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4期
总第3%1期
玉帛文化
丝绸之路
THE  SILK  ROAD
黄帝玄玉的人文创世!
—读《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雷欣翰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叶舒宪教授的新作《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不但从天玄地黄二元联想的角度分析了“黄
帝一玄玉”神话的逻辑结构,还以蛇纹石实物与中原“玉器时代”的关系为线索,呈现出“三代”传统建立前夕从西 北到中原的玉石资源使用脉络。
[关键词]黄帝玄玉;人文创世;神话历史
[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0)04-0024-03
希腊神话将创世后的四个时代称为金、银、铜、 铁时代,
度 排列,
一种理性化的诠释。中国古代关黄帝“以玉
为兵”的传, 以与
岀的“玉器时代” 证。
叶 教授的新作《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
新求证》,不但从天玄地黄二元联想的角度分析了 “黄帝-玄玉”神话的逻辑结构,还以蛇纹石实物与
中原“玉器时代”的关系为线索,呈现岀“三代”传统
建立前夕从西北到中原的玉石资源使用脉络。一
用、 与 、文,
G 四证 ”进行
“神话” 的一重要成果。玄玉时代 立
时代
出了 源的需求。
的实证
神话 后,
从《
的玉石
, 的中 地中的 实
, 新建构
代中国的 ,
“玉器时代”
的基础上,提岀了“玉文化先统一中国”的大胆命
题。 中,叶舒宪教授又通过对蛇纹石与“玄 玉”古说的对照考索,补全了以往“玉器时代”叙事
中所缺乏的、二里头以前的中原玉礼器传统,描绘 岀玉器作为神圣象征物,如何进入以夏为代表的中
原国家神圣谱系的来龙去脉。
非主流名称第二 专门论述 核心一“玄玉时代”
—的概念。《山海经》有“玄玉”之说,所在地C 山
为黄帝种玉之所。而在距今5500-4000年间,西部和
中原地区岀现了一种蛇纹石礼器传统。一个典型的
,便处于传中黄帝铸鼎升天的河南灵
宝西坡。西部玉文化开端甚早,蛇纹石的规模性生
产大约从距今5500年开始,持续至距今约4000年, 体上被更加优质的透闪石玉所取代。蛇纹石的
用在其他地区虽然也有岀现,但并非主流。西部
和中原的蛇纹石玉器传统,开启了 夏文明核心区
域以美石为神圣象征物的传统。
迄今为止对 前玉文化传统的研究,以东北和
东南玉器传统为主对象。 ,无论东北还是东
南,它们的玉器传统都无对接与“三代”传统年代
最接近的二里头玉文化。“玄玉时代”的提岀,正是
为了 补 前玉传统与二里头玉 化的间 t  而对
“玄玉” 蛇纹石 化的 种 源, 主 与地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晚周秦汉之际哲学神话研究"(19CZW012)。
24 THE  SILK  ROAD
处西北的关中客省庄、石,和神木新华等龙山文化对蛇纹石玉的使用有关。
对于华夏文明的发生史而言,“玄玉时代”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对文明发生模式的重新反思。第三章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李伯谦先生曾经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中指出,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文明起源模式,均属于文明起源的神权模式,而以灵宝西坡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庙
属于文明起源的王权模式。这一观点已经比较普遍的认同,但“玄玉时代”的提出,试明文化的文化•,于的>一旦生和的发石这一文化的G 神权属>这一论证重视蛇纹石、
玉文化的G 通、、经等种文化中的G了对发模式的比较
中在的化、化的G了“神权模式”作为史发的,在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性。
论证过玄玉神话及其对“玄玉时代”的驱动之后,第四章和第五章以时为线索,分析泾、渭、洛三条黄河支流区的玄钺分布情况,梳了蛇纹石进入中原腹地的线路,并考证透闪石进入以后与蛇纹石并用的过渡,玄玉在中龙山文化中的运用。除了位于黄河、渭河交汇口的灵宝西以外,位于泾、渭汇口的高陵杨官寨也是新发现的重要的玄玉文化遗存>以黄河、渭河连线和泾河、渭河、洛河为纽带的流域,正好与玄玉的分布地区吻合。这基于长期的系列田野而出的认识:即确认中原与西部基本上是一个“玄玉文化共同体”的判断。在基础上,叶舒宪授岀了有关文明起源的“新黄河摇篮说”:黄河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不仅是灌溉农业的水源,还是西部玉石资源调配漕运的线。这一结论与第三章对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神权模式”或神话意识形态的判断互为表里,从以玉为核心的神话经济学入手,深化了对华夏文明中国家起源的认识,这大大有利于化:一体的>
叶舒宪教授对“三代”西北一中原玉文化的命名为“玄玉时代”,这一名称的来源,就是《山海经》中的黄帝玄玉神,>《西山经》: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
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
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
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
丹木五岁,五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
*山之玉荣,而投之f山之阳。瑾瑜之玉
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光。五发作,
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
之,以御不祥。自峑山至于f山,四百六十
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
异物焉①。
黄帝从战国时代开始,成为黄老道家思想表达中的形一。黄老家的思想表达,在国中晚阴五行思想的合流关系。对阴.
