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纪录片中的声画分析
一、声画组合题型是编导类考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电影声音观念是声音的从属意识。认为有声电影只是无声电影的简单的延续,因而电影仍旧是视觉艺术。所以应当是视觉为主、声音为辅,声音单方面为画面服务,被用来补充、说明、丰富和扩展画面的内容与涵义,并无论声音显示出如何的表现力,也只能以画面的附庸而存在。这一观点最典型的标准用语即是声音主要是:烘托画面气氛。总之,声音从属于画面。
而当代电影声音观念,则是声音与画面并行的综合意识。即认为有声电影不是无声电影的简单延续,它是另外一种独立的艺术,它属于视听艺术,应当声画并重。认为电影的银幕空间、银幕形象是声音与画面共同构筑的艺术综合体,声音与画面是两个互为依存、共同构筑的艺术序列。如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饰演的老师给小春上最后一刻的片断和影片最后的车站相遇片断。其中在最后一课片断中,衣着整洁的老师坐在琴旁为小春伴奏,两个人沉浸在乐曲中。配合着音乐,观众看到了两人即将分离的不舍、老师对小春的爱和小春在音乐道路上的潜力和希望。在影片最后车站相遇的片断中,小春因为领悟到父爱的珍贵在火车站大
厅里激动的拉响了小提琴。带有感恩彩的琴声配合小春带着泪水的脸以及众人激动的表情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
在纪录片中,声画同步可以体现真实感(声画同期录制)。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神奇的地球》中播出过的《最后的蒸汽机火车》。本片讲述的是当地最后一列蒸汽机火车即将退役时最后一天的纪录。用胶片拍出的画面带着与众不同的温暖的褐调子,颇具老照片的情调。进站时火车周围包裹的浓浓的白水蒸气和蒸汽机火车特有的轰鸣声让观众被感真实。
如今电影中的声音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有时甚至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电影声、画之关系,越来越出现变化无穷的境界,新的声画语言组合方式也因而不断被电影艺术家们推出。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其一,画面占主要地位,声音烘托画面;其二,声音占主要地位,画面烘托声音(音乐电视、音乐题材的影片);其三,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
电视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声音和画面是其主要表现手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对未来中国影视行业培养合格人才,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主持和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因此在选拔入学之前增加声画组
的题目是必然趋势。
二、准确运用声画组合的基本方式,得足基础分
声画组合有三种方式:声画统一、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声画统一是声画组合中运用最多的一种,但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更能表达深遂的思想含义,收到更加吸引人的艺术效果,这也将是考察的重点。
声画组合就是要求考生将画面和声音这两大类信息形成整体综合处理,使画面和声音既有各自的表现特征,又达到声音协调、配合的高度统一,最终使给定片段或情景成为一种相对完美的视听综合艺术。
1、声画统一
声画统一又叫声画对位,就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协调统一,语言、音乐、音响各声音元素在基本内容、时代彩、环境特征、人物情绪上与画面风格基本统一。
2、声画并行
声画并行是指声音和画面在两条线上并行发展,二者之间若即若离,表面游离,实质上是貌离而神合,通过声画并行调动观众的联想,去理解声画结合之后的新的意义,笔者认为考试中将会重点考察,这也是此类题型中的一大难点。
如:许多介绍先进人物事迹的专题节目,某一段解说词是对人物几十年来成长历程追述,而画面是表现现在时的人物工作、学习、生活的场面,使观众产生联想,就是采用的声画并行的表现手法。
这种组合,可以增加容量,有时可生发新意。如:《黄土地》翠巧一边纺线,一边唱歌,歌声和画面内容是平行发展,二者并没有必然的意义联系,但通过这种声画组合形式,我们一方面了解到翠巧的心灵手巧和勤劳能干,另一方面又了解到他的不幸婚姻,这样就增加了画面的容量。
3、声画对立
声画对立是指声音与画面是在相反、对立的关系中,通过对立双方的反衬作用,表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收到更加感人的艺术效果。声音不是画面的附属或补充,而是从相反的方
向去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或营造某种情绪,暗示某种思想,声画对立产生了新的表象,有时可以成为隐喻蒙太奇。
