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集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
人生感悟散文    朱自清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父亲开着一个小杂货铺,全家六口过着平淡而温馨的生活。读书是朱自清最大的快乐。不管是在私塾读书,还是到北京大学念书,他都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的养料,几乎没有体验过苦难和失败。十五岁那年,朱自清从中学到北大,经过三年的学习,于191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20年起,他先后在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教中学,但这并不能满足他追求真理的愿望。 1921年,他为了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只身来到当时被军阀统治着的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925年,朱自清进清华大学任教,第二年又考取了英国留学生。朱自清出国前的哲学老师是冯友兰。 1928年,朱自清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这期间,他看到了帝国主义列强对我们中国的野蛮侵略,以及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贫困;亲眼看到了旧中国的愚昧落后和劳动人民的苦难。使他感受到了,中国要强大,中国人民要富裕,必须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朱自清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执著地努力着,希望能用手中的笔改变现状。但是,不久,
由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北洋军阀也趁机复活,横行霸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朱自清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他始终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对祖国和人民充满了热爱。在《匆匆》这篇散文中,他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刻认识,以及内心的从容与坦然。
    对于每一件事情,朱自清都能做到非常认真的对待,可见其对事情的重视程度。他不仅喜欢将自己所见所闻写出来,而且总是能在笔下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这篇散文中,他提到他居住的北京城。那些古老的建筑、城墙、街道,让他记忆犹新。街道上的人流,形形,各种各样。这些都是作者多年所见所闻的集合,既能写出各种事物的特点,又能展示出这座城市的风貌。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像朱自清那样认真对待,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和幸福。
    在作者心中,北京是一座有生气的城市,我们则是一个年轻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