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欧化”与“归化
翻译中的“欧化”与“归化”
摘要:“欧化”与“归化”是翻译界讨论已久的话题。本文开篇谈论了“欧化”与“归化”的定义和出现的原因,然后分析了“欧化”与“归化”的利弊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对“欧化”和“归化”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翻译、欧化、归化
正文:
汉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这种语言中的语法意义主要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语序等词汇手段来表达。汉语所注重的是“意合”。
然而,自晚清以后,尤其是五四运动时期,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西学东渐,汉语的体系逐渐受到冲击。“随着和西方精神的接触,一种逐渐增长的形式化趋势引入汉语”。西方语言是一种综合性语言,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注重“形合”。这两者的差异就造成了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欧化”与“归化”问题。尤其是在五四文学时期,“欧化”与“归化”成为当时翻
译界集中讨论的话题。
“欧化”,顾名思义,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使译文在特点、习惯或思想放慢尽量保持欧洲的模式。在语法上讲,就是照搬西方语言的框架,或模仿西方语言语法形式去构建汉语语法体系。简而言之,就是模仿英语的表达形式,或者把汉语句子直接套入英语的句子结构模式。
“归化”就是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美国学者Venuti 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总之,归化的翻译为了迎合接受者的口味,总是依照译入语的特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规范对译入文本进行调整。译文翻译
归化翻译法能够把译文翻译成符合中国人表达习惯的文本,译出的译文通顺易懂,不乏艺术感染力,但译文难免有拘泥于原文之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损译作。欧化翻译法能够使译文最大限度的尊重原文,但是中外语言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语言表达的效果上,不及归化翻译法更容易使人读懂。
如果为了追求译文的流利而牺牲了原文的意义是不可取的。然而,一味的尊重原文,而忽略
了读者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可取的。“过分美化的译文和过分拘泥于原作的译文都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与原作拉开了较大的距离,都会给译文带来损害。”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原文所要传达的准确意思,也要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欧化”与“归化”两种策略中到平衡点。
例如,一些宗教用语,它是一个民族的信仰问题,绝不可滥用和误用。因此要尊重该民族的信仰,采用欧化这种方式就比较合适。另外,各种文化中都有一些独特的词语或短语,像西方的sandwich hot dog,译为 “三明治 “热狗,而中国的饺子和豆腐被引进国外就称之为 jiaozi tofu,因为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无法完全等同,我们最好就采用欧化的翻译方法。
然而,对于一些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习语,就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因为这些习语是在一个相似的文化背景下渐渐形成的,在两种文化背景中都有相同的意思,归化翻译既不失原文的彩,又符合了读者的表达习惯。如Self do, self have——自作自受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总之,翻译的目的就是消除或减少原著和译本之间的差别,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欧化与
归化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无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译者应该在忠于读者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再现原文风貌。
参考文献: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路易˙加迪《文化与时间》浙江人民出版社
《论文化差异影响下的翻译异化与归化》www.fabiao168(作者不详)
王力《中国语法学理论》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