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中考导航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3. 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坦荡如砥”“旁逸斜出”“倔强”“不折不挠”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赏析散文中的象征、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是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的易考点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托物言志散文
概念及特点
托物言志散文一般借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者表达作者的思考。因此,对这类散文的写作,作者往往先细致描绘某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常常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这一事物某种象征意义,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志向,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微点拨】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1者的范围大小不同。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主要是着眼于局部的语言表达效果;象征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文章立意上,是借助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②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在表达象征意义之前,往往需要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突出其某方面的特点,为赋予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比喻则不需要。③两者的介绍对象不同。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通常都是具体的;象征中被象征的本体,即概念、思想或感情等多是抽象的,象征体则是具体的。
知识点02  作者、背景、文题、主旨
1、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茅盾全集》第十二卷。有改动。文章写于1941年3月,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这期间,作者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文题解读
  “白杨”是作者描写和讴歌的对象;“礼赞”指用崇敬的心情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文题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基调。
4、主旨点睛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礼赞了他们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抒发了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即学即练1
本课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运用了象征手法。
知识点03  内容安排和写作手法
1作者是怎样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
开篇作者便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接着,从生存环境、外部形态、内在气质三个方面写白杨树的“不平凡”。先写其生存环境——黄土高原,再从外形写到气质。最后在抒情与议论中言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直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突出主题。
2、“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作者这样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3、白杨树外形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体特征的?
  白杨树的总体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作者是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的。
4、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怎样揭示出来的?
第7段,作者连用四个反问句:第一句是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段则通过主旨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直接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微点拨】文中的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以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协调和完整。
知识点04  字词积累
1字音
(kěn)  主(zǎi)  倦(dài)  枝(yā) 圈(yùn)    倔强(jué jiàng)    婆(suō)  枝(qiú ) 然(wǎn) 秀(qí) 妙手得(ǒu)  坦荡如(dǐ)  潜滋暗长(qián) 恹欲睡(yān) 旁斜出(yì) 不折不(náo) 木(nán) 炼(chuí)
2.词义
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质地极细的磨刀石。
倦怠:因疲劳而放松。疲乏。困倦。怠,松懈。
潜滋暗长:暗暗的生长。滋,生长。
恹恹: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能力拓展
赏析文学作品中的欲扬先抑
1.考点解说
“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又叫“先抑后扬”,是一种人物描写技法。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写作手法。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低处落笔。用欲扬先抑的方法,能使文章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赏析文学作品中的欲扬先抑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常考点。
2.设问方式
(1)本文最突出的写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文章中,欲扬先抑、对比、衬托等手法运用自如,试择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3.答题模板
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写……,是“抑”;后写…,是“扬”,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使文章情感更加真挚动人,突出主题。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    )
托物言志的散文A. 婆(suō)     滋暗长(qián)    主(zǎi)    强挺立(juè)
B. 开(kěn)     无边无(yín)    倦(dài)     枝(qiú)
C. 炼(chuí)    秀(qí)        外(qiào)    恹欲睡(yàn)
D. 子(zhān)  旁斜出(yì)      出(fàn)     坦荡如(dǐ)
【答案】D
【解析】A.“倔”应读“jué”;B.“垠”应读“yín”;C.“壳”应读“ké”,“恹”应读“yān”。故选D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宰    倦怠      纵横绝荡    B. 奔驰      锤练      妙手偶得
C. 挺拔     晕圈      坚强不曲    D. 伟岸      顽固      傲然耸立
【答案】D
【解析】A.“纵横绝荡”应为“纵横决荡”;B.“锤练”应为“锤炼”;C.“坚强不曲”应为“坚强不屈”;
D.全部正确。故选D。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不折不挠的不竭动力。
B. 看着母亲离开的背影,一种感情已经潜滋暗长了。
C. 办公室的小王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事们的喜欢。
D. 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帖,无处不耐人寻味。
【答案】C
【解析】“坦荡如砥”形容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本句用于形容待人接物不恰当。故选C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B.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D.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答案】B
【解析】B.有误,“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是对人物语言的完整引用,后面的句号应位于后引号前。故选B。 
5.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比喻)
B.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反问)
C. 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拟人)
D. 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比喻、设问)
【答案】C
【解析】C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C。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_________;如果叶子也不漂亮,也许_________;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_________。
A. 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B. 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C. 叶子会青翠欲滴  枝干会错落有致  体态会绰约生姿
D. 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答案】C
【解析】由语段第一处横线后面的句子“如果叶子也不漂亮”可知,第一处横线上应该填“叶子会青翠欲滴”;由第二处横线后面的句子“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可知,第二处横线上应该填“枝干会错落有致”;最后一处横线上就应该是“体态会绰约生姿”。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