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死一幕在小说里采用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手法分头描写,而在电视剧中就利用声画对立的方法创造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画面上:潇湘馆里林黛玉已奄奄一息;声音上:远处怡红院里贾宝玉大婚的喜乐之声隐隐传来。声音与画面的悲喜对比更加深此刻的悲剧效果。
又如:在故事片《祝福》中,善良的祥林嫂被逼成亲时撞头寻死。兴奋欢快的结婚音乐,和祥林嫂头破血流、痛不欲生的画面形成尖锐的对立,深刻地表现了旧时代的悲剧性。
音画对立有时也能预示剧情的发展。例如在故事片《天云山传奇》中,当宋薇和吴遥结婚时,表现宋薇沉重痛苦心情的音乐与喜庆场面相对立,预示着她婚后的不幸。再如:某故事片男主人公回到家中看到女主人公心情悲凉失望,此时的声音却是口哨声鼓掌声,欢呼声,声音传达出的热烈和兴高采烈与女主人公心境构成了极大的反差,声画对立更加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失望与愤懑、焦急与慌张。
声画对立是在三种声画关系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也将会成为考试中考察的重难点,它往往可以通过对比反差达到很深刻的艺术效果;但它使用起来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种,如果使用不好,反而会破坏整体效果,所以广大考生要慎用。
三、掌握声画组合特殊性方式,人为制造得分点
声音和画面内容上的组合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在时间配合上可以同时也可以不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声画应当是同时性的,有时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情绪,或制造特殊气氛,便让声音先于画面或后于画面出现,形成声画对位上的时间差,这便叫声音串位,它又分串前串后,如果考生在考试中准确使用这种方式,便可形成新意,制造得分点。
1、声音串前
声音先于画面出现这叫串前,在《爱国者》中有多次声音串前的镜头,每次表现战争前,都是苏格兰风笛演奏的进行曲响起,然后画面才出现两军对垒的厮杀场面,这种声音串前,就表现出了战争的一触即发性和连绵不断性,营造出炮火连天的战争氛围。
2、声音串后
指画面声音已经隐去,但音响还不绝于耳,这种情况较多的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如一场浩劫过后,人们由于恐惧惊吓而形成了心理失衡,精神异常,耳际老是出现浩劫时的声音,说明人物还没有从恶梦中挣脱出来。如《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这样一个串位,一场激战过后,我军有重大伤亡,烈士们静静的躺在的一间大屋子里,老大娘在给他们净身,大嫂们在撕扯白布包裹遗体,随后一排排裹上白布的烈士被慢慢的推出画外,然而撕布声却依然存在,且音量越来越大,充斥整个银幕,此时撕布声震动着每位观众的心,因为大家都明白,每撕一块白布就意味着多了一位烈士,虽然烈士的画面已经隐去,但随着哗哗的撕布声,该画面在观众脑海中却在继续扩大,这组声音串后的镜头,在审美效果上优于声画同步,原因就在于画面隐去后,银幕上就有短暂的空白,让声音充分发挥作用,观众在听其声时也有时间去感受思索了。
四、将声音声画组合题目中突出,打动评委
声画组合作为本年度推出的新型题型,笔者认为将重点考察如何将声音与画面或者情景融合,甚至将声音作为一种叙事和表达主题的手段,因此,考生必须掌握声音在影视中的表现功能,并熟练运用。影视中主要存在三种声音,即:人声、音乐和音响,这将成为考试中的重点。
电影中的声音,首先是作为造型元素参与影片银幕空间和银幕形象的塑造。声音给了银幕世界以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空间延伸——包括进入人们的心理空间(如音乐及某些具有一定社会含义的自然声等)。第二,一切艺术最根本的职能就是表达情绪,所以,声音参与电影的视听造型,寻求银幕空间真实、生动的目的,是为了履行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表达情绪的根本职能。因而声音又必须是作为情绪元素(思想元素)参与影片的创作。在那些堪称艺术品的影片中,每一项声音的每一次使用,几乎都同时是作为情绪元素而存在的。最后,在一些特定的、必要的情况下,作为造型元素和情绪元素的声音(包括人声、动作声、自然声、音乐声等)又常常直接参与影片的结构,或推动影片动作的发展,从而成为影片的剧作元素参与影片的创作。
《红高粱》和《孩子王》是真正的把声音作为造型元素、情绪元素、剧作元素来使用和发挥的两部好片子。那高粱地里的风声和歌声,那硕大茅草屋顶下和空旷山野里的朗朗书声,还有那酒歌、轿夫歌、那齐天的唢呐等等。虽然两片对自然声的运用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关注,但总的说来,在电影声音的创作方面已经表现出难能的、鲜明的、积极能动的创作意识。
