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涑水纪闻》原文及翻译译文
《司马光《涑水纪闻》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司马光《涑水纪闻》原文及翻译译文
司马光《涑水纪闻》原文及翻译司马光
原文:
(宋)太祖既得天下,诛李筠、李重进,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戈不自,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为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顷之,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酒酣,上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尔之德,无有穷已,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郡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敢安寝而卧也。”守信等皆曰:“何故?”上曰:“
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皆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敢复有异心?”上曰:“然汝曹无心,其如汝麾下之人欲富贵者何?一旦以黄袍加汝之身,汝虽欲不为,不可得也。”皆顿首,涕泣曰:“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怜,指示以可生之途。”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以好富贵者不过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谢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而骨肉也。”上许之,皆以散就第,所以慰抚赐责之甚厚,与结婚姻。(司马光《涑水纪闻》)
译文:
宋太祖夺得天下后,杀了李筠、李重进。召见赵普,询问说:“天下从唐朝末年以来,几十年之间,帝王更换共有十姓之多,战乱不停,百姓死亡遍地,原因在哪里呢?我想平息天下的战争,为国家一条长治久安的计策,有什么办法可行呢?”赵普说:“您的话说到这里,这是天地神人的福份了。从唐朝末年以来,战乱不停,国家不得安宁,没有别的缘故,只是藩镇权力太大,君主弱而臣子强罢了。现在用来治理天下的,没有其他妙法,只有慢慢地削夺他们的兵权,限制他们的银钱和粮食,收回他们的精良兵器,天下自然就安稳了。”话没说完,
太祖就说:“你不要再说下去了,我已经明白了。”过了不久,太趁着晚朝与旧臣僚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兴正浓,太祖屏退旁边的人,对石守信等人说:“我没有你们的力量,不能够到这个地位,想到你们的功德,无穷无尽。然而做天子也非常艰难,确实没有做郡节度快乐。我现在不曾有一个夜晚安眠。”石守信等人都说:“是什么缘故?”太祖说:“这个不难知道,谁不想居处在这个位置上呢?”石守信等人叩头说:“您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上天的意志已经确定,谁敢存有异心?”太祖说:“不过你们虽然没有这样的想法,能把你们部下那些想要富贵的人怎么样呢?有一天黄袍加到了你们身上,你们即使想不做,也不可能了。”石守信等人都叩头,流着眼泪说:“我们愚鲁而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希望您怜悯我们指示一条可以生存的道路。”太祖说:“人的一生像一匹快马越过缝隙一样,所以那些喜欢富贵的人不过多积攒金银,自己多多快乐,使自己的子孙不不至于贫穷困乏罢了。你们这些人为什么不放弃兵权,选择方便上好的土地与房宅,买下来,作为后代子孙的永久基业;再多购置乐伎舞女,每天喝酒作乐,终养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忌,上下全都安妥,不是也很好吗?”石守信等人都拜谢说:“陛下替我们考虑到这种地步,这种恩德正是所谓的让死人复活,让骨头长肉啊!”第二天,都假称有病,请求解去兵权。太祖答应他们的请求,让他们以闲散的官职回府,为安抚而赐给他们的财物很多,并和他们缔结姻亲。
司马光《涑水纪闻》
2、司马光《训子孙》原文及翻译译文
司马光《训子孙》原文及翻译司马光
译文翻译【原文】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而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为人父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然果能利之者鲜矣。何以言之?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遣之,田畴连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麦盈囷仓,金帛充箧笥,慊慊然求之尤未足,施施然自以为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然不知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自于十数年中,勤身苦体以聚之,而子孙以岁时之间,奢蘼游荡以散之,反笑其祖考之愚,不知自娱,又怨其吝啬无恩于我而厉之也。
