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篇一
《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摘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
健康与心理健康具有二个层面的要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成人心
理健康相比具有特殊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包括:学习,人际,自我,社会适应几个具体的方面。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一般标准
现代社会中,人们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逐步更新,绝大多数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
的健康,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现代的健康概念早
已超越了传统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概念和现代人类
健康观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身心和谐”已成为人类现代
健康观的主要核心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
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从社会适应能力角度,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
状态。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含义:
心理健康一方面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各项功能正常良好,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心理健康二
是指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顺应环境,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地完善个人生活,减少行为问题和
精神疾病发生。
对心理健康狭义的认识是指预防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广义认识是指促进心理调节,发展心理效能。对中小学生来讲,心理健康应
是指广义的心理健康。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由于个体在不同生活环境与生活阶段,也在不同的生活,工作活动中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心理体验。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校特定情境中的学生来说,
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认识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本文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应从以下方面来分别
进行评测:
1.学习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使中小学生能正确对待周围的各
种事物,使他们在认识环境、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时保持客观的态度,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智力的正常从测量学角度来讲是指与
同阶段同性别学生智商的测定值保持较小差别。智商测定值大幅高
于同样本测定值也可视为正常。大幅偏低时需认真观察被评测者其
它方面的表现。
(2)体脑协调。中小学生的体脑协调性表现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
法上。在学校班级教学情境下,能自觉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注意体脑活动和睡眠的关系,善于利用记忆的规律来主动进行有效
的学习。
(3)自我满足。中小学生应该有适度的成就动机,从学习中获得
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从学习活动中,
获得快乐的体验,并促使其继续开展学习活动。
(4)学习情绪调适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问题顺利解决时可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积极情绪,问题无法自行
解决时,会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绪体验。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能够明
智地接受事实,并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如求助他人,来摆脱
这些消极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
2.人际交往方面
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朋友形成的同伴关系。
(1)尊重。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
别人。对待父母,师长,同学应具有敬畏之心,礼待他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乐。心理健康的学生的乐性体现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愿意与同学交往,与同伴合作,乐于与家长,教师沟通。对于和别
人交流的活动保持一定兴趣。
(3)交际技巧。学生的交际技巧处于较低阶段,但应表现为能客
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
通活动。
(4)独立人格。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初步体现出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不做要求,但应表现为对独自活动有较好
的适应。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逐渐开始建立独立的人格,并保
持相对稳定性。
3.自我方面
中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程度较低,在自我认识方面较为初步。但从程度来讲,中小学生应随年龄阶段逐渐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发展
变化。(1)自知:中小学生应具有自知力,表现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
区别,低阶段应能够正常使用物主称谓。高阶段开始应逐渐对自身
及自我意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能够在与别人比较后进行反省,除了通过与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以外,还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
比较。(2)悦已:中小学生应悦纳自己,对自身的优点与缺定有一定
了解,并能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
4.社会适应方面
(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面对现实,他们
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做出客观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总是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一
般情况下,都愿意努力实现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中小学校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师生良好、积极、健
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在中小学校中大力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利用心理健康
标准正确、准确地评价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对于我们校园心
理健康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只
有到全面,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学生心理评价工作落到
实处,使评测结果具有可使用的意义。本文仅作初探。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篇二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摘要:本文阐述了心理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重点讲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为此
学校应该怎样进行心理辅导,应遵循哪些原则。
关键词:心理;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辅导原则
中小学生是国家栋梁,,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
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关于中小学生心
理健康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在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个体
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精力
的旺盛和情绪的愉快,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心理健康的基础层次是
没有心理疾病,高级层次指向高于常态的健康人格发展。
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
情感和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1、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
力做出适度的评价。2、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尊重友谊。3、心情开朗,乐观向上,情绪基本稳定。4、珍惜学习,热爱集体,能与学校、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有
一定的耐受能力。
如果说中学生和小学生侧重点有些不同的话,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更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
与行为,有一定的安全感、
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
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
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
迟钝。
三、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度的心理异常,与其他心理异常相比较,它的特征是:首先,情景性和暂时性。其次,功能损害轻微。再者,能
调节。中小学生一般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1、学习上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
学习上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有学习困难、学习懈怠、考试焦虑、恐学症等,在学业不良和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都有可能发生。让我
们重点了解一下考试焦虑。
2、成长与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