他与唐太宗谈论皇帝在政治上的得失,
能够直言不讳,提供良好的建议,为贞观的治理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为“五绝”(德、忠、学、用、学),并称赞:“诸侯皆如虞世南,何不关注天下!”从他
不是一只昆鹏鹰虎,而是一只谦逊的蝉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成熟的、谨慎的和
自我意识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