夫生生之资,固人所不能无,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为累矣。使其子孙果贤耶,岂疏粝布褐不能自营,死于道路乎?其不贤也。虽积金满堂室,又奚益哉?故多藏以遗子孙者,吾见其愚之甚。然则圣贤不预子孙之匮乏耶?何为其然也,昔者圣贤遗子孙以廉以俭。
【译文】
有德行的人都是从俭朴中培养出来的。俭朴就会减少欲望,君子少欲就不会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小人少欲就能自谨其身,节约费用,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裕。所以说:俭和德同时并存。奢侈就会有过多的欲求,君子欲求过多就会贪图富贵,乱道招祸;小人欲求过多就会贪求浪费,使家庭破败,便自身丧命,这样他们做官必然接受贿赂,住在乡野必然成为盗贼,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做长辈的没有不想为后代谋福利的。但是真正能给后代带来福利的实在太少,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为后代谋福利的人,只不过广泛地经营生计来留给后代,他们已经有田地阡陌相连了,有住宅商店横跨街坊,有满仓的粟麦,有满箱的金银布匹,心里还是感到不满足,不肯停止营求,喜悦自得地认为这些财物子子孙孙累世都用不完了,但他们不知道用仁义方正的品行去教诲子女,用礼仪法则来治理家庭。这样自己通过十几年勤劳幸苦聚积得来的财富,
子孙却会在一年的时间内奢侈淫靡、游乐放荡而把它们用光,还反过来嘲笑祖先们的愚蠢,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娱乐,又怨恨祖先原先过于吝啬,对他们不恩宠,过于严厉。
人所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固然不可缺少,但不要追求过多,过多就会成为牵累。假如他的子孙真的贤能,难道粗粮粗布者不能自己经营生计却因饥寒死于道路吗?假如他的子孙不贤能,即使积累了满屋黄金,又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储藏过多财物而留给子孙的人,我觉得他太愚蠢了。那么,难道圣人就不管子孙的贫困了吗?我要说:过去那些圣贤留给子孙的是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
3、司马光《猫虪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司马光《猫虪传》原文及翻译司马光
原文:
仁义,天德也。天不独施之于人,凡物之有性识者咸有之,顾所赋有厚薄也。余家有猫曰虪(读shū),每与众猫食,常退处于后,俟众猫饱,尽去,然后进食之。有复还者,又退避之。他猫生子多者,虪乃分置其栖,与己子并乳之。有顽猫不知其德于己,乃食虪之子,虪亦不
与较。家人见虪在旁,以为共食之,以畜自食其子不祥而痛笞之,弃于僧舍。僧饲之,不食。匿笼中,近旬日,饿且死。家人怜且返之,至家然后食。家人每得幼猫,辄令虪母之。尝为他猫子搏犬,犬噬之几死,人救获免。及死,余命贮篦中,葬于西园。昔韩文公作《猫相乳说》,以为北平王之德感应召致,及余家有虪,乃知物性各于其类,自有善恶。韩子之说,几于谄耳。嗟乎!人有不知仁义,贪冒争夺,病人以利己者,闻虪所为,得无愧哉!
(取材于司马光《猫虪传》)
译文:
仁义是上天赋予的品德。上天不单单将它赋予人类,凡是有天分的物种都有,只是(上天)赋予的有多有少(罢了)。我家有一只猫名叫,每次与其它猫一起吃饭,(它)常常退到后面,等其它猫吃饱,都离开了,这之后(它)才过去吃。有(其它猫)又回来(吃)的,(就)又退后躲开。其它猫有生孩子较多的,就分(一些幼仔)放在自己窝里,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哺乳。有(一只)顽劣的猫不懂得对自己有恩,竟然吃掉了的孩子,也不与它计较。家里人看见在旁边,以为(与顽劣的猫)一起吃掉了自己的孩子,认为畜类自己吃掉自己的孩子很不吉利,就狠狠地鞭打了,将抛弃到僧舍。僧人喂食,不吃。(僧人将)放在笼子中,将近十天,(一直不吃饭)快要饿死了。
家里人可怜它,将它带回家,回到家后(才)吃东西。家里人每次得到幼猫,就让哺育。曾经为了(保护)其它猫的孩子与狗搏斗,狗咬他,差一点把它咬死,有人救(它)才得以幸免。等到死去,我命人放在竹篮中,埋葬在西园。过去韩文公写《猫相乳说》,认为(猫相乳是)受北平王的高尚品德感化(才)达到的,等到我家有了,(我)才了解物类天性各有不同,本自有善有恶。韩愈的说法,差不多接近谄媚了。唉!那些不知仁义,贪婪相争,损人利己的人,听到做的事,难道不惭愧吗!
4、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
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司马光
原文: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且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蜀人之祔①也,同垄而异圹。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因曰:“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
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
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