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景公饮酒数日而乐”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景公饮酒数日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左右曰:“仁人亦乐是乎?”梁丘据对曰:“仁人之耳目,亦犹人也,夫奚为独不乐此也?”公曰:“趣驾迎晏子。”
晏子朝服而至,受觞,再拜。公曰:“寡人甚乐此乐,欲与夫子共之,请去礼。”晏子对曰:“君之言过矣!臣皆欲去礼以事君,婴恐君之不欲也,今齐国五尺之童子,力皆过婴,又能胜君,然而不敢乱者,畏礼义也。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以事其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婴闻之,人君无礼,无以临邦;大夫无礼,官吏不恭;父子无礼,其家必凶;兄弟无礼,不能久同。《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故礼不可去也。”公曰:“寡人不敏,无良左右,淫蛊寡人,以至于此,请杀之。”晏子曰:“左右何罪?君若无礼,则好礼者去,无礼者至;君若好礼,则有礼者至,无礼者去。”公曰:“善。请易衣革冠,更受命。”晏子避走,立乎门外。
公令人粪洒改席,召晏子,衣冠以迎。晏子入门,三让,升阶,用三献礼焉,嗛酒尝膳,再拜,告餍而出。公下拜,送之门,反,命撤酒去乐,曰:“吾以彰晏子之教也。”
景公游于菑,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自以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速,则又乘。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行哭而往。至,景公操玉加于晏子尸上而哭之,涕沾襟。
章子谏曰:“非礼也。”公曰:“安用礼乎?昔者吾与夫子游于公阜之上,一日而三不听寡人,今其孰能然乎!吾失夫子则亡晏子春秋翻译,何礼之有?夫子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佚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不加于寡人,而加于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夫。”免而哭,哀尽而去。
(取材于《晏子春秋》,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趣驾迎晏子 趣:赶紧
B.告餍而出 餍:吃饱
C.比至于国者 比:等到
D.免而哭 免:避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之言过矣 何礼之有
B.无以使其下 其家必凶
C.以有礼也 吾以彰晏子之教也
D.行哭而往 而加于夫子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人如果不讲礼义,为什么不早点儿死掉
B.寡人不敏,无良左右,淫蛊寡人 我不聪明,身边不良的人,过分地蛊惑我
C.用三献礼焉,嗛酒尝膳 用献酒三次的礼节,含了一口酒,吃了一口菜
D.寡人犹且淫佚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 我还是过于放纵却不知收敛,把怨恨深深地积聚在百姓身上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左右何罪?君若无礼,则好礼者去,无礼者至。
②自以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速,则又乘。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公让晏子去掉礼数与之同乐,引发了晏子对“礼”的阐述。
B.晏子认为如今人民不敢造反作乱,其原因在于畏惧礼义。
C.景公听取了晏子的建议,立即当面换好服装并重新安排酒席。
D.晏子死后,景公不拘礼制地哭悼,足见晏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6.晏子死后,景公感叹“吾失夫子则亡”,请以文中内容为例分析景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答案】
1.D
2.B
3.D
4.①身边的人有什么罪?您如果不讲礼义,那么爱好礼义的人就会离您而去,不讲礼义的人就会到来。②自认为车太慢了,就下车急走,知道急走还是比不上乘车快,就又乘车。
5.C
6.①晏子能够站在景公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如:当景公要与晏子去礼共乐时,晏子当即指出了这样对景公不利。②晏子能够引导景公明道理(或:辨是非),如:当景公要杀“无良左右”时,晏子使景公明白了问题不在于“左右”,而在于景公的喜好。③晏子敢于(或: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景公的错误,如:晏子能够没日没夜地指摘景公,一丝一毫也不遗漏。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
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D项,“免”在句中的意思是“摘下(帽子)”。故选D。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B项,代词,他的;A项,助词,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连词,因为/介词,用;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故选B。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题中D项,应译为“我还是过于放纵却不知收敛,使百姓深深地积聚了怨恨”。故选D。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左右:身边的人;若:如果;则:那么;
去:离去;至:到来;以为:认为;迟:车太慢;趋:急走;若:比不上。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不是“当面换好服装”,应是“晏子回避走开后,景公重新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故选C。
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中的要点的题目,要求以文中内容为例分析景公感叹“吾失夫子则亡”的原因,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故礼不可去也”“左右何罪?君若无礼,则好礼者去,无礼者至”“君若好礼,则有礼者至,无礼者去”“夫子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概括答题要点。
参考译文:
齐景公一连好几天喝酒取乐,(竟)解开衣服,摘掉帽子,亲自敲打盆瓮,问身边的人说:“仁德的人也喜欢这样吗?”梁丘据回答说:“仁德的人的耳朵和眼睛,也和普通人一样,为什么惟独他们就不喜欢这样呢?”景公说:“快驾车去把晏子接来。”
晏子穿着上朝的礼服来了,接过一杯酒,拜了两拜。景公说:“我很喜欢这样饮酒取乐,(并且)想同您共享此乐,请去掉礼节。”晏子回答说:“您的话错了!臣都想去掉礼节来服侍您,我担心您不想这样,如今齐国五尺高的小孩,力气都超过我,又能胜过您,然而不敢作乱的缘故,是畏惧礼义。上级如果不讲礼义,就不能役使他的下级;下级如果不讲礼义,就不能服侍他的上级。人比禽兽高贵的原因,(就是)因为有礼义。我听说,国君(如果)不讲礼义,就不能治理邦国;大夫(如果)不讲礼义,官吏(对他)就会不恭敬;父子间不讲礼义,他的家庭必定不吉利;兄弟之间不讲礼义,不能长久地同心同德。《诗经》说:‘人如果不讲礼义,为什么不早点死掉?’因此礼义是不能去掉的。”景公说:“我不聪明,身边左右不良的人,过分地蛊惑我,以致弄成这样,请让我杀掉他们。”晏子说:“身边的人有什么罪?您如果不讲礼义,那么爱好礼义的人会离您而去,不讲礼义的人会接踵而来;您如果爱好礼义,那么讲礼义的人会来到您的身边,不讲礼义的人只得远远地走开。”景公说:“好。请允许我换掉衣帽,重新(安排酒席)受教。”晏子回避走开,站在门外。
景公命令人打扫后重新安排酒席,召见晏子,穿好衣服、戴上帽子来迎接(晏子)。晏子进门,谦让了三次,登上台阶,使用献酒三次的礼节,含了一口酒,尝了一点菜,拜了两拜,酒足饭饱后告辞出去。景公下拜,(把晏子)送到门口,回来后,命令撤下酒席、停止鼓乐,说:“我用这来彰显晏子的教诲啊。”
景公正在菑游玩,听说晏子死了,就催促赶快用肥马驾车赶回去。(车跑得很快,但)景公还认为太慢了,就下车急走;知道急走还是比不上乘车快,又乘车赶路。等到了国都,四下奔走,哭着去晏子家。到了那里,景公将一块玉放在晏子的尸体上失声痛哭,眼泪沾湿了衣襟。
章子规劝说:“(这)不符合礼(的规定)。”景公说:“为什么要用礼呢?从前我同晏子一同游公阜,(晏子)在一天之内三次(对我劝谏)而不听从于我,现在谁能这样做呢?我失去了晏子,简直就活不下去了,还有什么礼节可言呢?晏子日日夜夜责备我,不留一点余地,我还是纵欲放荡不知道收敛,使百姓深深地积聚了怨恨。现在天在齐国降下灾祸,灾祸不落在我头上,却落在晏子头上,齐国危险了,百姓的疾苦将向谁诉说啊!”摘下帽子痛哭,极尽哀伤之后离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