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最温馨的儿歌
作者:李元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29期
        此文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儿童文学精品课程(KC-201001)基金项目文章。
        摘 要:我国民间歌谣中的童谣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获得长足发展,并在新文化运动中更名为儿歌。儿歌是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按主要吟唱者的不同,分为母歌和儿戏歌。摇篮曲属于“母歌”,是一种主要由母亲哄孩子睡觉时所吟诵的人的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能带给孩子一生爱的滋养。一般地说,创作摇篮曲更加富于思想深度和表现力。
        关键词:儿歌; 摇篮曲; 催眠 ;温馨; 母爱
        作者简介:李元,(1964.1-),女,讲师,籍贯四川资阳,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儿童文学、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0-00-01
        自从神奇的地球上有了人类繁衍,种族就要生存,就要生儿育女。人类在几千年养育儿女的过程中,很早就开始以歌谣的形式启蒙、愉悦和教育孩子,留存下来了无数丰富优美的民间歌谣。
        中国古代这样解释歌谣:“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诗经·毛传》),即“歌”是指有曲谱有歌词的歌曲,“谣”是指不用乐器伴奏、甚至没有固定曲调,而且唱法自由的“徒歌”。民间歌谣中有一类别是童谣,指长期流传在民间的一种以韵语创作、没有音乐相伴的口头短歌,中国古代称之为童子歌、孺子歌、婴儿歌、童儿歌、小儿谣、小儿语等。
        一、儿歌的发展及其分类
        我国古代以阴阳五行说来解释童谣,认为童谣是一种预言,是上天对下界吉凶祸福的预告。古书上所记载的童谣,多是反映当时政治变动的“时政歌”,真正反映童心童趣的却很少流传下来。
        直到明代,突破了阴阳五行说,我国的童谣观念才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搜集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文学家杨慎指出童谣是“出自胸臆,不由人教”的。他所编著的《古今歌谣》中,
就收入不少单纯活泼、自然纯真、能表现儿童生活和情感的歌谣。如“阴凉阴凉过河去,日头日头过山来”就是冬天儿童晒太阳取暖时唱的,“雨地雨地,城隍土地。雨若来,谢了土地”则是小儿求雨时所唱的,“脚驴斑斑,脚蠟南山。南山北斗,养活家狗。家狗磨面,三十弓箭。上马琵琶,下马琵琶。驴蹄马蹄,缩了一只”是孩子们游戏时吟唱的。
        杨慎之后,学者吕坤对童谣的特质作了更进一步的揭示:“儿之有知而能言者,皆有歌谣以遂许其乐。”这是文学上第一次把童谣与儿童生活情感需要联系起来。1593年,吕坤采自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童谣改编的《演小儿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辑,收有童谣46首。
        到了清代,郑旭旦等人更加肯定了童谣的价值,称之为“天地之妙文”,犹如自然界发出的音响——天籁。在提倡儿童教育等近代思想的影响下,更多的人从事搜集整理工作,先后编出《天籁集》(郑旭旦编,收童谣46首);《广天籁集》(悟痴生编,收浙江童谣23首);《北京儿歌》(有两个版本,一是民间无名氏抄本,另一个是意大利人韦大利编,收北京地区童谣170首);1900年的《孺子歌图》,由美国人何德兰收入中国童谣140首在纽约印行;1906年,伍兆鳌的《下里歌谣》刊行问世,主要是他创作的童谣(也有几首是改编)共81首[1]。
        真正从儿童文学意义上去看待和解释儿歌,是在二十世纪初叶。1918年2月,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1920年冬,歌谣征集处改为歌谣研究会,北大师生分赴全国各地,深入到民间百姓中搜集歌谣作品,开展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先后的领袖人物有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胡适、常惠等。1922年12月开始至1925年,陆续把征集、筛选出来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沿用至今[2]。
        儿歌是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是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最具“人之初文学”意义的文体。儿歌与幼儿的生活、娱乐、情感、语言、思维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既在孩子的婴儿阶段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又是孩子整个幼儿阶段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儿歌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润加工,已经形成了十几种备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按主要吟唱者的不同,分为母歌和儿戏歌。母歌是指婴儿还不会说话时,母亲或长者给怀抱或摇篮中的婴儿吟诵的歌谣,用于催眠、教化、认物。儿戏歌是指渐渐学会说话的幼儿边嬉戏边念唱的歌谣,如拍手谣、数数歌等。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于母歌,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长辈哄孩子睡觉时所吟诵的婴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也是最古老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有很多优秀的摇篮曲被谱曲传唱,如印尼民歌《宝贝》、德国勃拉姆斯《摇篮曲》等,其音乐元素不在此文探讨之列)。
        二、民间摇篮曲和创作摇篮曲的比较
        摇篮曲的主要作用是催眠,常有“睡觉”、“宝宝”等字眼,歌词浅显简单,抒情性强,特别注重亲切悠扬的音调、轻柔摇曳的节奏和静谧温馨的氛围,它对婴儿的作用不在“语义”,而在“心声”,母爱是它永远的主旋律,饱含着长辈对下一代最美好、最温暖的感情。
        世界上流传着难以计数的摇篮曲。母亲等长者在摇篮边的即兴之作而流行开来的,称作民间摇篮曲;这类摇篮曲大都比较简单。
        如四川民谣《觉觉喽》:
        啊哦——啊哦/乖乖哟,觉觉喽/狗不咬哟,猫不叫哟/乖乖觉觉喽[3]。
        我国江浙地区流传的摇篮曲《儿安眠》:
        儿安眠,儿安眠/长夜安眠到晓天/妈妈只要儿入梦/儿要妈妈看月圆/云盖月光难望见/乖乖呀,快快眠[4]。
        民间摇篮曲是母亲哄孩子入睡时吟唱的,表达的是母亲催促孩子快快入睡的感情,情感非常投入和专注,令人陶醉,能带给孩子极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伴随着母亲甜美温馨的哼唱,孩子定会安适地进入甜蜜的梦乡。艺术上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语言口语化。
        由作家的创作而成的,称作创作摇篮曲。
        如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的《摇篮曲》:
        睡吧,睡吧/我可爱的小宝宝/睡吧,睡吧/月儿静悄悄/把你摇篮儿照/我给你讲故事/我给你唱歌谣/你闭上小眼快睡觉/睡吧,睡吧[5] !
        由于现代儿童观的逐步确立,作家们主动参与创作,不断借鉴、吸取民间摇篮曲的特点、营养和表现形式,往往都有明确含义,更细致描绘场景,一般篇幅较长,结构有变化,语言也比较诗意化。 因而更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虽然创作摇篮曲比民间摇篮曲在思想和艺术上更为成熟,但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讲究押韵,注重语言上的音乐感和情绪上的节奏感,都着力抒发母爱和期冀,都强调温馨的场景,都在婴幼儿的心田里播下至真、至善、至美的种子,这些种子生出的藤蔓、开出的花朵、结出的果实,将在孩子心中保存到须发斑白、老态龙钟的时候。真可谓,“童时习之,可以终身体认”(明代吕坤《演小儿语》)。
神奇的地球
        参考文献:
        [1]、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 2008年1月
        [2]、刘锡诚.《民间文化论坛·歌谣研究会与启蒙运动》[L] .学苑出版社.北京.2004年第3期
        [3]、[5] 庄文中.《幼儿文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