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秋雨余秋雨读后感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刘老师导语:
“故乡”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可以包罗万象。很多孩子写作文时,总是会为自己的作文戴一个很大的帽子,诸如“我的故乡”等之类的,这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甚至是普通的作家来说,都是一大忌。因为话题包含的范围很广,倾之力,也很难写好。
余秋雨今年雨水特别多,就连我所在的这个干旱少雨的北方城市,往往被北方性格感染掉凶悍的雨水也像在夜风下徐徐生起来的风,在细腻柔情地抚摸着黑黢黢的视线,不停止。
雨水很多,却不大,让一些窸窸窣窣的浪漫情调,缓缓升腾起来。一把把五颜六如同绽放正酣的花朵的雨伞,被一个个靓丽的身影撑着。雨水在雨伞下形成一个个移动的蒙古包,遮掩住脂粉修饰出来的美。
这个北方城市罕见的雨季,显得楚楚动人了。
站在雨中,我没有打伞。被雨水淋湿的头发,一粒粒水珠欢快自由地在我脸上舞蹈。所看见的雨景,就显得更加朦胧可掬。
这是一座北方城市,可能几十年也不会遇见这样一场没完没了的雨。很显然,对于老天这样的安排,习惯少雨的这座城市,有些猝不及防,或者多少有些憎恶。这些浑身写满暧昧绵长的雨水,是怎么也不能和粗粝旷达沾边的。
人们哭丧着脸,在雨伞下,惆怅、无语。
而这些,却让我想起了故乡的秋雨。故乡的秋雨也是连绵不绝的。它更像是割舍不断的爱恋,走出去两步,再退回来。于是,不断地徘徊,不愿离去。
我的故乡在陕北。陕北给世人的感觉,是一个一辈子也不会下雨的贫瘠的黄土高原,它给人留下的印象,莫过于那一箍箍在山地上挖出来呈土黄的窑洞,以及仿佛再怎么洗涤都不会褪掉的亘古荒凉。世人也许不知道,陕北的雨水,是积攒到秋天,一股脑全部交给大地的。
秋天的陕北,是迷人的。迷人的庄稼地,让人心生喜念。黄格灿灿的玉米棒子,红格丹丹的枣子……沉甸甸的谷穗,喜洋洋的笑脸,都在秋天的这个时间,光彩夺目。
秋收是美好的,秋天连绵不断的雨水,更是喜人的。
秋天的陕北,一个个用庄稼茬子垛起来的柴堆,总能看到,咕咕咕休憩的老鸡带着一窝姗姗学步碎鸡仔,偎依在柴堆的下面。细小圆润的小眼睛,四处张罗着,捕获着。雨水淅淅沥沥地下着,丝毫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雅兴。
它们是幸福的。就像此时盘腿坐在火炕上叼着一根木制的长烟锅子的农人,享受着文人骚客眼中的闲情雅兴。成结队的雨丝,就从刚刚收拾完庄稼的黄土地上,迈着着妙曼的身姿,吟唱着动情的曲子,落下。
屋檐下早已放好的盆盆罐罐,在雨滴的亲吻下,偷偷地乐着。那似乎从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洞房里传出来扭扭捏捏的声音,更像是帕米尔高原上秃鹫掠过留下的和着河水叮咚的惹人欢喜的天籁。滴水落下的节奏,有时急促,有时缓慢。
一会儿是慷慨激昂的交响乐,一会又是柔情似水的溢满爱与恨的缠绵曲。忙碌了半个月困顿的农人,眯着眼睛,抽着旱烟,别有风趣。此时,一年劳作的疲倦,像是那经历过沧桑凄凉的岁月,转瞬消失。
秋雨中面露悦的农人,像山崖崖第二次绽放的苹果花,异常绚烂。
衣兜里揣着没来得及炒熟的生瓜子,圪蹴在土圪梁梁上,和伙伴们,将吐下的瓜子皮,埋进那仿佛泛着微微温暖的土地。抑或随手摘几颗在秋雨中沐浴的大枣,扔在嘴里,甜丝丝的。
秋雨很细,像线条一样,丝丝缕缕。秋雨很小,小得都顾不上聚在一起远去就渗进大地。雨水是温暖而又细润的,温暖是雨水给农人迎面扑来的感触,细润是雨水带给人内心微微的颤动。
小时候的我,就生活在这样的场景中。
如今,故乡的概念,已然日渐模糊,何况一场故乡的秋雨!
我贪婪地张望着这个北方城市就像故乡秋雨一样的雨水,似乎在寻一条穿梭在故乡沟沟壑壑中崎岖不平的山路。可是,眼前突然闪现出来的那条熟稔的山路,这么些年了,却愈加坎坷了!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于心,思于心。其人,其文,始终是心头情感的沉积;其思,其忧,更是我们精神所皈依的图腾。
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中国的历史走了太远了,中华的文化也沉积了太久了,迎面是一个新的千年,一个新的世纪,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也该抖抖身上的尘土,盘点一下自己的包裹了,余秋雨先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开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写道:“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文章中没有细节,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水胜迹,但却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涵着深刻的思考。残垣断壁中,那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了我。人生感悟散文
走进废墟,体会着历史的沧桑,品味着文化的内涵。在敦煌,他怀着无比的热情赞美民族代代相传承的对美与善的艺术的追求与表达;也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面对“道士塔”,揭开民族的伤疤,目光黯淡地心痛于近代内忧外患中民族精神的沦陷和流失。
他驻足桃花、春雨、小桥、流水的“江南小镇”,面对“白发苏州”怆然发问,现代的中国社会中,从那些紧闭的老房子里“应该走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文化与传统应该怎样的保留与传承”才可以使“中国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相自立。”
他告诉我们,江南小镇的重生、历史归属感的重生、民族归属感的重生,需要“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需要“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的安适的书斋”,需要“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
他反省整个民族的文化。他从“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评论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一个文化盛败的因由。在晋商大院里,在“历史的暗角”思索民族软肋与民族精神的缺陷。他关心文人的命运,关心孕育这些文人的母语文化,关心我们的文化的根源,更关心我们文化的发展,并且关心着所有的文化的发展。
他为所有游离在本土文化荒漠中的人们发问:“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比所有的人看的更远、更真实、更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