1、两种声音(可译的与非可译的)综合使用有声电影中的声音,既具有非可视空间形象的单纯听觉运动的形式,又具有与画面一起完成银幕可视空间描述的绘画照相的性质(包括画内与画外)。由此我们把声音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可以称作可译的声音,即可以由声及物、具有声源可视性的声音形象,意思是可以翻译为其它表述方式或可视形象的声音,如风、雨、苗电、炮等等。另一类则属于非可视空间的纯听觉运动的声音形象,如电子合成器的一些声音以及现实物质世界中一些我们一时无法识别或判明的自然声音。它们大多无须翻译,甚至根本无法用别的表述方式来表述,它们就是它们自己,它们只是一种情绪和形象,这一类声音我们权且称之为非可译的
人声与音乐
人声与音乐,是属于被赋予一定文化的含义或社会含义的一类声音,作为人们表达和交流信息和情绪的手段,它们经常担负着非常直接的使命。
首先,毫无疑间,人声是表达人物情绪、个性以及人物和影片的任何伟大思想的重要手段。对话、心声、旁白等等推动影片动作的发展,表现主客观对事件的感觉和判断……。如果没有了对话,如果涵义不清,任何伟大的思想就都无从谈起。当然,某一片断的情绪、
思想并不一定(也不应该)完全依赖对话和人声,但对整部影片来说,思想的表现却极少不需要对话所提供的明晰的确定性和逻辑。因此,考生不可忽略人物声音的表现。
第二,音乐是一种潜在的力量,也是所有听觉艺术中最强有力、最能洞穿人们心灵的武器。如果说准确无误地表达逻辑与思想是话语最值得骄傲的特长;那么音乐,它那不容忽视的魅力和极度权威性,它在表达情绪与思考方面的抽象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而且常常是不可替代的。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常常绕过人们的智力活动、不诉诸智力而直接融入观众的心田和撞击人们的心灵。正如人们常说的所有的艺术都仰望着音乐。电影音乐从来是电影表现情绪、从心理上推动电影动作的最重要、最强有力的手段。
第三,对话、音乐及自然声等创造的声音形象,如同画面一样,也常常能长长地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有时甚至比画面的形象更生动、更深刻。以对话为例:比如译制片中列宁讲话的声音形象或国内影视中周恩来总理的声音形象,就是很好的例子。再如美国西部片《西部的故事》开头不久那只落在帽子上的苍蝇时起时落的嗡嗡声以及希区柯克《鸟》中那铺天盖地丰富多变的鸟声等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用自然声表达情绪
自然声不等于噪音,在过去众多有关电影声音的专著中,几乎都把自然声称作噪音。自然声应该是即除了由人类发出的声音(人声)和人类制造的声音(如机器声、飞机声等等)以外的大自然中的所有声音——包括大自然中所有生物、非生物的物质存在,以任何形态的振动方式所发出的所有声音。这是区别于人类声音的、未被赋于特定的文化的与社会含义的声音(当然也有很多例外,如喜鹊、乌鸦等,考生在使用自然音的时候,要十分注意使用这些被赋予了特定文化特定含义的声音,方可唤起考官的共鸣)。此类声音,由于其几乎是纯天然的,因而更接近人们的心灵,也具有更大的可塑性。这一特点,对于我们的电影具有更为可贵的意义。
2、要将声音作为考试中给定情景和片段的造型  “耳熟的声音总会在人们的内心唤起声源的形象会唤起人们对现实物质方面的注意,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声音造型功能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一般意义相对于电影以外的其它艺术又具有非常的、特殊的意义。因为电影一经完成,声音与画面就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了,所以一旦成为电影,就不可过多地强调个性,而要强调其结合或综合。  首先,影片中的声音——人声、自然声、音乐声、动效声——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和物理存在,具备了一般艺术造型所藉以激起人们产生审美意识的几乎所有因素,如形态、彩、同一、对比、节奏、变化等等,更何况人们由生活经验和记忆
所赋予的联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更无限地扩大了声音的成形力。譬如,我们单凭声音就可以感觉和判断一列火车正以如何的速度、行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离我们多远,是空车还是重车,进山洞了或是过铁桥了……再如,一声空间感鲜明的滴水,能勾画出一个深邃空旷的山洞,手表的嚓嚓声可以强调时间的行进,挟着巨大气浪冲过来的降落着的飞机声,表现出了很大的动势和运动等等。(在这一感知过程中,当然同时还有一股强大的情绪力量潜移默化地注入人们的心中,这就是考试重点——用声音去延伸考官的想象空间。第二,电影中的声音以听觉为感知方式,具备了光(以视觉为感知方式)在电影银幕造型中几乎所有的造型和表现的功能。比如我们看一幅画上的小河,不一定会感觉到河水的流动,但听到小河徐徐的流水声,人们马上就会感觉到有生命的、活的存在。  第三,电影中的声音形象本身又都是一种情绪。如风声、雨声、瀑布、爆炸、流水等等(音乐也属于此类声音)。它们的感知,已经类似于人们对音乐形象感知的性质了,却又往往比音乐更具体、更生动、更接近生活与大自然,因而更接近人们的心灵。电影声音既是造型元素又是情绪元素的特征在此类声音上表现得尤为典型。对此类声音感知的特点,是常常绕过人们的智力活动,直接浸入人们的心田,并因而具有了音乐的性质。当《芙蓉镇》结尾那疯子沿街大喊运动啦,运动啦时候,影片的思想力量是显而易见并震撼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