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那么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那么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假设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衣不务于隅眦之削,冠无觚羸之理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首服足以修敬,而不重也,身服足以行洁,而不害于动作。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②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那么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那么亦与民而仇矣。假设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那么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晏子春秋翻译  公曰:“然那么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假设死者刑,假设刑者罚,假设罚者免。假设此三言者,樱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假设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 ③关市:指集市。讥:查,盘问。
  9.对以下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假设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快乐
  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 文:花纹
  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
  D. 宗君而处身 宗:尊崇
  10.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如此,那么诸侯其至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服之轻重便于身青,取之于蓝
  C. 然那么曷以禄夫子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 关市讥而不征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11.以下对文中斜体字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B.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C.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D. 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保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
  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气。
  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的 主张。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4分)
  (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3分)
  (3)是那么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3分)
  参考答案
  9、选B,不应该解释为“花纹”,而应该解释为“动词,进行纹饰”。
  10、选D,“而”都是表“但是”,转折连词。
  11、选A。
  12、选C。
  13.
  (1)后来不住橧巢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
  (2)主公希望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主公的话过分了。
  (3)这样那么就可以了。虽然这样,难道你不想追求富贵吗?
  参考译文(局部)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
  晏子答复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保护 ,果断地行善,天下
人都心怀他们的'统治规律而归服于他们的最正确行为方式,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 众快乐的原因。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衣服不要致力于角落削领,帽子没有残破的酒杯状,身上穿的衣服不要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况且古人曾有穿着补缀卷领的衣服而统一天下的,他们的最正确行为方式是喜好人的生存而厌恶杀戮,节制君上而下有盈余,天下人不是朝拜衣服,而是共同归向于最正确行为方式。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而不厌恶的人,给予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宫室,而是共同归向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头上戴的帽子足以表示敬肃,而不求贵重;身上穿的衣服足以使行动干净利落,而不有害于活动。衣服的轻重方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 。后来不住橧巢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因此修建明堂的原那么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能纹饰,木建筑物不能镂刻,指示民众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过于足以敬肃的程度,宫室的壮美已过于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是与民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治理,希望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
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巧妙,花纹彰显的观看而不厌倦,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国家的危险,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主公希望招徕诸侯,不是很难吗?主公的话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