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以雨名 志喜也译文全文翻译
这个亭子以雨命名,以纪念一个节日事件。用途:使用。
  “亭以雨名志喜也”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篇散文《喜雨亭记》,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
  《喜雨亭记》原文
  喜雨亭记
北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志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直到明年,我才开始治理官邸。大殿北面的亭子,南面挖有水池,植树排水,作为休憩之所。是年春,雨麦在岐山之阳,占年。不下雨的时候,老百姓觉得是杞人忧天。
三月,毛毅下雨,但是甲子下雨。人们认为这还不够。丁卯大雨三天就停了。官在朝庆,商在城唱,农在野待,忧者喜,病者好,吾亭适。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
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喜雨亭记》翻译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
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直到扶风二年才开始修建官邸。我在正房北面建了一个亭子,南面挖了一个池塘,引了流水,种了树,作为休息的地方。今年春天,岐山南部下了一场麦雨。我占卜此事,以为今年会有个好年景。然而,在那之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人民很担心。
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
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
人家说是太守,太守却说没这个权力。感谢天子,天子也否认。它属于创造者,创造者不把它当成自己的功劳,它属于空间。然而空间太空灵,无法命名,所以我用它来命名我的亭子。
  《喜雨亭记》注释
  1、志:记。
  2、周公得禾,以名其书:周成王得一种“异禾”,转送周公,周公遂作《嘉禾》一篇。
  3、汉武得鼎,以名其年:汉武帝元狩七年(前116),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为元鼎元年。《通鉴考异》认为得宝鼎应在元鼎四年,元鼎年号是后来追改的。
  4、叔孙胜敌,以名其子: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抵抗北狄入侵,取胜并俘获北狄国君侨如。叔孙得臣遂更其子名为“侨如”。
  5、扶风:凤翔府。
  6、明年:第二年。
  7、治:修建。
8.雨麦:麦苗变绿的时候正好下雨。
  9、占:占卜。
10.有一年:下一年有粮,引申为大丰收。
  11、弥:整、满。
  12、雨,下雨。
  13、乙卯:农历四月初二。
14.甲子:农历四月十一。
译文翻译 15.丁卯:农历四月十四。
  16、相与:汇聚。
  17、贾:指坐商。
  18、忭:欢乐、喜悦。
  19、适:恰巧。
  20、属:同“嘱”,意为劝酒。
  21、禾:谷子,即小米。
  22、荐饥:古人说:“连岁不熟曰荐”,因此“荐饥”意应为:连续饥荒。
  23、滋:增多。
  24、炽:旺盛。
25.悠悠:一种悠闲、舒适、无忧无虑的样子。
  26、斯:这些。
  27、赐:给予。
28.我指的是短衣服,这里指的是所有的衣服。
  29、伊:语助词,无意.
  30、不:通“否”,意为不然。
31.创世:造物主(即上帝)或指天。
  32、冥冥:高远渺茫。
  《喜雨亭记》赏析
  苏轼为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这篇文章正体现了这种写作风格。以写雨致喜最后名亭为例,雨麦占吉、弥月不雨、乙卯乃雨、甲子又雨、丁卯大雨,本是枯燥乏味的罗列,为了说明个中因由,上述交待必须要有,所谓的“行”就表现在这里。
没有“乃雨”、“又雨”、“大雨”的层层蓄势,行文不到家,下文展开便没有依托,所以这个过程非有不可。苏轼精于文字技巧,安排错落有致,跌宕起伏,有关“雨”的叙述正说明了这一点。
根据文章需要,该行者自当行,做到这点似乎要容易些。最难驾驭的莫过于“不可不止”。苏文中“雨”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了,如何与名亭相关联,关键在于怎样恰当地选择“停止点”。
文中言“雨”而后,又以描写各阶层人民“喜雨”之状继其后,尤其妙不可言的是,“忧者以喜,病者以愈”,把喜庆气氛推人高潮。
在万民庆贺喜雨降临的浓染之中,苏轼笔锋聚转,信笔带过“吾亭适成”,不仅衔接自然得体,而且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真可谓多一笔则冗,少一笔则亏,已到了“不可不止”的地步。
  《喜雨亭记》创作背景
  苏轼于嘉祐六年(1061年)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今陕西凤翔)府判官。次年,开始修建房舍,并在公馆北面建了一座亭子,作为休息之所。这年春天久旱不雨,亭子建成时,碰巧下了一场大雨,民众欢欣,于是为此亭命名为“喜雨亭”,并写下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