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知识结构 
第1课《春》 
(一)文学常识      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 
(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结构: 
1、盼春:①段 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2、绘春:②段——⑦段  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 春草图。
④段 春花图。⑤段 春风图。⑥段 春雨图。⑦段 迎春图。{描写具体,绘春}
3、⑧段 赞春: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
(四)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  春草图——颜,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 春花图——颜,味道,虚实(虚:联想到春华秋实)、动静、高低  春风图——触觉,味道,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迎春图——侧面烘托  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不能颠倒。从刚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地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五、知识延伸  有关“春”的诗句
1.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
3.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第2课《济南的冬天》 
(一)文学常识     
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二)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写了澄清碧绿的水.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
(三)重点问题 
1、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文末一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答:因为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标题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后者则突出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济南特有的韵致,这是在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山水的绚丽后所做的总结,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末一句的作用)
2、修辞运用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运用拟人,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写村庄,写雪,赋予其生命和情感,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
贵、可爱、美丽。“况且’’一词不可去掉,“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追加新的理由,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4)“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本体:一圈小山(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喻体:小摇篮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本体:顶雪的矮松  喻体:日本看护妇 
二、日积月累  镶(xiānɡ)    发髻(jì)    安适      宽敞          空灵    济(jǐ)南        水藻(zǎo)    澄(chénɡ)清    显露(lù)  露(lòu)马脚  响晴    响亮
三、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抓住“温晴”这一文眼构思,角度独特,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第1段:济南的天气——温晴  第2-4段:济南的山:鸟瞰全城、济南全景、一城山、雪后斜阳 第5段:济南的水:城外远山、卧雪眠房、岸边垂柳、绿萍水藻 第6段:总束全文,既点题,又深化题意。
四、重点问题  “济南的冬天”与“冬天的济南”有什么不同?  “冬天的济南”落在“济南”这个地方,重在景象;“济南的冬天”,落在“冬天”这个时令,重在感觉(精神)。文章取题为“济南的冬天”,表明作者是从感觉(精神)的角度去写的,而不是从景物的角度去写的。
五、有关“冬”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3课《雨的四季》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刘湛秋,男,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二)文章思想内容
作者抓住多种景物及特征,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为我们展现了四幅美丽的画面,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作者对雨深深的喜爱之情。
(三)重点内容  春雨——美丽、温柔、娇媚 夏雨——热烈、粗犷  秋雨——沉静、端庄、成熟 冬雨(雪)——自然、平静、纯洁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1.文学常识  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沛国谯县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曹操是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重要作家。
2.重点内容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叙事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享年61岁,
2.重点内容 
(1)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3)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5)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 
(6)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7)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 
1.文学常识      选自《全唐诗》。王湾,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体裁:五律诗,写景抒情诗。 
2.重点内容   
(1)重点句子赏析 
首联: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② 赏析:写行途所见之美。“客路”“行舟”体现人已在江南,神弛故里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③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画面描述:涨潮时江水漫无际崖,水面变得辽阔无边。晓风徐徐,波涛不惊,一叶白 帆顺风飘荡。       
赏析
①“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初一语文上册②“平”“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悬”反映了一帆风  顺,行船平稳。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 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         
(a、“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或“失”更好。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b、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画面描述: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赏析:①日生残夜”“ 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匆匆不可待,让“客路”  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字使之拟人化,寓情于景,景中含理,给人以乐观、积极、 向上的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