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原文及翻译
3晏子春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学习目标1.读诵《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则。
理解文章,感情人生,休养身心。
2.通过学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使学生懂得:勇敢实践的人才可能获得成功,不倦前行的人才会有机会到达目的地,勤学善思的人终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知识链接《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
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
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
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
学习内容一、入境生趣导入:多媒体播放《士兵突击》中的图片:
许三多,一个蜗居穷山沟的楞头青、一个孬兵,却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走向了国际军事比赛的领奖台;一个连亲爹都歧视的龟儿子,赢得了中国军人的骄傲;一个心理有残缺的弱者,凭借智慧和毅力向世人证实了自身的价值…… 许三多用行动证实了自己的价值!为活着有意义他选择了一条艰辛的路!钢七连的一句口号:不抛弃,不放弃引入:《晏子春秋》了解晏子生平: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
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人们都很尊重他。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放弃),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读原文,了解文意,理解内涵,用自己的话解释全文。
晏子春秋翻译)梁丘据对晏子说:自己到死的时候也追不上先生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
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经常做个不停,行个不止。
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四、共同研讨,反思学习1、学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迪?2、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可以把坚硬的石头滴穿。
它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坚持。
同样,一个人做事,只有热心不行,还应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
古代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两个人都想到南海去。
富和尚准备了很长时间,还没有成行;穷和尚只拿着一只瓶、一只钵就出发了。
等到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没有走。
这个故事是对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最好的注解。
请你再想一想,在你了解的史实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事例,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展示提升(聆听圣人之言,修身养性。
)小刚的爸爸原来是一个工厂的副厂长,后来工厂倒闭了,他也下了岗。
看到人家一个个都在忙着工作,自己苦于没有什么本领,不到出路,整天愁眉苦脸,躲在家里抽闷烟。
如果你是小刚的同学,在学了这篇文章后,你应该怎样去劝说小刚的爸爸,让他重新振作起来?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做事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只有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才能获得成功。
达标检测背诵选文,谈谈感受学习小结学生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
反思不足。
利过则为败学习目标1.读诵《利过则为败》一则,理解文意,感情生活,休养身心。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明白:所获取的利益超过了应得之限就会败亡。
知识链接晏婴晏婴(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
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
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
内辅国政,屡谏齐王。
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学习内容一、入境生趣导入:历史上有些身居高位的人,不思为民造福,只想聚敛钱财,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身败名裂。
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足欲则亡》的案例……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自由读、点名读、集体读)庆氏亡,分其邑,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晏子勿受.子尾曰:富者,人之所欲也,何独弗欲?晏子对曰:庆氏之邑足欲,故亡.吾邑不足欲也,益之以邶殿,迺足欲;足欲,亡无日矣.在外不得宰吾一邑,不受邶殿,非恶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慢,谓之幅利,利过则为败,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读原文,了解文意,理解内涵,用自己的话解释全文。
)庆氏逃亡后,齐国的大臣们瓜分他的封邑,把邶殿一带分给晏子,那里有六十个边邑。
晏子不要。
子尾说:富有是人人都想要的,为什么偏偏您不要?晏子说:庆氏的城邑很多,满足了他的欲望,所以逃亡。
我的城邑不能满足欲望,把邶殿加上,就满足了;讨厌富有,是怕失掉富有。
富有就像布帛一样有一定的宽度,给它规定宽度,使它不能改变。
都想生活丰厚,器用便利,因此就要端正品德加以节制,让财富不要匮乏,也不要过头,这就叫限制私利。
私利过了头就会坏事,我不敢贪多,就是所说的限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