论和五行学说的运用和,表达自然秩序思想的主要手。而上述《西山经》中“黄
飨”的稷泽,正是一个既“2玉”、又“生玄玉”的所在。在的上水岀山上生长的丹木,反玉的滋润和灌溉。其生长的结G在“五”后达“五”“五”的成与“以和”的互、《周易》爻舌
出的《老》后古中以出G
刚,正古阴的一种基础和表达,而“五”为古代中国的神,意不言而喻。
“五”“五”的成“和”为
的G这神G不仅新石
时中原“玄玉时代”的遗黄神的结。丹木与稷泽之玉产生阴阳五行的叙事,还体现岀创世神的>
创世神话往往因“混沌”而起,终于秩序的建立。的盘古神话到新岀土的长
神,无不>神话的这种,不同于的神,在万物化生中代的>而叶舒宪授在书中强调的、
THE SILK ROAD 25
黄帝玄玉神话②引岀的天玄地黄二元论,则是绝大多数古代创世神话秩序思想的观念基础。
在具有黄老思想性质的子书《L冠子》中,有“地湿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水火不生,则阴阳无以成气,度量无以成制,五胜无以成埶,万物无以成类”②的文字。《L冠子》以水火为阴阳之根本的说法,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西山经》神话中“泽”与“丹”神话法,“地湿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中地与天、火与水-化,不正是“稷泽”“灌丹木”、“丹水”“注于稷泽”性化表达吗?“五,以”的理想不正是“阴阳”“成气”、“五胜”“成埶”在山泽神话中,在《西山经》中“食”““:”了黄帝与神,在《L冠子》中则能使“万物”“成类”,世生成:阴阳五秩序万物P是黄帝玄玉创世神话性质
黄帝“取峑山之玉荣,而投之镭山之阳”,万物、调和阴阳的稷泽之玉,得以传
秩序生成以山为“泽也”是说,《西山经》中则黄帝玄玉神话视为创世神话,那么这一创世,就是水泽
山与山之泽,水泽,而是具有生成能“玉”之泽
以水为世元P
P是《老子》与《生水》《老子》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
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在描述作为“万物之宗”的“道”时,连用了“沖”“渊”“湛”等三个描述水意象的
词汇。相比之下,《太一生水》给予了水意
象更明确的功能和定位③: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
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
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
以成滄热。滄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
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是故太一藏
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又)【始,以己为】万
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④。
《L冠子》中的水火二元,在这里似乎为“滄热”所取代,并被置于“阴阳”之下。可见,与《L冠子》相比,
《:生水》中的“阴阳”,具有不同于“水火”、而是更接近《西山经》“柔刚”抽性质。其中水的地位,更是超越了《L冠子》为二元经验性,而是成为二元互之所以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除此之外,水也是《太一生水》创世论的必
条件没有水为太一在时中的行藏之所,无法发挥其“万物母”功能。与此相似的是,《西山经》在“泽”与“丹”的二元论中强调稷泽玉丹木灌育,浩浩汤汤的水泽国,置于山与山之秩序生成场所
是黄帝玄玉创世神话性质二
在史前文化中作为神礼器玄玉与白玉,到战国时期却成为表自然思想的哲学神话可见黄帝玄玉神话,不但是仰韶人宗教观与神话想在后世遗存,还是战思想大繁时期以文字小统继承、化用大统的宝贵成文人类派重《山海经》及玉石在上古神话历史、思想文化研究中用,洞见亦因《玄玉时代》一书的问世,再次印证。
[注释]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1页。③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39~243页。
②黄怀信:《L冠子校注》冲华书局2014年版,第130-132页。④刘乍IJ:《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
版社2005年版,第42页26THE SILK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