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阅读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一、名著阅读
1.名著阅读。
初一语文上册以下文字是对鲁迅的《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根据要求填空。
这是一场让孩子们渴盼的盛事,“我”往往伸着脖颈,等候多时,却只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却终于没有机会。
这场充满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这些情境出现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里,这组散文最初以《______________》为总题目陆续发表。
2.名著阅读
(1)鲁迅先生在《琐记》中提到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喻人,表达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嘲讽的文章是《_______》;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情、教坏后人的文章是《____________》。
(3)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两个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乙)“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①(甲)(乙)两个语段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②(甲)(乙)两文中的人物经历不同,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也有所不同。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对他的情感。
3.有同学研读《朝花夕拾》发现,作为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作者在书中变换着叙述视角,有当时的懵懵懂懂,也有成年以后的回顾审视,对同一件事情或人物,“两个鲁迅”的认知和理解是不一样的,请选择下列篇目中的其中一篇,参考示例,结合内容谈谈鲁迅当时和后来
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父亲的病》
(示例)读《琐记》我发现鲁迅当时觉得衍太太很和蔼,看到孩子们吃冰不会阻止,还笑着鼓励,但是成年以后鲁迅发现衍太太其实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的妇人,怂恿他母亲的首饰变卖,还散布鲁迅偷家里东西变卖的谣言。
4.运用你课外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朝花夕拾》中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篇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其中刻画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下面句子写的是谁?请任选其一,写出人名并结合具体情节对该人物的形象予以评价。
(甲)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乙)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譬如城隍庙或东岳庙中,大殿后面就有一间暗室,叫作“阴司间”,在才可辨的昏暗中,塑着各种鬼:吊死鬼、跌死鬼、虎伤鬼、科场鬼,……而一进门口所看见的长而白的东西就是他。我虽然也曾瞻仰过一回这“阴司间”,但那时胆子小,没有看明白。听说他一手还拿着铁索,因为他是勾摄生魂的使者。”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______。文章赞美了他的_____,讽刺了_____
6.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题为“_____”,其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散文是《_____》。
(2)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 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____________,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里。
(2)《琐记》中写到衍太太,请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在回忆往事时,他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请从下面两个作品中任选一个,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①《阿长与<山海经>》
②《藤野先生》
10.名著阅读。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
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这篇文章选自于《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 (填篇目名),体裁属于________
(2)“无非”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标致”的原意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手法。
(4)文章主要是怀念自己的老师,为什么开始还要写在东京所见清国留学生的事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西游记》第一部分孙悟空的故事(1-7回),回答问题。
石猴出世→石猴拜师→龙宫索宝→大闹幽冥府→官封弼马温→自封大圣→天宫征讨→捣乱蟠桃会→天宫再征讨→斗法二郎神→火炼八卦炉→被压五行山
“龙宫索宝”情节中,石猴向东海龙王索要了____,这原是大禹治水时候,留下的定海神针;“自封大圣”情节中,石猴自封为齐天大圣的地点是在_______;请说说被压五行山之前的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1)根据语段写出相应人物。
①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②这个人脸上不疤不麻,身个儿比平常人略长一点,肩膀宽宽的,且有两只体面干净的大手。
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我选择_______,语段中的人物是_______,请写出与其有关的一个事件_______
(2)《朝花夕拾》中饱含了鲁迅先生的“爱”与“憎”,请结合文章的具体情节分别阐述这两种情感。
①解读“爱”:从(填情节)_______________表达了鲁迅先生(填感情)________________
②解读“憎”:从(填情节)_______________表达了鲁迅先生(填感情)________________
13.名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 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且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学校举办了有关经典名著读书交流会。
(1)读原著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
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①-③的横线上。(每一处填 1篇文章的序号即可)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2.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以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
3.在“我”即将去看迎神赛会时,父亲却强迫我“背书”,你怎样看待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
14.(1)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描写了两位很典型的妇女形象,请判断下列句子写的是谁?
①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②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人家的孩子却很好,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2)任选其中一位人物,写出她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以及“我”对她的态度。
15.(阅·有思)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我”对她们的态度却完全不同,请任选一人,结合相关的一件事例,说说“我”对她态度。
我选________________
态度和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某中学七年级开展“《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这一主题语文实践活动。请你为七年级学生 “阅读散文经典作品《朝花夕拾》”拟写一段推荐语。
17.小华在他的读书汇报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
这段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文中的“她”是谁?请你再列举出“她”做的两件事。
18.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