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的有效途径论文
  在众多实施心理安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是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形成心理技能,在心理安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其总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开展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它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开展的规律和需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更要紧紧地以活动为中心,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又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的活动。结合理论及实践的一些经历,笔者下面就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的途径、方法和外部条件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1.1利用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肯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价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老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并鼓励学生每学期利用班队活动课和校园艺术节的时机,选取喜欢的童话故事自由组合进
展编排和表演。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剧中的表演,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1.2利用录音、录像、碟片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由于小学生天真活泼,乐于承受鼓励,乐于参加活动,能大胆地与教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
  1.3在详细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教师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汲取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程中创设详细情境,引导学生计论、思考,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在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上应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手脚和大脑都动起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源泉于学生的主体活动。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应当采取情境设计、角扮演、游戏等多种方法,把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促进小学生人格安康开展的内容等融入到各种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心理素质、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能。
  2.1角扮演训练法。角扮演训练法,就是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调节、变换自己的角,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技巧。在角扮演中,学生
通过扮演某一特定的角,模仿现实生活情景,可以宣泄和释放压抑的情感,到达排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目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2游戏法。将游戏寓于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领悟心理体验,克服自卑、自私、嫉妒等不良心理,养成真诚、宽容、谦让、合作、自律等良好心理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2.3情境创设法。通过问题的创设,使学生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形成情感互动、感悟体验的气氛,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就是要提供创设和模拟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去锻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2.4求知法。认知法即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到达活动目标,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在活动中,尽量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枯燥。
  3.1人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时间。 既然开设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就要保证开课时间。一般每周安排1课时,或者每两周安排1课时。学校要把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排进课程表,无特殊情况不得侵占,学校要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安康教育活动时间,课时在地方课程时间中安排。
  3.2给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对场地、设备等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有些学校设置了专门为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使用的小班化教室,以保证让所有学生都有时机参与活动教室内的桌椅、环境等都进展特殊布置,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3.3给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的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素养,需要经常外出学习、交流,需要购置相关的图书、订阅相关的报刊,经常要制作一些订件,要开展科研活动等,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措施,学校应当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3.4给心理安康心理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比拟大的自主权。 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新课程,目前还在探索之中,需要任课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应当
给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比拟大的自主权,允许他们大胆实验、开拓创新,这样,教师就可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强心理安康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通过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课,要帮助学生进展准确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自我评价,有效的自我管理,做到自知、自尊、自信、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安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