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人那里学读书做人处世之道
龙南中学高一年级教师  曾冬生  2011.11
“读书与做人”虽是一个老话题,可有很多人并不明白之间的关系和道理。
不信若问“你读书做什么?”估计有不少同学会说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也相信会有人说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说读书为了考大学者看似现实,但过于庸俗、功利和短视;说读书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者看似纯粹,但在当今社会又显得似乎不够真实。那么我们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人的读书之道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修身”即为“做人”,是古人读书的最低目标,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是读书人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的从政目标。“修身”是社会对读书人和读书人对自己的最低的道德要求,是读书人以后实现“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的人生终极目标的基本素养。至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与今天把读书说成只是为考取理想大学一样,都是被庸俗化、功利化了的副产品。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且“学而时习之”,常常“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外乎用书籍文章充实自己,用知识学问熏陶自己,达到“天下归仁”的理想。孔子读书修身的言行可谓万世师表,像一颗高悬天际、亮丽不熄的启明星,照亮了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心,令天下之人从此能够识礼数,知廉耻;让古往今来的读书人明白做人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善恶之念,存乎一心,有了江山社稷,家国担当。
孟子“善养浩然之气”,他把读书与做人的原则阐述得更加登峰造极。所谓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正气,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人有此浩气,傲立于天地间,必然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自古“圣人无常师”,如果有,那就是书籍。能够成为大丈夫的人,也只有那些博览书、学思并重、皓首穷经的读书人。
屈原“哀民生之多艰”,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屡遭排挤放逐后,他依然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已成为读书人的执著追求的座右铭。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宁愿退隐田园,以诗文辞赋自娱,其固穷守节的志趣堪为脱俗率
;李白仰天长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惊世骇俗之语至今余音绕梁。他们这种潇洒无羁的“活法”,这种问心无愧、坦坦荡荡的为人,更演绎出读书人傲视权贵、不为世上任何名利浮华所动的骨气,为后来读书人留下了多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苏轼十岁时就在母亲陪伴下读了《东汉史·范滂传》,范滂的宁折不弯,造就了苏轼的旷达不屈的胸怀。苏轼虽一生历经沉浮终不得志,却谱写了读书人豁达乐观人生。南宋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读书人的风骨和气节奏出了人生的最强音。
我们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对生命对世界的博大宽厚的仁心,是对事业孜孜不倦执著追求的精神,是读书与做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为人处世之道,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我们读孟子,领略到的是他那“男子汉大丈夫”站立于天地间的最伟大、最刚强的浩然正气,是“舍生而取义”的凛然之气;我们读屈原,心底涌起的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仍“正道直行”“九死未悔”的对国家和民族的耿耿忠心。
我们读陶渊明,读李白,读苏轼,读文天祥,品味、感受到的是各种不一样的脱俗率真,坦荡无羁,豁达乐观和风骨气节,等等等等。
我们高声地品读着古往今来的文人的诗文,品读着他们的为人处世的真性,然后我们掩卷沉思,我们感觉到:这些看起来百无一用的“读书人”,他们所代表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和思想的主体,柔弱的书生实为民族的“脊梁”。
读书吧!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良师益友,让人学到知识,终身受益!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要用它去照亮我们的灵魂,照亮整个世界。
一本好书就是一笔精神财富,让人思想沉稳,百折不挠,处变不惊。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书吧!
读书使人深刻。睿智成熟而谦虚的你,自当赢得人们的尊重。
读书使人完善。人格的完善是人一生的追求,是和深刻的内省联系在一起的。不读书,这个过程要艰难得多。
读书使人充实。墨韵飘香,可以让你感受历史的陈迹,体味主人公的辛酸苦痛,体验诗人才子的多愁善感;也可以磨平少年的方刚锐气,直撞鲁莽。
读书开阔视野。书使我们“站”得高、“看”得远,通过读书,我们知道美丽的星空广阔无边,人类的进化历程漫长,大自然神奇而美丽,知识浩瀚无边……
我们发现,书之有益,不仅因为她传承了民族的道德文化,记录了不朽的思想情感,鞭策了假恶丑,弘扬了真善美,还因为她照亮了世人的心底,使人明白了事理,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在世该怎样做人和做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又发现,古往今来,中国的读书人讲“读书”,就是为了学“做人”。所谓“知书达理”,“知书”就是为了“达理”,读书是学知识、明事理的最好途径。若往高处说,读书使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根本目的就是解决如何“做人”和做“怎样的人”的问题。可以说“读书”就是“做人”,读什么样的书,就是做什么样的人。
所以,我们最终发现,中国古人从幼时入学启蒙,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从书中求得了做人的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