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一、小学生调查报告调查背景
当今社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大约有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的问题,存在厌学、抑郁等病症的少年儿童也明显增多。学生厌学、抑郁、暴力……等许多极端的事例也说明,现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无视。
随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严重,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作为教师,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性和严重性,应该从我们自身做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他们一个更加快乐的童年。
二、调查意义
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人类将面临多方面严峻挑战,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
了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条件,而当今社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厌学、焦虑、抑郁、暴力等心理疾问题不断出现。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至关重要。而学校作为教书育人机构,在心理健康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和辅导是义不容辞的。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在学小学时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必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有鉴于此,我们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了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困扰小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从而为在XX区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XX市XX区一至六年级的班主任。
调查内容为:“XX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分为低年级(1-3年级)问卷和高年级(4-6年级)问卷两类,采用随机抽样、问卷
调查的方式,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对XX区XX个学校共XX位班主任进行调查,累计发放问卷XX份,收回有效问卷XX份,有效应答率约为100.00%。
在调查中,我们分别从小学生的入学不适应,人际关系、挫折适应、冲动倾向、青春期心理,学习焦虑、厌学及性格等方面进展调查,旨在考察学生智力智能发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认识自我、良好的情绪、心理承受能力等,从而为进一步分析XX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提供了理论根据。
四、调查结果
通过这个调查,我们可以很直观得了解到小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自责倾向:在低年级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存在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参加学校活动,见到陌生人易害羞等羞怯情绪的有424人,占总人数的5.87%。学生总是会认为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从而对自己所做的事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究其原因,自责倾向产生的根源是害怕他人会对自己失望而感到不安。当小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父母、老师或者同学的冷落或是嘲笑,从而觉得自己被抛弃时,往往会形成自责倾向。
多动行为:学生中存在异常好动、上课不能安静地听讲、不断地做小动作、注意力分散、维持注意的时间短等多动行为的有578人,占总人数的8.01%。
3、冲动倾向:存在自我约束能力差,遇事易冲动,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等易怒情绪的小学生约有452人,占总人数的6.26%。冲动倾向与家庭教育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孩子的要求在家庭中过于容易被满足,就易使孩子养成固执、任性及情绪易变的不良心理特点。
在高年级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学生中存在说谎现象的有560人,占总人数的6.08%。学生存在抄袭作业现象有696人,占总人数的7.55%。学生中存在网瘾现象的约有多少520人,占总人数的5.64%。学生中存在逆反心理的约有366人,占总人数的3.97%。通过这些数字,不难看出学生们逆反心理强,自控能力差。
五、现状分析
 从调查统计来看,因年龄段不同,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调查分析表明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其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一)自身因素
第一,缺少自信心。在自卑心理的的诱惑下,他们可能会因为家庭状况或自己的外貌或学习成绩,害怕受同学的嘲讽和老师的批评。第二,逆反心理猛烈。现在的孩子好奇心极强,往往严禁使他们碰触的东西他们越是想要碰触,例如说谎、打架斗殴、厌学、吸烟等。第三,自控能力极差。小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心智、自我管理能力较低,例如玩游戏
玩游戏无节制,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架斗殴,触犯校纪校规。第四,自私心轻。搞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考量别人的体会。低年级的学生尤为注重,例如快乐打小报告、收买同伴等。
(二)学校原因:
虽然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鉴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施行受师资、专业性强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简单,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农村,实在是太匮乏了,根本跟不上当今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心理需求。而且,学校教育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的专业心理知识,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没有办法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讲解和疏导。
(三)家庭原因
在家庭中,有大概30%的家长因工作原因,无法担当起对孩子成长的辅导责任,同时也因为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这些不争的事实使家长对孩子无心进行辅导,也无力进行辅导。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又普遍存在,在矛盾的对抗中,导致出现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些家庭对孩子百依百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上对孩子疼爱有加,什么事情都围绕着孩子来转,使孩子形成了“我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的观念,而家长对孩子的宠爱默许,使孩子更认为长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不用付出任何的爱而应该得到别人的爱,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赖性和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有些家庭则认为“棍棒之下出人才”,对孩子实施打骂教育,孩子一有错误,家长就对孩子动粗,给孩子在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家长的溺爱、高期盼,这一矛盾体,滋生了孩子诸多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少数学生父母离异,家庭破碎,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四)社会原因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社会氛围不一致,这也是小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